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度風雨扶貧路——記達川區石板鎮金剛村第一書記周建權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19-04-25 17:21:52 編輯:張林 點擊:
  【人物名片】

  周建權,達州市達川區人, 1973年6月出生,1997年6月參加工作,1999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産黨,現任達川區總工會主任科員及石板鎮金剛村黨支部第一書記。


 
  2015年9月,周建權被下派到石板鎮金剛村黨支部擔任第一書記,他時刻不忘組織囑託,俯下身子,紮根基層,為民服務。

  為民辦事服務,密切幹群關係

  周建權第一次召開村民大會就“炸了鍋”,這個貧困村問題堆積,民怨紛紛。為了密切幹群關係,重塑幹部形象,他拿著貧困戶花名冊逐戶了解問題,收集民意。三個月時間解決了如夏義珍房屋漏水,李天芬低保兜底,何安銀生産缺水,王代明土地復耕等大大小小23個問題。

  每個週一的“村民説事日”,是周建權了解村民意見的重要渠道,他通過傾聽村民“説事”,建立了訴求臺賬,逐項解決銷號。最初的幾個月,村委會門庭若市,爭吵不斷;漸漸的,表達個人或家庭訴求的村民少了,諮詢政策的村民多了。“村民説事日”變成了“政策宣傳日”“意見徵詢日”,群眾的支援和理解有力地推動了各項扶貧工作。

  周建權的帶領下,金剛村新修了圖書室、衛生室、廣播室以及文體活動廣場;硬化村社道路及院壩路32.9公里,實現了“戶戶通”;易地搬遷20戶,68人入住新居,危房改造33戶,確保了全村住房安全;整治塘堰2口,新建小微水池18口,鋪設自來水管道22700米,徹底解決了人畜飲水安全,並滿足了生産用水。

  在周建權的心中,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為了幫助李天芬翻蓋房屋,他三次跑到場鎮找匠人;為了幫助陳其忠等5戶人修繕水井,他多次動員林場職工捐資4000元;為了幫助劉德全、何安金等養殖大戶找到好的牧草種子,他利用週末回城裏休息的時間四處打聽、選購;幫助殘疾人廖坤玉落實補助資金,到精神病院去接貧困戶何安蓮回家,到信用社為劉成春爭取小額貸款……他忙前忙後,馬不停蹄。


 
  扶貧先扶智,激發內生動力

  2015年12月22日,金剛村召開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報告會。周建權請來了達川永逸養殖合作社理事長劉多益、達州市森科養殖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瀝、達縣月亮灣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梁遠芳、達川大堰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羅通健等4名省市勞模,勞模宣講團到金剛村現身説法,用勞模的創業經歷、創新理念激發村民的創業熱情,用勞模的産業項目引領帶動農戶,助推精準扶貧。報告會結束,村民夏禮全就給城裏的兒子打電話,要他回來承包土地種植青脆李。

  近幾年,周建權還組織了市縣農業畜牧專家到金剛村為村民講授種養殖技術,培育了11名科技帶頭人;發揮黨員先鋒作用,成立了黨員+科技帶頭人+貧困戶組成的“脫貧圓夢互助小組”,鼓勵本村村民互相幫助,共同致富;開展了“三戶”評選活動,激發村民比學趕超;邀請了區文工團到村演出,用喜聞樂見的農村致富故事來激勵感染村民。


 
  發展庭院經濟,助農增收致富

  金剛村地處山區,地多田少,山林寬闊。周建權和村支兩委一道,反覆論證,確立了“3+N”的庭院經濟發展思路,即每家發展三項主導種養産業,種植50株花椒樹、李子樹和50株南瓜冬瓜,飼養50隻雞鴨家禽;再根據村民種植養殖習慣選擇養豬養牛養羊,種水稻種玉米種蔬菜。村委更為金剛村5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都制定了詳細的脫貧規劃。每一戶的規劃都登記在冊,公示上墻,相互監督,互相督促。2016年12月,貧困戶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4000元,金剛村順利脫貧。

  幾年來,庭院經濟不斷鞏固發展,致富帶頭人不斷涌現。全村種植青花椒青脆李500株以上的12戶,養豬10頭以上的10戶,養牛2頭上的23戶,養羊50頭以上的3戶,養雞100隻以上的4戶。何安富、柏貴等家庭養殖場年出欄生豬1000頭以上,實現産值300余萬元。蒲光芬養雞收入將近20000元,伍雲輝養7頭牛,年收入4萬多元,陳方元青花椒收入8000多元。2018年收入測算,貧困戶庭院經濟每人平均增收4000元,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6000元,其中每人平均純收入超過10000元的有13戶。

  
  心繫群眾疾苦,真情幫扶解困


  金剛村因病致貧的家庭有23戶,村民飽受疾病之苦,也是周建權心中之痛。2015年10下旬,他與縣醫院聯繫,組織醫療服務隊到金剛村義診,為貧困戶建立了健康檔案,開通了綠色通道。

  四社貧困戶劉成春患腎結石到縣醫院診治,周建權到醫院找領導協調床舖及時安排手術,幫他申請大病救助8000多元。

  三社非貧困戶關文建患肺癆,腹脹難受。周建權帶他去縣醫院檢查,不僅墊付了檢查費用840元,還到單位財務室借支了2000元作為困難資助給了他。鋻於後續治療時間長、費用高,周建權親自把檢查報告送到石板鎮衛生院,找院長協商,免去了關文建前期拖欠醫療費用1000多元,還為其長期提供免費治療。

  周建權的真心付出,得到了村民的真心感激。有村民説:“如果不勤勞致富,都對不起政府的關心,對不起周書記!” 2017年5月期滿輪換,金剛村貧困戶捨不得他走,於是他選擇連任。四年的堅守與執著,四年的真情與付出,周建權用心書寫脫貧攻堅的答卷。2019年2月,金剛村的脫貧成效得到考核驗收組的充分肯定。

  四年光陰,幾易寒暑,風雨兼程,周建權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第一書記”的責任和擔當。(達川區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