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你知道嗎?民族式摔跤分六種
11月27日,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式摔跤在三亞市第一中學體育館(場)舉行。 希日木74公斤級決賽中,吉林代表團俞澤軍(上)以2:0戰勝寧夏代表團查幹阿日蘇楞,獲得一等獎。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影
中國網三亞11月27日訊(記者 董寧),當日,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式摔跤在三亞市第一中學體育館(場)舉行。民族式摔跤比賽設有搏克(蒙古族式摔跤)、且裏西(維吾爾族式摔跤)、格(彝族式摔跤)、北嘎(藏族式摔跤)、絆跤(回族式摔跤)、希日木(朝鮮族式摔跤)六種,其中,後五種在館內舉行,並在當日完成全部賽程。
摔跤運動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産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民族式摔跤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因時因地因習俗而形成,是中國各地區、各民族開展的所有摔跤活動形式和規則體系的集合。民族式摔跤具有嚴格的技巧與規則,將生活與生産、競技與娛樂相結合,同時具有強身健體、增進情感交流的作用。
11月27日,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式摔跤在三亞市第一中學體育館(場)舉行。廣東隊選手其樂格爾在希日木87公斤以上級決賽中戰勝海南隊選手巴雅斯古楞(後)獲得一等獎。
(希日木為朝鮮族式摔跤,其特點是使用腿繩。比賽時,運動員上身赤膊,下身穿運動短褲。比賽中一方膝(含膝)以上的身體任何一個部位觸地即為負。)
11月27日,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式摔跤在三亞市第一中學體育館(場)舉行。 圖為海南隊選手額爾敦朝古拉(下)在北嘎74公斤級決賽中戰勝廣東隊選手布仁吉日嘎拉,獲得一等獎。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影
(北嘎比賽時,運動員應著跤衣,按規定係好腰帶。雙方運動員必須按要求雙手抓好對方腰帶,僅靠腰臂之力提起對方將其旋轉摔倒,忌用腳絆或蹬踹對方。進攻者膝先著地,則判進攻無效。運動員肩、背、腰、臀、頭、髖、體側的任一部位著地即為負。)
11月27日,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式摔跤在三亞市第一中學體育館(場)舉行。 圖為來自河南代表團的劉小濤(紅方)和來自甘肅代表團的哈達在絆跤74公斤級準決賽中。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影
(絆跤的特點是將摔跤的技巧同武術中的身法步法相結合,觀賞性強、技術含量高、規則科學簡明、健身效果佳、易於推廣。絆跤強調手腳動作密切配合,上邊用兩手把對方捆住,下面再用腳和腿使絆。)
11月27日,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式摔跤在三亞市第一中學體育館(場)舉行。 圖為來自西藏代表團的阿恩石格(上)在格52公斤級準決賽中戰勝來自湖南代表團的吉果沙沙晉級決賽。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影
(格流行于四川、雲南、貴州等地區,具有強烈的對抗性和廣泛的群眾基礎,集力量、技術、意志於一體,深受群眾喜愛。比賽中,抓好對方腰帶後方能開始進攻,直到把對方摔倒為勝。)
11月27日,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式摔跤在三亞市第一中學體育館(場)舉行。甘肅隊選手塔拉甫·賽尼木(右)在且裏西62公斤級決賽中戰勝西藏選手的日火布,獲得一等獎。
(且裏西的含義為“搏鬥、較量”,是廣大群眾在節日、聚會、郊遊時廣泛開展的體育活動。雙方運動員抓好對方腰帶後方可開始比賽,賽中運動員雙手均不得離開對方的腰帶去抓握對方的其他部位。將對方摔倒,使對手肩、背或體側著地則勝一跤。)
圖為搏克男子迴圈賽現場(官方供圖)
(搏克具有悠久的歷史,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搏克比賽不分級別,搏克手可以使用抱、拖、拉、拽、擰、推、鉤、絆等技術動作,但不允許抱腿,以膝蓋以上身體任何部位先著地為負。)
11月27日,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式摔跤在三亞市第一中學體育館(場)舉行。圖為來自上海代表團的布和白乙拉(右)和來自山西代表團的達呼日巴乙拉在北嘎87公斤以上級準決賽中。
11月27日,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式摔跤在三亞市第一中學體育館(場)舉行。圖為來自遼寧代表團的那吉德(右)在北嘎87公斤以上級決賽中戰勝來自山西代表團的達呼日巴乙拉獲得一等獎。 中國網記者 董寧攝影
11月27日,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式摔跤在三亞市第一中學體育館(場)舉行。在絆跤90公斤級準決賽中,來自河南代表團的阿拉斯友好的向對手祝賀,來自海南代表團的阿拉希尼瑪獲勝晉級決賽。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