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務輸出 涼山扶貧的詩和遠方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12-11 14:20:02 編輯:呂紀元
這是涼山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勞動力轉移。每年有上百萬的涼山人奔赴廣東、浙江、山東等我國東部發達地區,他們背負家庭的希望、脫貧致富的夢想,走進現代化的工廠,走上流水線。
這是涼山改革開放後持續不斷的大規模的財富轉移輸入。輸出地是我國東部發達地區,接受地是西部我國脫貧攻堅主戰場的涼山。每年上百億的資金通過這些外出務工的涼山人,流入千家萬戶。
己亥末,庚子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神州。城市封閉、工廠停工。而和其他勞務輸出地區不同,春節前後,正是涼山務工人員外出的高峰期,但此時,涼山數十萬的外出務工人員被疫情堵在了家裏。
3月,當疫情被阻擊,東部企業開始復工。和東部企業復工同步,一個名為“春風行動”的幫助農民工返回東部務工的行動在涼山各縣市展開。
3月18日,越西縣77名農民工在2名幫扶幹部、1名醫務人員、1名公安幹警的陪同下,踏上了到浙江武義務工之路。
3月21日,金陽縣142名農民工,赴廣東佛山和浙江金華。
………
一批又一批的農民工從村寨集結,踏上復工的路。這將是被載入涼山歷史的一次莊嚴的復工——面對疫情,涼山提出了堅持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勞務輸出“三場硬仗”一起打,勞務輸出“百日攻堅行動”啟動。
還在疫情肆虐時的1、2月份,州人社局就成立七個勞務輸出工作專班,對應今年脫貧摘帽七縣,實現面對面、點對點的勞務輸出服務調度。全州人社系統用一個月時間全覆蓋走訪了23.3余名返鄉農民工,了解他們的復工意願。同時,與佛山、惠州、廣州、寧波、金華、溫州、湖州等用工市場有效對接,建立機制,掌握前方用工崗位需求等情況,向涼山農民工發佈了81.9萬條用工資訊。
2月10日,啟動農民工務工集中區域“點對點、一站式”定點輸出模式。和首批172批次、1.1萬人復工農民工同行的,還有83名穩崗幹部。
2020年,涼山勞務輸出脫貧在砥礪而行。

脫貧選擇:勞務輸出的歷史機遇
通過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是實現城鄉之間的平衡發展的路徑之一,這是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通用做法。但把這個路徑作為國家戰略,並與擺脫貧困結合起來,成為脫貧攻堅的重要著力,則只有我們中國。
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決定中提出,要引導勞務輸出脫貧。以就業為導向,大力拓展貧困地區勞動力外出就業空間。
就在《決定》出臺前的2014年,涼山的勞務輸出剛剛實現歷史性的跨越——這年,全州轉移輸出勞務人員近百萬人,實現勞務收入106.22億元,提前一年完成了2010年作出實施勞務“雙百”工程的目標任務。而國家脫貧攻堅中關於引導勞務輸出脫貧決策的出臺,涼山勞務輸出扶貧進入了更為體系化推進的高速發展期,涼山州勞務脫貧的一系列政策設計支援陸續出臺。
2015年7月25日,涼山州委七屆七次全會通過了《關於集中力量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確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決定把勞務脫貧納入脫貧戰略中進行安排,要求拓展勞務經濟促增收,建立健全“三位一體”勞務開發工作體系,到2020年,全州轉移輸出農村剩餘勞動力150萬人,實現勞務收入255億元。
2018年,州委出臺了《關於深入推進我州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動力轉移輸出的指導意見》這是涼山勞務輸出的綱領性文件。此後,涼山對勞務輸出脫貧的政策支援力度不斷加強,一系列的配套文件相繼出臺,僅2018年到2019年,就出臺了《關於下達11個國貧縣向廣東佛山轉移輸出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動力目標任務的通知》《涼山州深度貧困縣貧困家庭技能培訓和就業促進扶貧專項實施方案》。和這一系列文件配套,涼山成立由州分管領導負責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動力轉移輸出工作領導小組,縣鄉同時建立相應的機構。涼山,建立起了一個從州到縣工作領導小組,到鄉勞務服務站、村級勞務隊的條塊結合的勞務輸出網路。
東西協作:勞務扶貧的“綠色專列”
位於廣東佛山的粵海汽車有限公司是一家國內知名清障車製造廠家,産品出口美國、加拿大、日本等20個國家和地區。來自喜德縣依洛鄉巴格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羅布爾古在這個汽車廠從事焊工工作,是名副其實的汽車製造廠工人。
到2020年,羅布爾古、拉馬阿色夫妻倆已經在佛山南海區務工兩年了,羅布爾古每月能掙到7000多元工資。
現在,他把自己媽媽和兩個孩子都接到了南海生活,兩個孩子就在當地上學。
羅布爾古一家成了新佛山人。和羅布爾古、拉馬阿色夫妻一樣,木裏縣的向木呷、日木莫夫妻是2018年9月通過勞務輸出來到佛山市高明區,他們現在是廣東萬博電氣有限公司的裝配工。
越來越多的涼山人來到佛山,來到我國沿海東部地區,成為現代工廠流水線上的産業工人。
東西扶貧協作,開出了涼山勞務輸出的“綠色專列”。
2016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指導意見》,安排了由佛山市幫扶涼山州,指導意見對東西幫扶的勞務協作提出了具體的意見,要求幫扶雙方要建立和完善勞務輸出精準對接機制,提高勞務輸出脫貧的組織化程度。
2016年9月1日,涼山州與廣東佛山市在西昌召開扶貧協作工作座談會,會議的主題是進一步貫徹落實廣東對口四川涼山州扶貧協作座談會精神,深化佛山涼山扶貧協作。佛山市接棒廣東省珠海市,啟動了佛山對口幫扶涼山脫貧攻堅,勞務輸出成為對口幫扶的核心支撐。涼山、佛山開始攜手打造東西部勞務協作“佛涼模式”。
“佛涼模式”以“涼山所需、佛山所能”的原則,打造一條勞務扶貧的全産業鏈條。這條全産業鏈條立足於精準幫扶,建立起涼山貧困人口的務工需求和佛山企業用工需求兩個數據庫,針對務工和用工兩個需求,通過對貧困群眾的職業技能提升、法律知識培訓、文化差異教育等一系列政策手段,把兩個數據庫精準對接到涼山每一戶貧困家庭和佛山工廠流水線上每一個崗位上。
因為有了這條産業鏈,羅布爾古、拉馬阿色,這個涼山出發時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短短兩年時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羅布爾古成了現代化汽車製造生産線上的産業工人,他的家庭從西部大山裏的貧困戶變成了有職業和社會保障的“都市人”。
這是一列開往夢想的綠色專列,始發站是涼山的貧困鄉村,乘客是貧困群眾,乘務員是涼山和幫扶涼山的佛山等地的黨委政府,列車運作的終點是邁進全面小康。
全程護航:勞務扶貧的“幸福方舟”
今年6月15日,布拖縣這一年第一輪的就業技能全覆蓋培訓已經培訓焊工、砌築工2376人,這次培訓覆蓋了全縣30個鄉鎮190個村。與培訓同步,布拖縣人社局和縣就業局還與成都市就業局、江油市人社局以及東西部勞務協作進行對接,匯集各地的崗位資訊,建立務工意願資訊庫,動員貧困戶外出務工。一次培訓,幾乎涵蓋了勞務輸出的各個服務環節。
技能加持,讓外出務工的貧困群眾“披堅執銳”,這是順利推進勞務輸出的一個關鍵環節。
2016年,涼山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牽頭制定實施了《涼山州就業技能培訓扶貧專項方案》,制定出了5年培訓規劃,力爭實現“到2020年,培訓貧困地區農民工2.5萬人次以上,訂單、定向輸出10萬人以上,農村貧困人口每人平均新增工資性收入1580元以上。”
全流程打通,全流程綠色呵護。涼山把勞務輸出服務精準到從用工市場拓展、法律援助乃至路途輸送等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
2017年7月,涼山州駐佛山市農民工工作服務站掛牌,工作站的主要職責是摸底佛山企業用工和涼山農民工求職的資訊,搭建勞務精準輸出協作平臺,培訓引導涼山農民工促進融入新的崗位新的城市。
2019年10月,涼山州法律援助中心駐北京法律援助工作站在石景山區設立。工作站將對京津冀地區務工的10萬涼山籍農民工提供法律服務。
勞務輸出到什麼地方,服務就跟到什麼地方。
2019年6月,州人社局組織1 1個貧困縣人社局前往佛山,與佛山市、區人社局就用工資訊發佈、崗位匹配、體檢要求、穩崗補助、數據統計等12項問題,開展精準對接。作為勞務輸出的具體牽頭部門,州人社局與廣東、浙江及省內各幫扶涼山勞務輸出地的相關部門建立起了聯席會議制度,形成了通暢的資訊溝通機制。這個機制能夠根據勞務輸出的動態情況,適時進行完善調整。
2018年,涼山、佛山兩地在勞務輸出過程中發現,一些貧困群眾初到佛山,面臨缺少生活費的情況。兩地出臺了《佛山市——涼山州勞務協作一次性生活補助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給予到佛山市務工的涼山籍群眾每人1000元生活補助。
細緻入微的政策呵護,絲絲入扣的精準幫扶,讓一批又一批的建檔立卡貧困村民,通過勞務輸出扶貧改寫了自己的人生。今年截至目前,全州輸出就業農村勞動力112.86萬人,其中輸出建檔立卡貧困勞動20.08萬人;近三年全州累計輸出388.27萬人次,實現總收入654.26億元。(羅淙 龍卜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