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怎樣扶貧? 越西縣河坎村告訴你答案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10-28 13:13:13 編輯:呂紀元
越西縣屬於國家“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是四川省45個深度貧困縣之一,而南箐鎮河坎村,作為全縣208個建檔立卡貧困村之一,到2018年底,56戶239人貧困人員全部退出貧困。2019年4月,按四川省委、省政府的脫貧攻堅工作要求,四川省公安廳新增幫扶河坎村,牽引帶動縣級公安機關主動融入,合力為打通河坎脫貧奔康道路的“最後一公里”注入了公安元素,凝聚了公安力量。
跨千里深入大山腹地,出實招雙向結對共同幫
儘管河坎村2016年退出貧困,但一些傳統思想觀念、陳規陋習尚待改變;移風易俗、産業發展、基層社會治理等工作壓力仍然較大;內生發展動力還不強。四川省公安廳黨委抓住問題癥結,堅持問題導向,始終聚焦“脫貧不脫政策、脫貧不脫責任、脫貧不脫幫扶、脫貧不脫監管”工作要求。

圍繞“幫什麼”,四川省公安廳將幫扶工作納入廳黨委重要議事日程,由常務副廳長張穎、專職副書記胡鋼等黨委委員5人8次深入越西縣公安局和河坎村聽取彙報、實地調研。廳屬27個警種部門主要負責人和黨員民警100余人次,走訪基層走訪慰問、了解實情。聚焦“禁毒攻堅、聯繫指導、便民服務、矛盾糾紛化解、公安基層基礎建設”等縣級6個幫扶重點及“黨建工作、特色産業發展、邊緣戶幫扶、法治建設、教育扶貧、深化移風易俗”等村級6個方面問題,制定出臺《2020年公安廳聯繫幫扶涼山州越西縣及河坎村脫貧攻堅工作計劃》,確保“輸血”與“造血”同步推進,扶貧與扶志(智)並舉,因情施策,全面推行到縣(公安局)至村(河坎村)的雙向結對幫扶戰略,為決勝脫貧攻堅築牢了政治保障。

圍繞“怎麼幫”,四川省公安廳由廳領導親自跟蹤督導;廳直屬機關黨委實地檢查、制定計劃牽總抓落實;廳屬各部門點對點羅列問題清單、具體措施,建立廳黨委幫縣局(河坎村),廳機關幫公安所隊(貧困戶)的一對一幫扶工作機制和工作方案。縣公安局抓住省廳幫扶優勢,立足實際,將河坎村的平安建設納入基層治理重要位置,圍繞毒品治理、基層基礎、治安防範、矛盾化解、服務管理等關鍵環節,深入推動河坎村警務室建設,傾力打造河坎成為 “村寨最穩定、治安最良好、群眾最滿意”平安村。同時,廳黨委將縣級公安事業發展納入結對幫扶計劃,指導縣公安局開展反恐維穩、資訊化和刑事技術室建設,送教到縣開展專業人才培訓15人次,並投入經費近500萬元,推動縣局素質能力和工作質效明顯提升。2019年,縣公安局實現涼山州公安局年終考核和縣級目標考核兩個一等獎,“創一流“目標基本實現。
真心組織實施 多元發力往實裏幫
一年來,四川省公安廳黨委及廳警種部門圍繞幫扶計劃,聚焦“鄉村振興”目標,列出時間表、任務圖,在物質和精神雙線作戰,“扶貧”與“扶志(智)”同步推進。

一是大力推進産業富民。投入幫扶資金700余萬元,落實甜櫻桃及楊梅種植、肉牛養殖、光伏發電産業發展,及紅色文化與彝家新寨民俗文化相融合的鄉村旅遊産業“4+1”舉措。2019年,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每人平均純收入增加至8000余元,高於全縣每人平均6826.94元水準。根據貧困群眾需求,廳屬各部門將種豬、種羊送至貧困戶家中,幫助群眾發展牲畜養殖並取得成效。例如禁毒總隊幫扶的沙日伍呷木,2019年開始養豬,今年已實現增收24000余元。貧困戶自主致富,內生動力得到增強。

二是大力提升脫貧成色。圍繞村級黨組織建設,廳直屬機關黨委和各警种先後組織專家、崗位能手5次深入河坎村開展素質能力提升培訓和法制講座,著重提高“村兩委”的管理水準和素質能力,並兼顧發展正式黨員2名、入黨積極分子2名。同時,以黨建為引領,建立彝區特色的群防群治工作隊、技能培訓隊、服務志願隊、文體宣傳隊、清潔隊五支隊伍,切實為決勝脫貧築牢黨建根基。並堅持關口前移,服務學生這個群體,廳縣公安機關在面對面宣傳的基礎上,廳屬各部門定期開展“六一”慰問活動,組織15名貧困學生開展“走出大山看世界”活動,以及組織開展“小手牽大手、同父母看一場禁毒電影”活動,引導學生健康生活並推動形成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的良好態勢。

三是堅持服務引領。幫助建設村民紅白喜事禮堂,引導村民紅白喜事從簡,消除一夜致貧的陳規陋習。建立救助獎勵基金,對貧困群眾生活困難、大病治療、學生考入大學等分別給予1000元的救濟或獎勵。同時,幫助落實1名兒童評殘,解決1名智障兒童前往特殊教育學校就讀,落實貧困群眾公益崗位22人,用真心引導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抓細節決戰脫貧 “6443”工作往深處幫
決戰脫貧攻堅,公安保障不可或缺。一年來,四川省公安廳和縣公安機關圍繞脫貧攻堅大局,將公安工作置於黨委的中心工作來謀劃,立足河坎村實際,抓細“6443”工作,助貧困群眾脫貧奔康。

禁毒扶貧抓“六防”:重點圍繞“防吸毒人員滋生、防吸毒人員肇事肇禍、防戒毒康復人員脫管失控、防制毒物品流失、防制毒高危場所失查、防人員外流販毒”,抓實“打防管控宣戒”等各項措施,堅決打贏禁毒人民戰爭,確保河坎村26名吸毒人員全部戒斷三年以上,近兩年村內無新發現吸毒人員、無外流販毒人員、無制毒、無種毒。,“無毒村”創建全面實現。

治安扶貧抓“四建”:廳縣投入經費30萬元,幫助河坎村建警務室、建天網(8個監控點)、建卡口(1個)、建安全村道,整合群防群治力量守村護院,落實重點人員警務室、村、家庭“三幫一”管控,2019年以來,河坎村重大刑事案件零發生,平安村建設全面實現。

智力扶貧抓“四送”:將“扶貧”與“扶智”相結合。送法律,大力開展禁毒防毒宣傳,普及法律法規基礎知識。送教育,常態化走訪慰問,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切實阻斷貧困代際相傳。送技能,幫助每戶貧困戶至少培訓一項創收技能,拓展增收渠道;送文化,幫助建好村農民書屋,為河坎村提供可持續發展動力。

法治扶貧抓“三創”,開展創“無毒、無邪教、無黑惡勢力”創建活動,營造良好的農村治安環境,打造具有鮮明公安特色的彝區脫貧攻堅示範村。(張偉 趙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