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然資源發展報告(2023)》發佈
中國網訊 11月9日上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自然資源戰略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戰略院)正式發佈《中國自然資源發展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首個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自然資源戰略發展研究院的系列成果之一。《報告》分析了土地資源、礦産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氣候資源以及海洋資源六大自然資源類型的總體發展趨勢,包括自然資源數量、品質、結構、效益等方面的時空變化規律,挖掘蘊含在數據變化中的自然資源發展特徵。
《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自然資源開發治理邁上新臺階。全國耕地面積連續兩年實現凈增加,礦産資源自主供應能力有所增強,水資源集約節約水準穩定提升,生態保護和修復力度持續加大,大氣環境治理成效顯著,海洋資源利用規模逐步擴大。這些成就不僅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重要保障,也為實現經濟高品質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土地資源方面,我國荒漠化土地治理穩步推進,水土流失面積及侵蝕強度均持續下降。2022年,荒漠化土地治理面積達184.73萬公頃,相比2021年上升約28%;水土流失面積為265.34萬平方千米,相比2011年減少29.57萬平方千米;水土流失侵蝕強度呈現出由高強度向低強度變化的特徵,輕度侵蝕面積佔比64.72%,相比2011年提高17.81%。
礦産資源方面,部分礦産自主供應能力有所提升,新能源發展帶動部分礦産資源供需雙向增長。2023年,我國能源礦産産量均有所增長,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産量相比2022年分別增長3.40%、2.10%和5.60%;新能源發展所需的鋰礦産消量增長最為顯著,2023年,鋰礦産量相比2022年增長31.01%,消費量增長13.63%;鋰離子電池需求旺盛進一步帶動非金屬礦産石墨的産銷量大幅增加,2023年,石墨産量相比2022年增長15.46%,消費量增長7.27%。
水資源方面,我國用水效率穩步提升,地表水品質持續提高。2023年,我國用水量平均值為5906.5億立方米,比2022年降低1.52%;2021-2023年,水質優良的I~III類河流長度佔比相比2010-2020年增長23.14%。隨著發電結構的清潔化轉型,電力系統水資源消耗逐步向清潔能源轉移,水力和核能發電的耗水量有所增加,2020年直接耗水量相比2012年分別增長約78%和273%。
生物資源方面,我國生物資源多樣性水準提高,森林與自然保護區的可持續發展穩中有進。2023年,生物物種達135061種,相比2021年增長17.38%;2022年,森林總面積23100萬公頃,較2021年增長0.14%,全年完成造林383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24.02%;2017-2019年,全國自然保護區數量增長80個,增長率為2.90%,自然保護區面積增長4.3萬公頃,增長率為0.03%。
氣候資源方面,我國光照資源及開發利用水準不斷提升,空氣品質穩中向好。2022年,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達到0.86億千瓦,累計裝機容量3.90億千瓦,較2021年增幅達到27.88%;總體污染物濃度持續下降,主要城市空氣品質二級達標天數攀升,全國 31 個主要城市空氣品質平均優良天數303.81天,佔全年天數比例為 83.01%。
海洋資源方面,海洋生態系統治理效果顯著,海洋資源開發規模逐步擴大。2022年,我國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均處於健康或亞健康狀態,健康率為29.17%,比2021年增加4.17%;中國海洋漁業總産值為7130億元,同比增長7.91%,海洋漁業總産量為3230萬噸,同比增長2.02%;海洋礦産産值達到212億元,同比增長13.98%;全國海水淡化工程有150個,比2021年增長6個,工程總規模235.70萬噸,同比增長26.97%。
與此同時,2022年,我國自然資源治理仍然面臨諸多挑戰。一是隨著經濟持續增長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對自然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加,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供需平衡壓力依然不減。二是部分地區生態系統退化嚴重,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生態修復和保護任務繁重,生態環境保護任務依然艱巨。三是資源利用方式慣性嚴重,利用效率參差不齊,節約集約水準亟待提升。四是現有的自然資源政策和法規體系不夠健全,監管漏洞和執法力度不足現象依然存在。五是資源的稀缺性和不均衡性,決定了資源跨國競爭的長期性和複雜性,培育“雙迴圈”新發展格局任務仍然艱巨。
為有效應對這些問題與挑戰,在未來自然資源治理的工作中,一是要推動資源的高效利用與迴圈利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緩解供需矛盾。二是要建立和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加大對生態修復項目的財政支援力度,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與修復。三是要設立資源利用效率評估體系及集約利用標準,推動綠色生産技術的應用,促進資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四是要加強自然資源管理的法治化進程,明確各級政府和企業的責任,利用大數據和智慧技術提高監管效率,強化執法力度。五是要加大對戰略性資源的開發與儲備,參與全球資源治理機制,推動形成公平、合理的國際資源交易規則,維護國家的資源安全和利益。
自然資源治理的挑戰與成果並存,同時也對未來自然資源治理提出更加科學、更加系統、更具創新思維的要求,也成為今後研究的“問題導向”。《報告》的發佈為中國自然資源發展與治理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路徑,也為加強國際治理、穩固資源安全提供科學而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