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區做響文旅品牌 做實文旅産業 做強文旅經濟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05-12 08:09:16 編輯:楊仁昌 點擊:

天樂谷

近年來,嘉陵區以創建天府旅遊名縣為目標,圍繞“一江三河”,打造“三大板塊”,實施“五項工程”,做響文旅品牌,做實文旅産業,做強文旅經濟,為南充建設全省文化旅遊副中心貢獻嘉陵力量。

抓節點 推出三條旅遊精品線

5月1日上午,嘉陵區白馬湖水街歌舞飛揚,鑼鼓齊鳴,“遇見嘉陵 樂享不停”五一假日文旅商貿經濟購物周活動啟動儀式在此舉行。

“城市觀光之旅,第一站,黃金江岸——浪漫濱江,人文薈萃,江灘濕地,浮橋綠島,十里葦蕩,群鴨驚鴻。第二站,天樂谷……”啟動儀式上,嘉陵區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局長唐揚波就“五一”假日城市觀光之旅、工業體驗之旅、鄉村休閒之旅的線路、內容作了推介。

“購物周活動是讓消費者在觀光中購物,讓商家在聯合促銷中增效,形成城市商業街區、商圈與鄉村遊、觀光遊、體驗遊相呼應的大型綜合文旅商貿交易活動。”嘉陵區副區長趙少雄説。

5月5日,筆者按照推介的鄉村旅遊線,從南充城區出發,經過半個小時的車程,來到世陽鎮楊成溝村桑果園。只見園內一顆顆似翡翠、絳珠、黑珍珠的桑葚微顫枝葉間,三三兩兩的遊客提著籃子、袋子、盆子等工具,來到果香四溢的桑園裏,精挑細選自己中意的果實,盡情體驗採摘的樂趣。

“選桑果要看色澤,黑色、深紫色的桑果吃起來清脆、香甜,入口即化。”據桑園負責人介紹,整片桑果園佔地近230畝,為做強桑産業這張旅遊名片,該果園引進台灣長桑果、白玉桑果等多個優良品種,並全部使用農家肥,採取人工除害,確保每一顆桑果都是綠色無公害産品,為此桑果也賣出了每公斤20元的好價錢。

體驗完採摘樂,筆者又採購了一些桑産品,品嘗了桑葚宴,然後驅車來到世陽鎮過腳埡村蘇家大院和長壽湖,只見玫瑰花競相開放,楊柳迎風飄絮,遊客們或賞花,或漫步、或划船,感受鄉間的靜謐與淳厚。

此外,驚險刺激的彩虹滑道、蹺蹺板、鞦韆、叢林穿越同樣吸引了大家的眼球,遊客們盡情釋放自我,找到兒時的樂趣。

“目前,文旅産業持續回暖,五一期間全區接待遊客23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約2億元。”據嘉陵區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近年來,嘉陵區大力推動農業産業與休閒旅遊、文化體驗、養生養老等産業深度融合,讓田園變公園、農房變客房、勞作變體驗、産品變禮品,不斷打造一批特色小鎮、民俗基地,提升鄉村旅遊承載力。

抓項目 深挖書香農耕文化

精巧別致的小洋樓拔地而起,獨具特色的農耕文化博物館初見雛形……5月8日,筆者來到位於七寶寺鎮百富井村的恩歌山美麗鄉村項目建設現場,只見農耕文化體驗區初具規模,水景觀、園林綠化等工作正加快推進。

“這個項目是七寶寺書香小鎮的建設內容之一,總投資1300萬元,包括娛樂場、水上娛樂設施、農耕文化體驗區、中國孝文化中心、遊客接待中心等。”據嘉陵區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産業股股長蒲友亮介紹,該項目根據地形地貌,致力打造“記得住鄉愁”的農耕、孝道文化,讓遊客能夠切身體驗田園生活。

據了解,美麗鄉村項目建設于2018年啟動,目前21戶新居已達到入住條件,園林景觀預計年底完工。“我們從宜賓蜀南竹海引進楠竹、巨黃竹、四季竹、琴絲竹等品種,目前正在試種,若試種成功,計劃在七寶寺全鎮推廣。”據恩歌山美麗鄉村項目負責人孫剛介紹。

七寶寺書香小鎮現有書院文化、水資源生態文化等資源稟賦,在川渝地區小鎮開發中具有差異化比較優勢。

據史料記載,七寶寺重修于明正德十三年,該建築採用傳統的均衡對稱方式佈局,以南北縱軸線為軸,坐北向南,建有牌坊、山門、前殿、大殿、文昌樓,與南池書院的廂房、廊廡巧妙地連接在一起,形成封閉式四合院院落。目前,七寶寺是四川省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古書院建築群。“南池書院歷經滄桑數百年,時代更替,幾經易名,但遺風流韻延續至今。”七寶寺社區黨支部書記何昌躍説,2019年10月,七寶寺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借助七寶寺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我們以生態為基礎,以文化為核心,以産業為支撐,計劃總投資3.5億元,打造省級特色文旅小鎮和國家AAAA級風景區。”蒲友亮説,嘉陵區已立項建設七寶寺書香小鎮,該項目規劃總面積約5.5平方公里,建設內容包括七寶寺文物修護、西溪河治理、教育産業引進和培育、農耕文化體驗、康養養身等功能區。南池書院修復工作、西溪河治理、書香大道建設將於近期陸續開工。

今年,嘉陵區將結合地域特色,進一步擦亮“世界長壽鄉”“中國桑茶之鄉”“中國蠶絲被之鄉”三塊金字招牌。加快推進位於黃金江岸的文創小鎮項目建設,目前蘇式園林風格的圍墻、水景觀及招商工作正加緊實施。紅邦小鎮及紅木文化創意産業園作為西部地區首個以“紅木”文化為主題的文創小鎮,目前項目主體已建成,正在加快業態植入。神奇天笙寨項目擬打造生態花卉觀賞中心、休閒娛樂體驗中心、民族文化傳統中心,目前該項目已開工建設。中國桑茶主題農業公園項目總體規劃已鎖定,已完成桑樹栽植4000畝,建成産研中心、食用菌大棚、標準化養蠶大棚、粗加工基地等,已完成園區道路、灌溉、景區導覽等體系及部分基礎設施建設。飛鴻滑草場項目計劃投資5億元,目前已完成規劃及紅線的劃定,計劃5月下旬開工建設。

抓規劃 圍繞“一江三河”做文章

西河自東向北,橫穿七寶寺境內,呈九曲十八灣造型,自然風光秀麗,山水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美。

在七寶寺,傳統的古老技藝和民俗文化,佛教文化與儒家文化相融合,缶魚、涼粉、臘八飯、米豆腐等地方美食獨具特色,踩高蹺、唱川劇等民間藝術更是豐富多彩。

“為讓人文、自然景觀深度融合,呈現山水相依的田園畫卷,我們將對七寶寺至原龍泉鄉的3.5公里河道進行治理、打造,並規劃建設七寶寺高速路出口至恩歌山、何家祠、S207長達10公里的旅遊環線。”蒲友亮説。

同樣位於西河沿線的中國桑茶主題農業公園,環境優美,植被茂盛,生態良好。該項目距順慶、嘉陵城區不到20公里,交通便利。為了彰顯濃郁的鄉土氣息,該項目規劃有桑樹種植、桑飼料生態養殖、休閒體驗、觀光娛樂四大功能區,針對不同遊客的需求,通過科普講座、園區觀光、農旅文化體驗(採摘、養蠶、手工炒茶)等多種形式生動再現蠶桑文明的光輝,讓遊客不同程度地感受中華民族璀璨的蠶桑文化、農耕文化。

“目前,我們正在開展兩項中心工作,一是文化旅遊資源普查,二是全域旅遊規劃,以摸清家底,謀劃未來發展方向。”嘉陵區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以天府旅遊名縣為目標,圍繞“一江三河”,以A級景區、工業旅遊基地、特色小鎮、村的品牌創建為載體,全力助推城市文旅、工業文旅、鄉村文旅三大板塊建設。

近年來,嘉陵區充分依託“一江三河”等自然生態資源和萬畝檸檬、柑橘、花椒、桑樹等農業資源,深入挖掘農耕文化、書院文化、生態文化等,建設一批特色園區、特色展館、特色民宿,打造“文旅+特色”旅遊線路,加快建設七寶寺書香小鎮、神奇天笙寨、桑茶主題公園、飛鴻滑草場等項目,打造集研學體驗、康養休閒于一體的鄉村文化與旅遊板塊。(李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