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志願隊幫留守老人做家務
志願者為大骨節病患者作康復指導
深入農戶家中開展“聯戶聯情”工作
黨員幹部在田間地頭幫群眾除草
盛夏的壤塘,作物生長正當時、群眾生産正忙碌,自然之中、林草之間,田間地頭黨旗飄揚,生産一線處處可見黨員忙碌的場景。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壤塘縣各基層黨組織主動擔起脫貧攻堅重任,把黨建優勢轉化為脫貧攻堅的組織保障,把黨建活力轉化為脫貧攻堅的動力。
力量下沉服務一線
“這塊地平坦肥沃,緊挨著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棒托石刻公園,又在國道227線沿線上。”經過考察,該縣茸木達鄉茸木達村黨支部決定依託獨特的區位優勢,在一旁的6畝地裏種植兼具觀賞和藥用價值的百合花作為中藥材黨員示範基地。從規劃設計、租賃土地,到購買種子、田間種植,駐村工作組組長陳芳帶領黨員幹部忙個不停。“土要蓋住種子,窩間距要在10公分左右,每行之間要有排水溝。”
剛忙完百合種植,由於強降雨導致該村安全飲用水蓄水池和水管堵塞,77戶群眾用水困難,陳芳領著19名黨員扛著水管、背著工具、翻山淌水對飲水設施進行維修,鮮艷的黨旗在茸木達後山迎風飄揚。
“和群眾面對面,不如和大家肩並肩。”茸木達村雖是非貧困村,但也有24戶121名貧困群眾,按照 “打贏脫貧攻堅戰、不落下一戶一人”的要求,壤塘縣動員縣級機關、企事業單位、鄉鎮符合條件的黨員幹部到脫貧攻堅一線建功立業,作為茸木達鄉黨委副書記,陳芳被選派到茸木達村擔任駐村工作組組長。
目前,該縣已向44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全覆蓋選派“五個一”幫扶力量,落實聯繫領導37名,幫扶單位73個,選派駐村工作隊員132名。向貧困戶達20戶以上的非貧困村全覆蓋選派“三個一”幫扶力量,選派第一書記6名,農技巡迴服務小組2個8名,落實幫扶責任人2818名,實現“100%黨員幹部幫扶貧困戶、100%貧困戶有黨員幹部幫扶”,從而推動黨員幹部力量下沉、管理下沉、指導下沉、服務下沉。
支部領航産業興旺
“木耳喜濕,最近雨水多,木耳長勢喜人。”7月28日,一場夜雨過後,石裏鄉下達石溝村黨支部書記索更一早就來到基地查看木耳長勢,“再過兩周,木耳就可以收穫採摘一批。”
壤塘縣石裏鄉下大石溝村距縣城41.6公里,溝深地少,群眾靠種植傳統農業維持生計,群眾收入較低。近年來,該村黨支部採取“支部+黨員+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引導群眾發展青岡木耳種植、高原蜜蜂和高原跑山雞養殖,為當地群眾開闢了一條脫貧創收之路。
“百姓富不富、關鍵看支部,産業強不強、黨建來幫忙。”索更告訴筆者,2017年,面對艱苦的自然條件和全村24戶104人的脫貧任務,鄉黨委和村黨支部積極作為,于2017年試種青岡木耳1.2萬棒,當年收穫幹木耳50多斤,實現收入1萬餘元,帶動14戶貧困戶脫貧增收,實現了村集體經濟“零突破”。試種成功後,2018年至2019年,該村青岡木耳種植規模由2畝發展到6畝,並成立雪山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讓群眾看到了增收致富的希望。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幹部,説一千道一萬,不如黨員引領示範。”為鞏固脫貧成效,今年,下達石溝村新種植2萬棒青岡木耳。種植規模進一步擴大,為保證收成,該村黨支部主動擔當,29名黨員自願分成3組進行義務勞動,分別進行前期青岡木段收集、木耳種植和日常管理工作。
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今年,該村還帶動了返鄉畢業生更讓謝拉小規模試種青岡木耳。下一步,該村將加大技術和管理培訓力度,培養一批“領頭雁”。
目前,全村種植青岡木耳3.2萬棒,5年間産幹木耳500斤以上,預計實現純收入10萬餘元,群眾年增收4167元,帶動24戶102名貧困群眾脫貧增收。
近年來,各基層黨組織致力於群眾致富增收,帶領全縣59個“空殼村”成功發展産業,實現村村有産業、戶戶有增收、人人有分紅,為脫貧攻堅注入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結對共建惠及村民
“您好,這些都是才上的新款車,這兩款賣得最好,或者您喜歡什麼類型的車,我都可以為您介紹。”7月27日,在壤塘縣億通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城西汽車賣場,導購拉中正在為顧客介紹車型,拉中是崗木達鄉明達村的貧困人口,得益於“兩新聯千村、黨建助振興”行動,壤塘縣億通汽車服務有限公司黨支部積極與明達村開展黨支部結對共建活動,為明達村貧困戶提供銷售崗位,解決了包括拉中在內的兩名貧困群眾的就業問題。
“接下來,我們黨支部還將繼續與明達村黨支部開展結對共建活動,主動加入到明達村的脫貧攻堅工作中。”該公司黨支部書記羅慶告訴筆者,下一步,公司黨支部將組建“汽修培訓黨員志願服務隊”,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通過向農牧民群眾免費開展摩托車、拖拉機等汽修培訓,讓群眾多學一門技術,並在城西汽車銷售賣場針對貧困戶設置“人崗匹配”崗位一個,解決貧困戶就業問題。
近年來,壤塘縣積極開展“城鄉黨組織結對共建”,通過産業聯村、項目帶村、智力扶村等方式助力脫貧攻堅。
如今,在壤塘這片熱土上,基層黨組織煥發出蓬勃生機,全體黨員幹部正以幹事創業的熱情、奮發有為的激情,書寫著“用真心、帶真情、真扶貧”的動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