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質局:宣漢大地上的幫扶鐵軍
“終於喝上了乾淨衛生的自來水了!感謝四川省地質局(“四川省地質礦産勘查開發局”的簡稱)的真心幫扶……”11月18日,宣漢縣廟安鎮洞子村民張光平擰開灶臺上的水龍頭,一股清澈的山泉水汩汩流出,張光平激動不已,“以前喝水要到幾裏外的河溝去挑,現在自來水通到家裏,龍頭一擰,水就來了,硬是安逸!”
這是四川省地質局真心幫扶洞子村的一個縮影。
捐款10萬
自幫扶宣漢以來,四川省地質局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文件精神,在人員、資金、産業等方面真幫實扶,取得了可喜成績,收到組織和當地群眾一致好評。
建強支部 築牢堡壘
2021年,原四川省核工業地質局與原四川省地質礦産勘查開發局合併後,新組建成立的四川省地質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繼續作為牽頭單位,與四川省委老幹部局、成都工業學院、達州中醫藥職業學院、川煤集團定點幫扶宣漢縣,並承擔宣漢縣廟安鎮洞子村定點幫扶工作任務。
該村于2020年4月由原洞子村和原南埡村合併組成,屬於宣漢縣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脫貧戶及監測戶共154戶474人,特困人員供養戶11戶12人。
消費扶貧
在2023年的幫扶幹部輪換工作中,四川省地質局嚴格按照選人用人標準,選派了4名政治素質過硬、理想信念堅定、工作經驗豐富的優秀年輕幹部到宣漢縣,其中1名在宣漢縣挂職任住建局副局長,其餘3名在洞子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
新選派的駐村幫扶幹部迅速進入角色、主動融入群眾、積極投入工作,通過入戶調查,詳細了解村情民意,結合洞子村實際情況制定了幫扶計劃,明確了幫扶目標,強力推進幫扶工作落地落實。
群眾富不富,關鍵在支部。建立了臨時黨支部,健全了學習培訓、工作清單和專報、紀律監督、資訊宣傳、積分制管理等制度,並與洞子村黨支部積極開展結對共建,幫助指導洞子村黨支部落實好“三會一課”、主題黨日、黨建工作等制度,最大限度把幫扶單位的黨員幹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幫扶優勢,把村黨支部建設成鄉村振興的堅強堡壘。此做法得到了達州市委高度肯定,《達州要情》第38期作了刊發。
壯大産業 助農增收
“那段時間我幾乎每天早上天見亮就到地裏收李子,晚上打包快遞到成都、攀枝花,有時會忙到晚上十一二點。但看到群眾果子賣出去了,賺到了錢,村集體有了收入,我心裏爽極了!我感到我為群眾盡到了一點綿薄之力,沒有辜負組織的信任和群眾的期望……”駐洞子村第一書記李洋感觸道。
每年七八月份,是果農銷售李子的大好時節。不少群眾為果子銷售犯愁,該局了解這一實情後,大力實施消費幫扶,將“以購代捐”工作納入“我為群眾辦實事”清單,在全局開展以購代捐活動,2023年以來,採購宣漢縣脆紅李13余萬斤,銷售額達到46萬元,增加集體收入13余萬元。
群眾要致富,産業是關鍵。該局堅持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頭等大事,在特色農業發展、電商平臺搭建、農民就業等方面想辦法、添措施。臨時黨支部先後聯繫北京朗知傳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電商團隊來宣實地考察指導建立電商平臺,協調38個企業1000余個用工崗位需求,與縣就業局聯合召開專場招聘會,積極搭建更多就業平臺。廟安鎮是宣漢出名的“花果山”,脆李産業已初具規模。但由於發展時間已久,存在在品種、土壤等方面急需改良等諸多問題。幫扶幹部主動向鎮黨委、政府彙報,聯繫縣鎮農技專家,實施特色種養業提升行動,投入10萬元幫助打造50畝李子集體經濟示範園,為村集體經濟增收3萬元。並支援致富帶頭人擴大養雞場規模和爭取優惠政策,養雞年出欄量達12000隻,實現産值約110萬元。
慰問
做強基礎 改善民生
幫扶工作隊還多方爭取資金,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予以幫扶,極大地改善民生條件。先後申請配套資金70萬協助洞子村完成沖天口新建道路的擋墻施工、水溝建設,完成場鎮到村辦公室25盞路燈安裝。投入22萬元,改擴建三社、四社飲水設施,解決216戶716人飲水問題。投入2萬元購買大型垃圾桶,有力改善環境衛生。爭取成都輝瑞消防設備有限公司為宣漢縣37個鄉鎮捐贈價值6.4萬元、800個滅火器材。協調新華文軒宣漢分公司、四川省康源聯合建設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四川骨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愛心企業為部分宣漢縣部分中心校捐贈學習用品、體育器材。爭取四川省科技下鄉萬里行自然資源服務第120團,依託實施科技下鄉萬里行活動,將開展農業技術和地質災害防治培訓、捐贈學習用品、救災應急物質、農業生産工具等。
幫扶期間,省地質局局屬第二地質大隊還充分發揮領域專業和技術優勢,不辭辛苦紮根宣漢投入鋰鉀資源勘查工作,派駐挂職幹部深度參與宣漢縣鋰鉀勘查開發政策制定、招商引資等工作,助力資源勘探開發,為宣漢實現“百強晉位、衝刺千億”目標貢獻地質幫扶力量。
紮根山鄉 打造鐵軍
為紮實做好幫扶工作,今年7月初,省地質局嚴格落實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新增選派了132名優秀幹部定點幫扶宣漢縣。
132名地質幫扶鐵軍在宣漢大地上揮灑著青春和熱血,他們像一顆顆革命的種子遍佈在全縣35個鄉鎮108個村,覆蓋了全縣90%以上鄉鎮及四分之一的村,其中年齡最大55歲,最小24歲,為宣漢鄉村振興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和活力,譜寫了一曲新時代幫扶壯歌。
“今年菌子長的真好”,廟安鎮牛背村村民冉啟元讚嘆道。這正是在該局派駐到牛背村的駐村幫扶“第一書記”岳培培精心幫扶下發展起來的産業。她和陳忠強是135名駐村幹部中唯一一對年輕夫妻,丈夫是地質局測繪工程高級工程師,自己是辦公室業務骨幹,本可以過著屬於他們溫馨的生活,為了響應組織的號召,夫妻倆毅然雙雙跨上了去宣漢的幫扶之路。岳培培滿懷激情的説,“雖然來宣漢的時間短,但我堅信,一定會帶領鄉親們把食用菌種植好,一定帶動老百姓增收致富。使他們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這是我買的第三雙運動鞋了。駐村一個月,鞋子跑壞了兩雙……”這是省地質局駐宣漢幫扶幹部楊文博發在朋友圈的一條資訊。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帶著地質人的熱情正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留下屬於他的足跡。
“我的爸爸媽媽當個知青,他們當年響應國家號召,紮根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為祖國灑熱血、獻青春。現在鄉村振興這一歷史的重擔,落在了我們這一代人身上,我主動請纓,遠離大城市優越的工作環境,來到宣漢縣東鄉街道辦秧田村當第一書記,紮根基層,向農民伯伯學習,為山區老百姓做貢獻!”該局派駐到秧田村任駐村幫扶“第一書記”的劉楊剛40歲出頭,文靜的臉上洋溢著果敢與堅毅。
“我局將持續助推宣漢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力支援宣漢縣鋰鉀綜合利用、鄉村振興等工作。”省地質局黨委書記、局長伍定堅定地説。(供稿人:宣漢縣委宣傳部 張平 王小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