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南充分行:徵信賦能 “貸”動“鄉村夢”
“古越山水人文,金融惠農利民。”201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頒布《徵信業管理條例》,我國信用體系建設和徵信管理邁上新征程。十多年來,相關的一系列政策相繼落地,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和徵信工作步入高品質發展新階段。“市場是田,金融是水,信用是渠。”共同富裕和鄉村振興離不開金融“活水”,更離不開“誠信之渠引水入田”。一言九鼎、一諾千金,是謂“信用”。近年來,工行南充分行在人行南充分行的指導下,積極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評定與信用培育工作,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獲得率和信用貸款率。
南充市某農業有限公司,作為當地的農業龍頭企業,主要從事糧食種植與加工業務。近年來,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對資金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然而,由於農業行業的特殊性,企業往往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工行南充分行蓬安支行了解到該企業的困境後,主動到府服務,為其提供信用培育服務。工行南充分行蓬安支行通過收集企業基本資訊、經營數據、財務狀況等,建立企業信用檔案,並進行信用評級,同時還為企業提供信用管理培訓,幫助企業提升信用意識,優化財務管理。經過信用培育,該企業的信用等級得到提升,成功獲得了工行南充分行的貸款支援。
該筆資金不僅用於擴大生産規模,還用於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提升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充分展示了工行南充分行蓬安支行對農業龍頭企業的信用培育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
百姓的心中所需,就是工行的行動所向。工行南充分行蓬安支行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切入點,以摸底走訪的方式,逐村逐戶的開展普惠簽約工作,為農戶提供信用評估、預約貸款等服務。在開展授信工作中,針對農村居民資金需求“小,散,廣”等特點,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為符合條件的農戶和農企應授盡授,應貸盡貸,充分發揮了在農村信用體系建設中的作用。
走進蓬安縣平頭鄉,在不遠處的池塘,養殖戶李大海正往自家養殖塘裏拋灑飼料。“水産養殖資金季節性投入大,尤其是在購買幼苗和飼料的時候。”李大海介紹道,原本有30多畝魚塘的他,今年為擴大養殖面積、提高産值,又多承包了15畝養殖塘,這樣一來,手頭資金便有些吃緊。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李大海來到工行蓬安支行申請了貸款。李大海説:“沒想到工行辦事效率這麼高,30萬元很快就到賬了,而且利率低,減輕了我的還款壓力。”
“溫暖細處著筆,服務無遠弗屆。”為徹底了解村民需求,滿足廣大農戶發展現代農業的需求,工行南充分行蓬安支行全體員工積極在微信朋友圈發佈手機銀行、經營快貸等業務操作流程,通過視頻、語音指導等,讓客戶足不出戶就能享受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同時,工行不斷創新貸款産品,針對農戶需求,推出種植e貸、養殖e貸等,讓“金融活水”源源不斷流入田間地頭,“貸”動老百姓發家致富,實現共同富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必由之路,深入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能持續改善農村基礎金融服務,不斷提高“三農”金融供給能力,發揮金融在支援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的助推作用與普惠實效,不斷引導加強信用資訊公開和共用、完善信用評價和獎懲機制、加強信用監管和風險防控,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促進鄉村經濟發展,保障社會穩定。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時代砥礪新作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展望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新藍圖振奮人心,新征程催人奮進。工行南充分行將持續堅守初心使命,聚焦主責主業,繼續發揮徵信賦能力量,不斷創新金融服務模式,為實現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供稿人:工行南充分行 唐開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