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菁蓉匯·校企雙進·企業家進校園”走進成都中醫藥大學。活動上,漢和同康本草咖啡配方技術、烏梅系列健康産品研發技術、一種淡豆豉發酵凍幹矯味的製備技術和月子期中醫整體調護方案等一批中醫藥校企地合作項目落地成都健康産業功能區,協議金額達2000萬元。
據了解,本次活動聚焦醫藥健康、醫療康養、醫療美容産業領域,採取“1+3”組織形式,即1個主體活動包括産業功能區及創新資源的推介和合作項目集中簽約,3個子活動包括參觀實驗室、逛科技成果和産品體驗超市、精準對接會等。
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傳統的“望聞問切”如何智慧化?據中科金智首席架構師楊家良介紹,“依脈智慧中醫四診系統”將中醫脈診、舌面診、問診等子系統整合,自動辨識人體體質,並通過智慧辨證分析開展個體化中醫養生干預服務,給予出合理的養生調養指導和經典處方建議。
此次活動中,一批中醫藥創新成果在科技成果和産品體驗超市亮相。同時,超市還配備了專門的導購員,幫助與會的企業家了解相應的科技成果,促進科技成果對接和轉化落地。活動還設置體驗區,現場提供大健康食品、健康美容及護理、數字健康服務、智慧醫療設備、中醫藥大健康等五個板塊的中醫藥創新産品以及理療、康養服務體驗,加深企業家對項目的了解,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在精準對接會上,中醫健康領域多項重點成果推介,與成都中醫藥大學專家團隊現場對接,促進與會企業家和成都中醫藥大學的科研團隊現場“聯姻”,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中藥如何溯源和可查?日前,由成都中醫藥大學等産學研單位聯合攻關的全國首個“中藥溯源系統”研發成功。 “‘中藥溯源系統’由前端資訊感知、後端數據服務與通信網路等子系統組成。”成都中醫藥大學教授溫川飆介紹,系統以現有中藥品質控制手段為基礎,利用射頻識別等物聯網技術,將市場流通的道地中藥材産品貼上作為“身份證”的二維條碼或RFID(射頻識別)標簽,記錄種植、加工、檢測及物流、配送等各個環節的資訊,用戶可通過手機、網際網路和藥店終端追溯查詢中藥材種植、加工等各環節。
此外,此次活動中,與會的企業家還走進西南特色中藥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籌),尋找中醫藥中融入的創新資源,促進中醫藥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據了解,實驗室建成首個國家中藥戰略儲備庫—國家中藥種質資源庫,牽頭組建西南道地藥材協同創新中心,先後與好醫生藥業集團、四川新荷花中藥飲片股份有限公司等建立聯合實驗室,推動科研成果轉化。
截至目前,成都市已累計開展“菁蓉匯·校企雙進”系列活動279場次。其中,成都市科技局牽頭會同市經信局、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市人オ辦相關市級部門,聯合成都天府新區、成都高新區、溫江區、雙流區、崇州市、蒲江縣等區(市)縣開展“企業家進校園”活動22場、“科學家進園區”142場、“百校千企大對接”活動走訪對接各類國家級創新平臺115次。“市上引導、區(市)縣主導、産業功能區主動作為”的常態化推進“校企雙進”活動局面正逐步形成。(溫彩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