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由中國藥學會藥物化學專業委員會主辦,四川大學承辦,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支援。大會主題為“聚焦新靶標、新技術、新分子,助推原創藥物研發和轉化”,中歐藥物化學專場會議議題為“探索腫瘤免疫治療新方法”。
作為大會的重要環節,重大新藥創制國家新藥成果轉移轉化試點示範項目專場在當天下午召開。作為備受關注的全國首家新藥專項成果轉移轉化試點示範基地,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的現場推介吸引了眾多行業代表的關注。
新藥專項成果轉移轉化試點示範基地,已承接新藥成果轉移轉化服務364個;Ⅰ類新藥105個;已有獲得國際認證或國際行業認可平臺6個;突破核心關鍵技術25項
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現場推介 承接新藥成果轉移轉化服務364個
“自2008年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實施以來,新藥研發成果顯著,惠及廣大患者。”在當日下午特設的“重大新藥創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果轉移轉化試點示範項目”專場中,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副主任孫燕榮作了致辭。
在她看來,成都具有強勁的醫藥生物産業的發展勢頭,高度重視生物醫藥産業發展,尤其是將生物醫藥産業作為主導産業,取得了顯著成績,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下一步,新藥創制專項將繼續瞄準國家戰略目標,聚焦人民的健康和醫療需求,不斷研製出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的好藥、新藥,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助力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孫燕榮説
作為《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確定的16個科技重大專項之一,新藥創制是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作為全國首家新藥專項成果轉移轉化試點示範基地,在現場對新藥成果轉移轉化試點示範項目進展作了介紹。
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欣洧表示,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項目招引成果顯著;新藥品快速聚集;加快構建生物産業生態圈;高標準規劃建設五大中心;四大平臺四大支撐體系逐步建立完善。截至目前,國際生物城累計簽約項目127個,引進諾獎團隊5個,兩院院士團隊2個,高層次人才團隊48個;累計引進和培育72個新藥品種,1類新藥28個,進入臨床研究階段品種18個。
國際生物城正加快構建“4+1+1”的生物産業生態圈,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現代化生物産業體系,實現生物産業高品質發展。同時,高標準規劃建設全球生物醫藥供應鏈服務中心、藥物及醫療器械國際臨床研究(GCP)服務中心、全球新藥研發外包服務交易中心、生物技術藥物全球生産中心、四川成都國際醫學中心等五大中心。
在會場,除了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以外,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科教司司長楊青、四川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田雲輝、四川大學華西醫院GCP中心主任王永生、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余洛汀、成都先導藥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進、成都華西海圻醫藥科技有限公司(GLP)副總經理扈正桃、貴州百靈企業集團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監夏文等,均圍繞重大新藥創制這一主題作了溝通交流。
上述機構不少已與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開展合作。以“百年壹號研究院”為例,該研究院由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百年聚集團共同成立,創新“院士+示範基地+産業研究院+基金+檢驗平臺”合作模式,首批將有100個新藥研發項目入院孵化。
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余洛汀表示,生物城作為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基地項目的牽頭單位,具有很多優勢。一個是物理區域上整合度高,可在一定範圍內整合優勢資源。另一個是項目意義重大,受到了中央、省、市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四川大學和華西醫院可以提供技術優勢,生物城則在産業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此外,成都先導萬億級DNA編碼化合物篩選平臺、華西海圻國家成都新藥安全性評價中心、海楓生物臨床前藥物有效性評價平臺等,均在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加快建設。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芬兒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重大新藥創制國家新藥成果轉移轉化試點示範基地的建設,聚集政府、企業、高校、醫院資源的模式對於新藥研發和轉化具有重大意義。
這種模式是對於機制的創新,可以説是一種顛覆性的體制。醫療産業事關人們的福祉健康,建立這個新藥專項成果轉移轉化試點示範基地必將取得不凡的成就。(唐夢玲 范雨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