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昭化區:虎跳三公村創新鄉村治理體系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19-08-26 12:00:56 編輯:劉映紅 點擊:
  好一幅川北初秋圖!8月中旬,記者來到廣元市昭化區虎跳鎮三公村採訪。一路綠水潺潺、荷葉田田,一幢幢小洋樓掩映在青山翠綠間,花燈隊、舞獅隊、健身操隊等群眾文體隊伍活躍在村頭巷尾……
 
     三公村位於嘉陵江邊,是亭子口水利樞紐工程元壩庫區的重點移民村,淹沒範圍廣、搬遷戶多、安置有限。“前些年村幹部不論做什麼決定,都有群眾站出來激烈反對。”村支書黃元林邊走邊感嘆。
 
     出路在哪?近年來,三公村創新鄉村治理體系,走上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結合”的鄉村善治之路,破解了一個個發展難題。
 
     公開直射自治
 
     村務公開、民主管村是“三公經驗”的重要一條——每逢大事,村裏要先聽老幹部、鄉賢、村民代表的意見。
 
     8月16日,記者來到村委會,正好趕上村裏開會。村兩委召集10個村民代表集體討論一個議題:被洪水衝壞的道路如何修。
 
     “修路是大事,要安排專人監理,保證道路品質。”74歲的老支書邢光瑜快人快語。
 
     張紹碧跟著説:“一事一議’需要籌資籌勞,但不能過多加重村民負擔。”
 
     張開地則提醒:“村裏做小工叫來叫去就那麼幾個人,是不是有人做了手腳?”……
 
     大家挨個發言,中間有插話、有打斷、有觀點碰撞。各位村民代表的意見與建議都被詳細記錄了下來,之後村兩委將再次開會研究,指定專人形成方案後再提交村民代表大會決定。
 
     在三公村委會墻上,挂著一塊村民“説事服務站”的牌子。“想説都能説,遇事要商議,有事馬上辦,好壞大家評”。
 
     “近些年,農村新問題多,只要大家坐在一起好好商量,基本上什麼問題都好解決。”在昭化區虎跳鎮紀委書記趙志雄看來,村民説事制度就是村民自治的治村法寶。
 
     眼下,三公村無論大事小情,都借助“説事服務站”平臺,讓民意“零距離”,幹群“面對面”,一起求出了發展的“最大公約數”,畫出了和諧的“最大同心圓”。
 
     公正反射法治
 
     在三公村村民調解委員會中有一位特殊的人,他是村裏專門聘請的法律顧問張克永。最近,村裏引進了外來的業主修建旅遊項目釣魚臺,張克永要把關合同。
 
     “利潤分成這一塊,不能混淆在一起,這是有衝突的。另外還要簽署一份安全施工協議。”村裏的這份租賃合同,張克永給了不少修改意見。“以前是事後問法,現在是事前詢法,辦事依法,村幹部、村民的法律意識提高了。”
 
     法治講究的是公正,村裏的大事要講法,小事更要講法,現在鄰里糾紛、事故賠償等等,村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諮詢律師後依法解決。
 
     三公村8組兩戶張姓村民林地相鄰。由於界址不明確,雙方多次發生激烈爭執。鎮裏村裏多次組織調解,都無功而返。“之前我們主要調解一些簡單糾紛,遇到這種財産糾紛,有時講道理是講不通的,因為我們無法辨清法律依據。”於是村裏請來了法律顧問,再次調解時,律師不僅解釋相關法律法規,還適時説起村裏的祖訓,勸導雙方明白什麼叫“打不斷的親情,罵不開的鄰居”。最終,兩戶人在村里長者公正的評判下,各退一步,重新劃界,冰釋前嫌。
 
     公平折射德治
 
    “出燈嘍!”夜幕初下,一聲吆喝,降山獅子在花燈的陪伴下,挨家挨戶走進村民家中表演,宣傳政策、祈福祉……三公村花燈舞獅隊遠近聞名。
 
     這個文藝隊的創始人叫張紹凡,當地人都叫他張教授。從綿陽師範學院退休後,他最終選擇了回到家鄉三公村,理由很簡單:“這是我的家鄉,我喜歡花燈舞獅。用民俗文化來‘以文化人’的力量不可低估。”
 
     2012年,張紹凡和村民張開地等人組建起花燈舞獅隊。白天忙農活,晚上一起創作劇本。逢年過節,就義務為鄉親們演出。“作為庫區移民村,以前村裏的風氣不太好,賭博、打架常有發生,脫貧攻堅中,有的等靠思想嚴重。”
 
     於是,他們編寫出小品《搬家風波》《再也不能這樣活》等節目演出。以前,三社馬堂珍的兒子搬進新家後不供養老人,後來兒子因車禍去世,孫子看了《搬家風波》節目後,在成都辭掉工作,回家將馬堂珍養老送終。以前愛打牌的二社貧困戶張世寶,看了《再也不能這樣活》節目後,主動戒賭做起小生意,現在脫貧了……
 
     張紹凡説,現在一群德高望重土生土長的文藝愛好者走到了一起,他們“寫身邊事,演身邊人”,在為四方鄉鄰送去歡樂的同時改變了村中風氣。
 
     推進農村德治,三公村還配合開展評選星級文明戶,每年評選表揚身邊的好人與新鄉賢。全村形成了學身邊好人、做榮譽村民、當道德模範的濃厚氛圍。
 
     如今,三公村兩委以自治消化矛盾,以法治定分止爭,以德治春風化雨,帶領村民們“念”著“三治經”,大步走在綠意金光的鄉村振興大道上!(郭蘭 徐凱 劉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