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共建共治 珠江路社區結出居民自治新碩果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19-08-02 11:28:29 編輯:何仕楊 點擊:
  成都市郫都區犀浦街道珠江路社區管轄的33個小區是一個典型的老舊城區,1993年開發建設的第一批商品房,如桂花苑、銀杏苑、芙蓉小區、上海花園等就在該社區。當時,在物業體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規範的情況下,如何將有著9631戶、5萬多居住人口的社區管理好、建設好、打造好、發展好?珠江路社區實施了“居民事、黨員辦”行動,引導小區黨員帶頭參與小區共建共治,積極開展“一面旗幟”帶動居民、“一支隊伍”服務居民、“一件事情”感染居民、“一句話語”溫暖居民活動。群眾什麼地方不滿意,黨員隊伍就在什麼地方下功夫,千方百計為居民排憂解難,形成了“標桿為圓心、四鄰為半徑”“黨員帶四鄰、四鄰互幫助”“一人帶全家、全家帶四鄰”等一系列立足實際、行之有效的自治格局,抓住了社區治理、小區管理這個根本,讓犀浦有名的老舊小區結出了居民共建共治共用的新碩果。
 

 
  蔣德福——芙蓉小區“帶頭人”
 
  蔣德福,53歲,中共黨員,芙蓉小區業主。小區自1993年建成後就由開發商下屬公司進行物業管理。隨著時間的推移,小區內基礎設施逐步老化,加之物業管理不善,小區環境不斷惡化,各種矛盾漸次産生,居民怨聲載道。此時,作為業委會委員兼會計的蔣德福再也坐不住了,他主動挑起了業委會主任的擔子,管理小區事務,這一幹就是17年。上任伊始,面對老舊破損的基礎設施、一到雨天滿是積水淤泥的院落、居民水電費莫名偏高等非常棘手、非常頭痛的問題,他沒有氣餒,沒有退縮,而是鼓足勇氣,迎難而上。在珠江路社區黨組織的鼓勵支援下,他積極組織樓棟自治管理人員,出臺院落管理制度,成立自治志願者隊伍,帶頭維修破舊設施,想法更換各種破舊設備,規範亂接亂拉電線,搜尋水電費用虛高原因,幫助留守孤獨老人,帶頭髮動捐助住院困難居民……
 
  蔣德福説:“在剛接手小區的時候,真是焦頭爛額,雜亂的環境總是縈繞在眼前,思緒就像大院蜘蛛網似,千頭萬緒,無從下手,常常會在深更半夜突然驚醒,然後趕緊開檯燈、拿起筆,鋪開紙,把第二天想要做的事情、想要處理的問題、想要找誰談話的事情寫在紙上……”
 
  如今的芙蓉小區,完全看不出是一個建於1993年的老院落。只要有人誇一句“你們小區環境真不錯喲”,居民們就會異口同聲地回答:“是啊!隔壁的鄰居都羨慕我們寬敞明亮的院落和休閒健身場地。能有今天這個樣子,全靠蔣主任帶頭自治的好啊!”居民的回答是真實的,笑聲是爽朗的,感覺是幸福的,給人的表情是特別溫馨的。
 

 
  張蓉娣——攀交花園“巧管家”
 
  攀交花園是一個由攀枝花公路橋梁總公司、攀枝花交通局和攀枝花公路建設公司三個單位購地為退休員工修建的居住小區。因為單位不同,修建和入住時間也存在著差異,院落內的居民心中築起了一道隱形的隔離墻。起初,小區由各自單位指派人員分而管理,由於每個單位情況不同,一院多治的問題便逐漸凸顯出來。比如,因某一個單位的原因導致個別業主遲交、緩交、甚至拒交物業費,直接影響其他業主的繳費積極性。
 
  隨著問題的日積月累,小區生活環境一日比一日差,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這時,大家想到了66歲的張蓉娣。張蓉娣是攀枝花市交通局退休工人,一位擁有45年黨齡的老黨員。2009年,張蓉娣就任攀交花園業委會主任後,立即展開對小區管理的調研工作。她組織召開小區所有業主參加的業主大會,逐一收集小區存在的管理問題,就下一步如何管理好小區廣泛聽取群眾意見。隨後,她大力宣傳“小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思想,並成立了流動黨員黨支部。為了把業主最關心、最關注的事情做好、做細、做實、做到位、做滿意,她自願承擔小區服務管理費收取工作。服務費從最初的0.2元/㎡到2013年的0.3元/㎡一直延續至今,沒有再增加一分錢。
 
  2013年的一天夜裏,停在小區內的32台私家車的擋風玻璃和車身被人涂滿了油漆,第二天一大早,車主們聚集在院子裏吵嚷不休,像炸開了鍋。張蓉娣得知情況後急忙趕到現場,了解情況、搜尋線索、打電話報警……可現場除了用過的油漆桶以外,一無所獲。她一邊安慰車主,一邊組織召開業主大會,討論在小區安裝監控的可行性。通過熱烈討論,大家一致同意了在“小區內安裝監控系統”的建議。
 
  小區內的黨員活動室、居民娛樂室、非機動車停放棚、各類健身器材,在她十年如一日地精心管理下,完好無損地沿用至今。每年的重陽、中秋、國慶來臨之際,張蓉娣都會以“三節”同慶的方式,組織小區業主一起到附近的農家樂開展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活動中的歡聲笑語久久地環繞在每個居民的心裏。每每這時,張蓉娣的臉上都會溢出幸福的笑容。
 
  在攀交花園小區住了16年的岳正善老人深有感觸地講到:“儘管小區一直沒有物業公司管理,但監控、門衛、保潔、亮化、活動室‘五臟俱全’,我們感到十分安全、十分舒心、十分快樂,這幸福滿滿的背後,就是有一個巧管家——張阿姨”。
 
 
  周雲軍——天益佳苑“智多星”
 
  周雲軍,犀浦街道五糧村四組人,居住在天益佳苑,任天益佳苑、成犀家園、五糧家園業主委員會主任,郫都區五福大潼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法人。
 
  2002年至2009年,因小區物業管理不善,出現房屋墻面和樓面滲水、公共設施破舊、生活垃圾成堆等問題,周雲軍主動站了出來,和熱心業主自發成立了小區臨時自治管理小組,並安撫沒有拿到工資的小區保安和保潔員工,向他們承諾“到時一定把拖欠的工資補上”。在得到員工的信任後,物管工作恢復到正常的狀態。2010年,在周雲軍的牽頭下,天益佳苑成立了第一屆業主委員會,建立起了小區自治管理模式。他定期組織開會討論自治管理方法,聽取大家的自治建議,並決定每個月拿出部分物管費更換破損公共設施、補繳所欠水電費和發放員工工資。幾個月後,大家感覺到了小區自治管理帶來的新變化:在物管費沒有增加一分錢的情況下,一年多沒有亮的路燈亮了,破舊的垃圾桶更換了,成堆的垃圾不見了,小區的草坪更綠了、花兒更香了,柳絮隨風飄揚了,活動廣場上小孩子的歡笑多了,那些深受垃圾“熏陶”的居民露出了久違的笑意。
 
  2016年9月,周雲軍把天益佳苑小區自治經驗帶到了成犀家園和五糧家園業委會。這一年,他還將政府分給萬福村、五糧村、大田村、梓潼村4774位失地村民的經營性用房成功出租了10000多平米,引進50多個商家入駐營業。在沒有任何啟動資金的情況下,他完成了水電安裝、下水道改造工程等所需資金籌集,4774名村民實現了當年分紅的願望。
 
  周雲軍説:“一個人的價值不光體現在財富的積累,更應該體現在社會的責任感上,只有得到社會的認可與肯定,人生的價值才能得到體現。小區自治管理的精髓是為老百姓辦實事,為業主解決實際困難。只要一心為民,時刻做到與業主的溝通交流,得到他們的理解,困難也就不是困難了,而是業主的大力支援……”
 
  在採訪中,郫都區犀浦街道珠江路社區黨委書記鐘奇華、主任陳華希告訴筆者:社區在黨建引領居民小區共建共治工作開展中,通過搭建自治管理互助平臺,成立自治互助管理協會,帶隊走出去學習取經,請專家進社區傳道,建立小區與小區之間定期交流“自治管理工作經驗”機制,定期組織轄區理髮店深入到各小區巡迴義剪等活動,帶動眾多居民積極主動參與本小區共建共治,拉近了黨群距離,滋潤了居民關係,取得了老舊小區管理成果,贏得了廣大入住居民的廣泛讚譽。(周安才 李金鳳 廖文卉 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