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圖 片>

從大運到世運:賽事,書寫成都新故事

2024-08-09 19:06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2025年第12屆世界運動會倒計時一週年儀式現場。 攝影記者 王效

這個夏天,最具有流量和熱度的城市,非巴黎莫屬。體育是通用的國際語言。此刻,奧運健兒們正用它來書寫傳奇。

賽事締造傳奇,賽事往往也能成就城市。

2008年的北京為世界奉獻了一場無與倫比的奧運賽事,此後奧運紅利持續釋放至今。

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亦是讓英國史上最富“盛名”的倫敦東區脫胎換骨。

人的傳奇也好,城的傳奇也罷,都被賽事改寫了。

成都,也正用賽事書寫著城市嶄新的故事。

一年前,也是在奔放的夏日,成都大運會圓滿閉幕,留下了燦爛恒久的青春記憶,也留下了一座活力綻放的新成都。

一年裏,人們對大運的記憶從未褪色,卻不單是因為精彩,而是那些“大運痕跡”早已由表及裏,融于城市肌理,滲入到城市的一街一巷。從風貌到設施,從生産到消費,從文化到交往……成都還是那個成都,卻又不再一樣。

一年後,再逢驕陽似火時,又一場舉世矚目的國際性體育盛會將在蓉城開啟——第12屆世界運動會將於2025年8月7日在成都開幕。

毫無疑問,新的傳奇將在蓉城書寫。但就如同大運故事的走向,除了賽事本身,更加重要的期待,在於賽場之外。

“賽事”要辦好,不光為了比賽,更為了“營城”“興業”“惠民”。

事實上,延續了大運會“簡約、安全、精彩”辦賽理念的成都世運會,正在將“綠色、節儉”貫徹到底,靠科學與細緻、專業與巧思來營造精彩。但後續收益卻不可估量。其中道理並不複雜,回應的是“賽事為誰而辦”,彰顯的則是“以人為本”的不變初心。

此刻,恰逢成都大運會成功舉辦一週年、2025年成都世界運動會倒計時一週年。奮力建設世界賽事名城的成都站上了尤為關鍵的時間節點。

未來的精彩,如何演繹?我們且從賽事説起,看賽事塑造出了一個怎樣的新成都!


騎行中的成都市民

收穫一座

更動感的城市

卡爾維諾在《看不見的城市》中寫道:“城市不會洩露自己的過去,只會把它像手紋一樣藏起來。它被寫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護欄、樓梯的扶手、避雷天線和旗桿上。正是這些或厚重或輕盈的痕跡,構成了一座城市的獨特氣質,也滿足了我們對理想城市的想像。”

一年過去,“大運痕跡”落成指紋,為成都本就多彩的城市氣質增添了更具特色的一筆。

誠然,有的人在賽場之上,有的人在賽場之外。但在成都,沒有人與大運無關。因為那帶來的民生之變是實打實的——更通暢的交通、更美觀的街景……更為直觀的,要數那49座或新建、或改造的大運場館。會後,它們悉數對外開放,成為後大運時代承載成都全民體育熱潮的最重要載體。

在大運會之後,任何場館的閒置都是不被允許的,它們甚至被劃定了KPI的下限——依照規定,所有場館全年免費或低收費開放不少於330天,每週免費或低收費開放不少於35小時……

於是,在運動員們拼搏過的場地裏,越來越多的市民能享受運動帶來的酣暢淋漓。

比如成都高新體育中心羽毛球館,日日爆滿;猛追灣游泳場,游泳的市民每天上千人;東安湖體育公園,不僅成為成都人遊玩打卡的熱門休閒去處,而且成為大型演唱會的扎堆舉辦地;而鳳凰山體育公園更是一票難求,成了足球“球迷”的嚮往之地。

數日之前,在鳳凰山體育公園專業足球場內,中超賽場成都蓉城主場4:0完勝長春亞泰,“雄起”聲再度響徹天空,鳳凰山獨有的賽場萬人大合唱,久久不散場。金牌球市持續火爆,如今的鳳凰山體育場,儼然成為成都乃至中國足球的一處重要“地標”。

騎行熱、飛盤熱……成都人對運動的追逐五花八門,但無論室內還是戶外,成都總能給玩家提供一方空間釋放運動的熱情。

除了開放的場館,這也離不開公園城市獨有的形態和風貌。以大運會為契機,成都全域增綠——截至去年,成都累計建成天府綠道突破7000公里、各類公園超1500個,環城騎行、公園露營等公園城市幸福生活新場景不斷涌現,“家門口”的運動空間每天都上演著精彩。

其實,成都人骨子裏就是熱愛運動的。從君子六藝之一的射箭,到球中之王蹴鞠;從近似高爾夫的錘丸之藝,到剛柔並濟的七盤之舞,活力與創意始終攪動著城市的熱情。

賽事延續著這份熱情,亦在塑造新的時代記憶。

提城市能級 收穫一座蓬勃發展的城市

雖然距離成都世運會舉辦尚有一年時間,但賽事效益已經初現。7日,成都世運會組委會一行赴港,在香港舉行推介活動時,與港商港企等一舉簽下了五項合約。

真金白銀,是“賽事”為城市帶來的不可忽視的“硬收益”。

數據顯示,成都大運會期間,成都市零售業銷售收入增長21.6%,住宿業、餐飲業銷售收入分別增長57%、42.3%。

而賽事溢出的經濟效益,更為龐大的那一部分並不發生在賽事期間。

大運會對成都經濟發展的影響,可從數據中窺得一二。

數據顯示,近年來,成都體育産業迎來爆髮式增長。2022年成都體育産業總規模首次突破1000億元,同時帶動消費強勁復蘇,鳳凰山成為中超“現象級”的主場,重新擦亮“金牌球市”的招牌。

2023年,成都全市體育産業總規模達到1160億元,同比增長15.5%,體育産業增加值453億元,同比增長約17.2%。全市體育消費總規模達690億元,同比增長19.4%,居民每人平均體育消費支出超3100元。

今年,在舉辦湯尤杯、籌辦世運會契機下,成都體育産業總規模將力爭邁上1300億元新臺階。

向著目標,成都正穩穩地邁步前行著。

去年成都大運會舉辦後,各大賽事密集落地成都。

成都大運會結束後兩個月余,成都馬拉松鳴槍開跑,收穫了空前的流量和曝光度。3.5萬人的規模,10萬餘人的參與,形成了巨大的“跑馬+旅遊”、“旅遊+消費”市場。同期舉辦的成馬博覽會也刷新了歷史,成為歷屆參展商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

今年,羽毛球界最重要的賽事——湯尤杯在成都舉辦,也讓成都斬獲新稱號“雙冠之城”。而“雙冠之城”背後並不廣為人知的是,羽毛球是成都市民參與度最高的運動之一,羽毛球消費在體育消費支出榜單上,早已獨佔鰲頭。在成都,長期進行羽毛球健身的人數超過50萬人;擁有4片及以上羽毛球場地的場館(場地)有440余個。甚至有成都羽毛球企業年産一億片羽毛,帶動了大量人口就業。

還有作為中超新賽季成都蓉城主場的鳳凰山體育公園,場場爆滿,次次出圈。2023賽季,中超鳳凰山專業足球場總觀眾人數為52.49萬人次,高居全國第二。2024賽季,成都蓉城隊迄今11個中超聯賽主場,場均觀眾超過4萬人。火爆的賽場,帶動起火熱的體育消費,也讓更多人“看一場球,愛上一座城”。

體育就是有這樣的魔力,越是擁抱她,越是讓城市由內而外迸發出活力、動力。

拓城市機遇 收穫一座更開放的城市

賽事是一種“世界語言”。

人們為了競技而相聚,為了突破極限而歡呼,又通過每一位運動員、觀眾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消弭偏見、達成共識。

去年,參加完成都大運會的瑞典田徑運動員維加回國後,延續著大運期間與志願者的友誼,與成都大學生結成了跨國“飯搭子”,學習做四川火鍋和番茄炒蛋。

成都2024湯尤杯期間,羽壇“一哥”安賽龍在社交媒體上曬出自己在四川街頭跳廣場舞的視頻並配文:“完美融入當地生活,但是好像拉低了舞蹈隊的平均水準。”在接受採訪時,他説:“在這裡逛逛,享受中國的氣候、環境,非常喜歡。”

首次來到中國參加湯尤杯的美國教練Ahlawat Abhishek驚訝地發現:“成都之行改變了我對中國的看法。”

正如國際大體聯代理主席雷諾·艾德所説,賽事給了世界各地的大學生與中國交流的機會,讓世界看到真實的中國。讓年輕的運動員們看到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後,願意帶著親朋好友再來成都。

今年,賽事掀起的來蓉熱潮並未停息。隨著免簽“朋友圈”不斷擴容,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加持,選擇來到成都的外國遊客實現成倍增長。據四川邊檢總站統計,今年上半年,成都航空口岸共有269萬餘人次、2萬餘架次航班出入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292%和222%。其中,外國人入出境45.8萬餘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572%;入境外國人23萬餘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432%。

上個月,中國線上旅遊平臺“去哪兒”發佈的《外國遊客入境熱門城市TOP10榜單》顯示,外國旅客在中國乘飛機的熱門目的地中,成都位列國內城市第五,僅次於北上廣深。

而隨著國際交流的頻繁密切,成都也迎來了更加密集的國際航線、更加開放的國際交往。數日前,“成都-米蘭”的首航航班“國航CA445”正式開航。不僅首航航班上座率超過90%,而且這條航線未來三個月以內的預訂量已超過75%。

奔赴,往往是雙向的。

越是擁抱體育,擁抱世界,越是有更多的國際賽事攜機遇來蓉。

今年以來,成都已成功舉辦2024湯尤杯、2024成都大師賽等國際頂級賽事,越辦賽越開放,同時,越辦賽也越專業。

初次到訪成都的世界羽聯主席保羅·埃裏克·霍耶曾説,這裡從比賽場館到流程服務,已是國際一流。

這從成都正在籌備的2025年成都世界運動會中,能更加被印證。

8月6日,第12屆世界運動會倒計時一週年新聞發佈會在北京舉行時,透露了一個尤為關鍵的資訊——

成都世運會統籌利用現有設施配置28個競賽場館(場地),其中13個室內場館為既有場館,15個室外場地依託城市公園、水域等,通過搭建臨時設施來滿足賽事要求。

一方面充分利用大運等賽事遺産,另一方面巧妙結合成都山青水明的天然優勢。讓賽事簡約卻不簡單,煥發別樣精彩。這樣辦賽,很成都,很特別。

賽事就像一座橋,架起橋梁後,兩端的故事都被改寫。

通過一場場賽事,成都成就了夢想。而那絢爛的體育之夢,最終也成就了一座新成都。


【責任編輯:趙娜】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