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世界艾滋病日:各方行動 共抗艾滋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 題:2024年世界艾滋病日:各方行動 共抗艾滋
新華社記者顧天成、徐鵬航
2024年12月1日是第37個“世界艾滋病日”。我國今年的宣傳活動主題為“社會共治,終結艾滋,共用健康”,旨在號召各方行動起來,共同擔起防艾責任。
當前,我國艾滋病防治情況如何?重點人群如何提升健康意識,做好防護?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
全球疫情有收縮 中國防治顯成效
人體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後,免疫系統嚴重受損,並進展出現各種機會性感染和腫瘤時,被稱為艾滋病。
2024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題宣傳海報(中國疾控中心供圖)
11月,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發佈最新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數量約為130萬人,是自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最少的一年;相關死亡人數降至2004年高峰以來最低水準,為63萬人。
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駐華辦事處主任莫易睿表示,儘管2023年全球防治工作取得顯著進展,但距離實現聯合國提出的到2030年結束艾滋病流行目標仍有一定差距。
中國當前防治情況如何?國家疾控局副局長常繼樂表示,當前,我國艾滋病經輸血及血製品傳播基本阻斷,經母嬰傳播和注射吸毒傳播降到了歷史最低水準,重點地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國整體疫情持續控制在低流行水準,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2004年起,我國實施“四免一關懷”政策措施;2006年,國務院發佈《艾滋病防治條例》;2019年,10部門聯合製定《遏制艾滋病傳播實施方案(2019—2022年)》……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艾滋病防治工作。
“也要看到,防治工作面臨著新形勢、新挑戰,影響因素更加複雜,防治任務仍然艱巨。”常繼樂説。
共抗艾滋無死角 重點人群防範好
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主任、中華醫學會感染性疾病分會主任委員李太生介紹,目前我國新增HIV感染者呈“兩頭翹”趨勢,青年人群和老年人群感染者的比例增加,性途徑是艾滋病傳播的最主要傳播途徑。
11月29日,在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龍泉湖公園,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員向市民宣傳艾滋病防治知識。新華社發(王琳鋒攝)
“提高重點人群艾滋病知識知曉率,幫助他們增強自我防護意識、掌握防艾技能,對降低傳播風險,減少感染十分關鍵。”中國疾控中心艾防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呂繁説。
第37個“世界艾滋病日”前夕,北京林業大學舉辦的第九屆全國大學生預防艾滋病知識競賽啟動儀式吸引大量高校學子駐足觀看。
中國預防性病艾滋病基金會理事長孫新華介紹,全國大學生預防艾滋病知識競賽自2016年舉辦以來,截至目前,輻射合作高校6320所,參賽大學生累計達1742.1萬人次,有效動員青年力量共同參與防艾。
李太生認為,要形成社會合力,推動防治工作落地見效。高風險人群要到正規機構早診斷、早治療,避免逃避就醫、隨意停藥、不堅持治療等情況發生。
杜絕高危性行為 重視暴露後預防
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留言:“感覺艾滋病距離日常生活還挺遙遠的,個人還需要額外防‘艾’麼?”
對此,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副主任護師宋曉璟表示,艾滋病離我們並不遙遠,研究顯示有一半以上的感染者是在診治其他疾病時“順便”發現感染HIV。一旦發生了高危性行為,不要有“擲骰子”的僥倖心態,第一時間到正規醫院或疾控機構諮詢檢測才是正途。
何為高危性行為?高危性行為是指容易引起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性行為,包括未採取任何保護措施的性行為等。《中國艾滋病診療指南》(2024版)總結了艾滋病預防的7個措施,其中最關鍵的措施之一就是全程、規範使用安全套,採取安全的性行為。
專家介紹,假如真的發生了高危性行為,存在一種名為HIV暴露後預防(PEP)的補救措施。中國疾控中心發佈的《全國HIV暴露後預防門診點資訊一覽表》顯示,全國艾滋病病毒暴露後預防門診已覆蓋31個省份,達924家。
“一旦發生高危性行為,及時採取暴露後預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這可以顯著降低HIV感染的風險。”宋曉璟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