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丨探尋中國國家博物館“淡季不淡”的密碼
新華社北京12月6日電 題:探尋中國國家博物館“淡季不淡”的密碼
新華社記者楊湛菲
12月的北京,清晨寒風瑟瑟。天光尚未大亮,中國國家博物館北門外已排起長長的隊伍,觀眾們等待第一時間入館參觀。
一般來説,工作日或寒暑假之外的時間,博物館參觀人數會比較少,是“淡季”。而國博館內外的火熱場景與“淡季”的預期形成鮮明對比。
近日,國博公佈的一組數據印證了“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開放運營常態:截至11月28日,今年觀眾累計預約已超630萬人次,平均每天接待觀眾2萬餘人,同比增長10%;暑期,每天有近160萬人預約2.6萬張門票,即便是在淡季,每天也有近52萬人預約;國慶假期之後,10月8日至10月28日,參觀人數達到34.9萬人,同比增長10%。
12月3日,觀眾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參觀“風展紅旗如畫——館藏紅色經典文物展”。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
好的展覽是博物館的“硬通貨”。“古代中國”基本陳列是國博最受觀眾歡迎的展覽,每年30個左右的臨時展覽也各具特色,持續釋放吸引力。
工作日早上9點多,“明星展品”明孝端皇后九龍九鳳冠的展櫃前已蜿蜒排出十幾米的隊伍。這樣的盛況也出現在國慶節前開放的“風展紅旗如畫——館藏紅色經典文物展”:參觀人數較多時,觀眾們依次排隊、秩序井然,與展出的國旗國徽合影。而11月初剛開展的“美的多元——古希臘的藝術與生活”更成為下半年的展覽焦點之一,開放三周以來,已累計接待觀眾4.5萬餘人,東西方文明的碰撞吸引觀眾慕名參觀。
12月3日,觀眾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排隊購買鳳冠冰箱貼。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
“爆款文創”持續為展覽提升熱度。以“明孝端皇后九龍九鳳冠”為原型設計的鳳冠冰箱貼文創産品,一經推出就迅速成為現象級“爆款”産品。截至11月27日,其兩款冰箱貼共計銷售超53萬件,成為國博近20年來當之無愧的“銷冠”。無獨有偶,“美的多元——古希臘的藝術與生活”開展10天就有10餘款産品斷貨。
“文創産品的熱銷對更多人走進博物館有一定帶動作用。希望大家喜愛文創的同時關注文物、關注文物背後的歷史。”中國國家博物館經營開發部副主任廖飛説。
12月3日,研學團隊在“古代中國”基本陳列參觀。新華社記者 楊湛菲 攝
博物館不僅要體現歷史高度,還要展現人文溫度。從講解展覽到舉辦講座,從博物館研學到考古體驗營,國博全年為觀眾提供分眾化、特色化的社會教育服務。
記者在“古代中國”基本陳列遇到了北京市順義區第八中學的研學團隊。“這是我第一次來國博。在這裡能夠更親近地感受到課本上圖片展示的文物,增長了見識,也讓我意識到要把我們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該校初二學生張競文説。
今年以來,國博已為北京市6個區的中學生提供“古代中國”研學教育服務千余場次,服務學生4萬餘名。
中國國家博物館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截至目前,國博35歲以下年輕觀眾佔比超六成,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走進博物館,從優秀文化中汲取力量。
明年,國博“復興之路”基本陳列將全新改陳亮相,還籌劃舉辦“安徽淮南武王墩大墓展”“上合國家文物聯展”等國家展覽,計劃引進“義大利文物精品展”等國際展覽項目。
“我們將持續加強文化供給力度,推動更多優質巡展直達基層,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這名負責人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