“網紅助力涼山脫貧攻堅”走進德昌——水果飄香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12-12 10:09:08 編輯:呂紀元
“網紅助力涼山脫貧攻堅”活動12月9日走進德昌縣,這是一個瓜果飄香、氣候宜人、交通方便、民族風情濃郁的地方,網紅們走進山寨,深入田間地頭,感受這塊涼山的康養之地,用直播與短視頻展示風采,助力地方經濟發展。
雖是冬日,但是枇杷、草莓、百香果、碰柑、金桔正大量上市,田間地頭采摘的人頭攢動,商販雲集,網紅們品嘗了口味各異的特色水果,並對巴洞鎮金桔産地、德州街道草莓産地、樂躍鎮枇杷産地進行直播和拍攝。
水果是德昌縣特色優勢産業,通過近年來産業結構調整深入推進,生産佈局得到進一步優化,規模化水準持續提升。2019年,全縣水果種植面積5.36萬畝,水果産量達6.46萬噸,水果産值達3.86億元。早春枇杷、冬草莓、櫻桃、桑椹等特色水果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水果産業已成為德昌縣農戶增收的骨幹項目。
早春枇杷已經規模種植。截至2018年,全縣共種植枇杷1.5萬畝,産量1.12萬噸,産值2.2億元。其中,高豐枇杷産業園區枇杷種植面積達1.01萬畝,産量7500噸,産值1.5億元以上。除高豐萬畝枇杷産業園區外,其他街道和鄉鎮多有零星種植。
冬草莓聲名遠播。德昌自1986年引種草莓獲得成功後,經過近30年的發展全縣常年種植面積在10000-15000畝左右,現在總産量達30000余噸,已成為涼山州草莓的主要生産地。德昌縣草莓在11月中旬陸續上市至翌年5月底結束,供應期180天左右。主栽品種甜查理、黔莓、紅顏、寧玉等十多個品種在德昌縣均表現良好,大量鮮果銷往全國各地。
在南山傈僳族鄉杉木溝村,網紅們穿上傈僳族服裝,拍攝了傈僳族非遺傳項目,特別是火草麻布製作技藝。
德昌傈僳族遷入德昌三百多年,至今仍保留著大量的舊時傳統習俗。其原生態歌舞、服飾、婚俗、闊時節、口弦、葫蘆笙、火草織布技藝、民間傳説等等,都成為最具民族特色的極其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無不閃爍著德昌傈僳人民的睿智光芒。近年來德昌縣積極開展傈僳族文化的發掘、收集、整理、保護工作。如今只有7000多人的德昌傈僳族,卻擁有多達20多項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其中火草麻布技藝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另有10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德昌近年還努力建設安寧河畔康養勝地,完善相關設施,培育企業,培訓人才,打造沿河休閒走廊,已經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到德昌旅遊和養老。
參加德昌活動的網紅有柏興濤、吳貴艷、曲木阿依、靜秋、盛龍霞、沈萬聰、舒發軍、席洋、王強、黑妹等。(宋明 趙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