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 四川德陽實施創享美好“零距離”工程
基層治理,既是國家治理的“最後一公里”,也是人民群眾感知公共服務質效和溫度的“神經末梢”。如何走實走好“最後一公里”?德陽的答案是:離群眾更近一些。
具體有多近?——零距離。12月13日,德陽正式啟動創享美好德陽“零距離”工程(以下簡稱“零距離”工程)。作為德陽聚焦基層治理的一項“暖心”工程,“零距離”工程將如何進一步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翻開《創享美好德陽“零距離”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一條清晰的路徑呈現在眼前。
面對面,“沉”下去傾聽民聲
“千頭萬緒的事,説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群眾關心的問題是什麼?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哪些?需要黨員幹部、社會工作者等“沉”下去,走到群眾中間,俯身傾聽群眾需求。只有“身入”基層,才能“心到”基層。
那麼,“沉”下去的抓手是什麼?《方案》提出,要堅持關口前移,在村(社區)、兩企三新、行業協會商會、志願服務組織等設置100個左右的民情徵集點。對重大民情及時向市委報告並提出建議,實時感知民情冷暖。
“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與信訪是傾聽民聲、了解民情的重要途徑。“零距離”工程將通過比對“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信訪等數據,綜合確定100個重點村(社區),及時掌握群眾急難愁盼的“需求清單”,轉化形成集中辦理的“責任清單”。
此外,積極引導社會力量下沉。組織100家左右的社會組織(含行業協會商會等),採取“一對一”方式,與重點村(社區)開展聯建,提供專業社會工作支援。大力培育社區社會組織,確保2025年每個城市社區和農村社區分別擁有社區社會組織。
手拉手,凝聚各方力量為民解憂
“零距離”工程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充分發揮社會各方面作用,激發全社會活力。
《方案》提出,以村(社區)為單位,聚焦群眾“急難愁盼”,通過“一村(社區)一實事”,提煉一批以微改造、微活動、微服務為載體的“民生微實事”項目清單。採取“財政補一點、群眾籌一點、社會募一點”等方式,力爭全市完成1000件“民生微實事”。
“微改造”聚焦群眾關切的“燈不亮”“路不平”“衛生死角”“活動無場地”等突出問題,採取“身邊事、大家議、共同辦”的方式,集思廣益、多方籌措進行改造,讓群眾感受實實在在的變化。
“微活動”連結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醫院、個體商家等資源,廣泛發動群眾參與。聚焦重點人群,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開展“百場心理講座進社區”活動;堅持以興趣為紐帶,開展“社區運動會”等活動;支援村(社區)開展幸福鄰里系列活動。
“微服務”通過搭建100個左右的“暖心能量站”,組織社會組織和持證社工、網格員等,採取“敲門行動”“愛心送餐”等方式,對老年人、兒童、殘疾人等進行日常照護、法律援助等。
心連心,激發為民服務活力
志願服務是基層治理的重要力量。“零距離”工程作為一項基層黨建民心工程,需要更加豐富、更加貼心的志願服務。據了解,目前德陽已推動成立17支專業志願服務隊伍,他們長期活躍在基層,把志願服務送進社區、送進網格、送到群眾身邊。
《方案》中提到,要大力弘揚志願服務精神,健全新時代志願服務體系,以志願服務傳遞社會正能量,切實關愛身邊的重點人群、困難家庭。
具體而言,就是通過“三個帶動”開展“心連心”行動。
黨員帶動社會。組織引導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行業黨委組建黨員志願服務隊,通過“雙報到”等形式,與社區、網格結對。鼓勵和引導“兩企三新”組織負責人以殘疾人、留守兒童等為重點,開展結對服務。
組織帶動個人。按照“管行業就要管志願服務”要求,推動各級黨組織依託行業協會商會,建立行業志願服務隊。引導文藝、科技、平安、應急、助殘、衛健、法律、體育、環保等領域志願者,發揮專長、貢獻社會力量。
線上帶動線下。以“川善治(好德行)”等數字平臺為載體,創新志願服務供需對接方式,線上抓好群眾點單、中心派單、集中搶單和積分曬單的志願服務“搶單模式”,帶動線下抓好建隊伍、聚資源、強宣傳,營造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