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雜誌首次發佈中國科學家領銜發起的全球性大科學計劃白皮書
中國網12月18日訊 近日,《自然》雜誌線上發佈了中國科學家領銜發起、十八國科學家團隊聯合署名的人體蛋白質組導航國際大科學計劃(Proteomic Navigator of the Human Body,簡稱“π-HuB”計劃)白皮書。這標誌著中國在全球生命科學領域的地位、學術影響力以及組織領導力進一步提升,同時也展示了中國蛋白質組學研究在推動全球科技合作、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方面的重要貢獻。
“π-HuB計劃”旨在通過全球頂級科學家團隊的大聯盟、大協作,繪製人類全生命週期全球性重大疾病及代表性膳食模式、生存環境對應的人體蛋白質組圖譜,解析人類蛋白質組構成原理和演變的規律,探索生物醫學大數據從資訊知識到智慧的路徑,實現人體蛋白質組定位系統和人體從非健康狀態到健康狀態的精準導航。
該計劃預期歷時30年,各國共計投入逾百億規模,其一期前十年的“三大核心目標”包括:構建人體蛋白質組圖譜、開發“元智人”大模型以及構建計算驅動的人體狀態“導航系統”。“π-HuB計劃”的實施,將增進對人體生物學的深度理解、促進疾病風險評估、設計早期疾病診斷、最佳治療干預方案和智慧醫療的發展,極大推動蛋白質科學領域的技術進步,帶來系列新的診療方法和藥物靶標的發現,開創健康管理的新範式,並推動醫學領域向以主動健康為導向的新時代變革。
據了解,2018年3月,國務院專門出臺相關文件,提出“三步走”策略,開闢出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的“快車道”。2020年,“π-HuB計劃”培育項目在廣州啟動實施。2021年8月,用於支撐該計劃的大科學設施預研項目落地廣州黃埔,並迅速建立起全球首個全自動化、高通量蛋白質組學數據生産系統。2022年12月,我國科學家正式向全球科學界發起合作倡議。截至目前,“π-HuB計劃”已獲得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114個頂級科學家團隊的支援,形成了多國多機構共同參與、優勢互補的全球協作網路。2023年9月,該計劃成立首屆國際理事會,正式確立“理事會—執行委員會—秘書處”三級組織管理架構,同時該計劃國際總部推進機構廣東智慧醫學國際研究院揭牌成立。2024年11月,首屆理事會二次會議在穗順利召開,正式成立首屆執行委員會,選舉産生首屆理事會主席、執委會主席等,組織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
12月17日,“π-HuB計劃”建設工作座談會在廣州召開。鐘南山、鄭泉水、鄂維南、宋爾衛等國內外院士專家通過線上、線下等不同方式參加,國家科技部、廣東省、廣州市等有關單位領導出席座談會。
“π-HuB計劃”首席科學家賀福初院士介紹:“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20多年後,帶來了全球生物經濟的繁榮和騰飛,但其對人類生老病死的影響尚未達到最初的預期。‘生’在基因組,‘命’在蛋白質組。人體有37萬億個細胞,蛋白質的動態變化才是決定生老病死的關鍵。當前,全球生物科技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π-HuB計劃’將充分結合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分析,實現從數據、資訊到知識、智慧的升級轉化,聚力推動生命科學和人類健康事業的大發展、大繁榮。”
據悉,“π-HuB計劃”白皮書在《自然》雜誌發佈,不僅標誌著該計劃在重大科學問題凝練和全球合作共識凝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其主要科學目標和實施路徑被國際主流科技界正式認可,還表明中國在該領域的研究實力已躋身世界前列。該計劃將推動全球合作與多學科整合,為人類理解生物系統、推動生物醫學研究和重大疾病防診治做出重大貢獻,聚力開創一個全新的蛋白質組學驅動的智慧醫學時代。(供稿人:沈基飛、宋冬、徐嘉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