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守住青山綠水 奮力譜寫涼山答卷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10-29 12:07:44 編輯:呂紀元
四川省涼山州森林資源富集、林草相交,可燃物載量高。17縣(市)中,就有11個高危火險縣、6個高風險縣,高危縣每年1至6月防火期內,氣候乾燥、風大溫高,極易引發火災。專項整治工作開展以來,涼山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以最堅定的政治自覺、最務實的工作舉措、最有力的作風保障,立足時代而謀、立足大局而抓、立足群眾需求而幹,探索破解森林火災週期律的路徑,堅決守好大涼山的青山綠水。
提高思想認識 創新機制體制
為了徹底根除思想上的問題,涼山各級幹部結合自身工作,找問題、查短板,全州共召開反思會2400余次,責令反思品質差的876個部門(鄉鎮)重新召開。
通過層層反思,對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列出了75項短板漏洞,並在制度上立足實際,大力開展改革和創新。
過去的涼山州森林草原火災應急預案操作性較差,發生火災時難以執行。為此,州領導小組建立工作專班,在充分調研、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選擇不通公路、不通信號、海拔3800米的木裏縣博窩鄉原始森林,發動258名群眾,對預案進行反覆實戰演練。州整治辦副主任羅曉強一行連續12天住在“外面下大雨、裏面下小雨”的簡易帳篷中,白天頂著烈日指揮隊伍,晚上討論完善預案,很多時候衣物全部被雨水浸透。
“以前我們鄉上的處置辦法沒有操作性,打火都是靠自己的經驗就上去幹了。現在州上編制的範本,突出了操作性和針對性。比如,防火隊員多少時間必須趕到火場,坐什麼交通工具、坐誰的交通工具、帶什麼裝備、安全觀察員是誰,都寫得清清楚楚,我們鄉幹部一看就懂,拿到就能用。”博窩鄉黨委書記中央次爾説道。
過去抓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基本上要等到1月份防火期來,才全面安排部署各項工作,導致風險防控措施沒有及時到位。為此,涼山州創造性地把每年10月至12月確定為森林草原防滅火前置期,制定出《前置期工作要點》,細化了81項制度,明確幹什麼、怎麼幹、幹不好怎麼辦,為有效減少火災奠定了堅實基礎。
專項整治以來,涼山州堅持“硬體要硬、軟體也要硬”的理念。加快《涼山彝族自治州森林草原防滅火條例》立法,做到依法治火。制定了《火災撲救指揮指南》,提出了“六打六不打”的撲火原則,對會商研判、力量調度、安全撲打、有效撤離等“上、戰、撤、守”各環節作出了35條具體規定。制定了《風險防控指南》,聚焦“五週五緣”,檢視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明確了誰牽頭、誰負責,查什麼、清什麼,怎麼清、怎麼做。
聚焦基礎設施建設 奠定防滅火基礎
過去,涼山州各地防滅火基礎設施較缺乏,發生火災撲救難度大,撲火裝備設備難以及時投送到位。
扭住基礎設施建設這個關鍵集中發力,全州上下不捨晝夜、披荊斬棘、百折不撓、奮力攻堅、戰天鬥地。8月底就完成了防火道、隔離帶、蓄水池、停機坪等基礎設施工程量的50%,9月底完成工程量的70%。截至目前,已完成目標任務的90%,共統籌使用資金8.68億元,新建成防火通道10723公里、摩托車防火通道6554公里、隔離帶18016公里、蓄水池1.6萬口、停機坪5處、瞭望點145個、營房1.2萬平方米、物資儲備庫2180平方米、監控系統21套。
涼山的防火通道,穿梭在重點林區、環繞在懸崖峭壁、蜿蜒在巍巍山脊。一條條神奇的“天路”,讓人動容、令人震撼。為了治理瀘山,西昌市痛下決心、抓早動快,短短2個月,就投資9700萬元,新建了防火通道60公里,1500立方的蓄水池9口,山坪塘3座,從林區遷出農戶220戶,成為全州災後治理的典範。去年經歷悲痛的木裏縣,縣委、縣政府下定決心,率先自籌1個億,建成防火通道4330公里,有6成鄉鎮都建成了100公里以上的防火通道,成為全州全域推進的“旗手”。有保衛衛星發射中心任務的冕寧縣,構築了“四道防線”,形成了50、40、30、20公里的層級防火通道和消防水網環線,能夠確保衛星發射中心的防火絕對安全。還有深度貧困的喜德縣,在財政困難的情況下,千方百計籌措了7000多萬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隊伍建設 提高作戰能力
過去,涼山州撲火隊員文化低、技能差等問題較突出,而且撲火裝備、單兵裝備缺乏,難以滿足打火任務需要。同時,森林消防國家隊和地方撲火隊工作銜接和聯動也較少。
專項整治以來,涼山州按照高危火險縣(市)不少於100人、高風險縣不少於80人、重點鄉鎮不少於30人標準,新組建地方專業撲火隊伍44支、2746人,半專業撲火隊伍465支、12042人。全方位開展聯防聯訓聯動“三聯”工作,對地方專業撲火隊伍開展為期100天的全覆蓋集中整訓,全面提高國家隊和地方隊協調配合能力、聯合作戰能力、遂行任務能力。制定《裝備配備參考標準》,提出4個大類55種作戰裝備配備意見,州級投入5000萬元,集中採購了220輛微型消防車等一批急需裝備;各縣市自籌資金上億元,購置消防水車、消防摩托車、接力水泵、無人機等專用裝備2萬餘件。實現了從“隊伍弱化、裝備不足”到“隊伍建設全覆蓋、裝備配備應有盡有”的重大轉變。
“這次整訓,我們地方專業撲火隊員收穫特別大,森林消防涼山支隊教官教會了我們架設水泵、維修水泵、使用油鋸和個人自救技能,我們和消防官兵同吃同住同訓練,建立起了親密的戰友關係。我們熟悉地形、他們技能全面,以後火場上相互有了依靠。”參加完隊伍整訓後,西昌市一名撲火隊員説道。
壓實層級責任 提升作風保障
推進專項整治,人是最關鍵的因素,作風是最關鍵的保障。
為了倒逼各級部門和鄉鎮緊起來、動起來、拼起來,涼山州結合實際,創新建立了“日暗訪”“周曝光”“月拉練”制度。
州整治辦從42名幹部中抽出30名,每天下沉到林區地塊、項目點位,盯人盯事盯進度,印發《每日通報》,共發現問題2785個,點名道姓通報幹部213人次。每週一晚上召開全州視頻曝光會,責成工作推進不力的鄉鎮或部門“一把手”在全州曝光會上做出檢討;各縣(市)每週排位倒數5位的鄉鎮主要負責人在曝光會上集體“亮相”,對連續2次排位倒數第一或連續3次排位倒數後5位的鄉鎮主要領導進行追責問責。這一舉措,促使鄉鎮間形成了競相發展、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每月底確定4至5個縣召開現場拉練會,每個縣至少看半天,參觀者不僅要看,而且要談心得、找差距、添措施,州分管領導對每個參觀點位逐一點評,會議結束就排位。這一制度,讓各縣(市)你追我趕、拼盡全力、創先爭優。
會東縣堵格鎮在專項整治剛開始時,在曝光會上作了檢討,鎮黨委書記倪昌武知恥後勇,帶領全鎮一班人奮力整改,一個月後,就成為了全州鄉鎮基礎設施建設的榜樣。
專項整治是民生實事、民生好事,涼山州每一條防火道上、每一口蓄水池邊,都留下了各級幹部的身影和腳印,都承載著各族群眾的幸福和安寧。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重要指示講話精神,涼山將咬定青山不放鬆,全力以赴抓整治,知恥後勇,不勝不休,堅決守住一方青山綠水,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和國家生態安全,圓滿交出一份合格的涼山答卷。(吳鬥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