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達陣陣轟鳴,金屬擊打聲此起彼伏。川中油氣礦石油輸運部汽修車間,一個個紅色身影正手持榔頭扳手等各類維修器具,有條不紊地忙碌著,不到兩小時,一輛煥然一新的罐車便順利出廠。而這群“醫術”高超的人就是來自於專業維修罐車的“鐵馬醫院”——川中油氣礦輸運部修理班。
這家“醫院”成立於1958年,悠久的歷史、汽車維修一類資質、一應俱全的設施設備和修理廠房,使它成為了西南油氣田唯一一家汽車修理單位,車輛年修保能力達1500余臺次,每天可同時容納3台車輛進行一、二級維護保養。
既然稱之為“醫院”,它便有自己的一套“就醫流程”。當罐車駕駛員發現車輛患有“疾病”時,首先到修理班“掛號”報修,由“門診醫師”對車輛故障進行一次初步“診斷”,找出“病症”大概原因,再開具維修工單;接下來就該由涵蓋車、鉗、鉚、焊、主修等12類汽修工種共計52人組成的“醫生”隊伍出場了。如遇發動機、傳動、制動和轉向系統等主要問題,則由主修“醫師”先對車輛“疾病”進行鑒別,判斷出“癥結”所在,再進行修理;若只是燈光、電器等小毛病,就直接由專業對口的配修師傅出馬搞定。
高超精熟的技術與不斷學習是密不可分的。面對越來越先進、複雜的新型罐車,“鐵馬醫院”成立了由集團公司、分公司技能競賽金牌、銀牌、銅牌得主、管工高級技師、分公司優秀班組長及優秀員工等技術精湛的師傅們組成的培訓講師隊伍,定期組織員工開展技術交流與學習,圍繞“高素質”“專業化”兩個關鍵詞,科學設置培訓頻次和課程;針對車輛“疑難雜症”,召集技術骨幹進行“會診”,並將理論教學和現場授課相結合,不斷提升員工業務技能水準和汽修品質。
“鐵馬醫院”注重安全,要求員工必須嚴格執行各項操作規程,結合行業內外典型事故案例,定期開展各類安全教育和應急演練,組織相關人員對竣工車輛進行隨機抽查,確保車輛安全。截至2019年底,修理班已實現連續安全生産4300余天,進一步夯實了企業發展安全根基。
成立60多年來,“鐵馬醫院”在川中蓬萊上産、秋林上産、蓮池上産、公山廟上産等各個關鍵時期,均發揮出舉足輕重的汽修保障作用,多次獲得了分公司、油氣礦“先進基層單位”“金牌班組”等榮譽稱號和地方行業主管部門的好評、讚揚。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榮譽只能代表過去,在建成“千萬噸級油氣礦”的偉大征程上,“鐵馬醫院”將始終高唱“我為祖國獻石油”的主旋律,埋頭苦幹、開拓創新,為油水安全高效運輸提供堅強有力保障。(陳輝 蒲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