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戰區海軍:軍地“一盤棋”,共繪教育“同心圓”
軍地“一盤棋”,共繪教育“同心圓”
——南部戰區海軍與湛江市探索新時代軍地教育雙擁實踐
南部戰區海軍官兵來到湛江中小學校進行“我和我的南海”故事分享會。(中國網發 江曉衛 攝)
中國網訊(記者 裴希婷)10月下旬,湛江南海學校舉辦“我和我的南海”故事分享會,十余名南海島礁守島官兵應邀前來,講述遠方的守島故事,受到全校師生熱烈歡迎。
與此同時,一批“軍爸軍媽”“南海衛士”也相繼走進不同學校,講解艦艇武器裝備、贈送島礁海沙和國旗……這是南部戰區海軍與湛江市廣泛開展共建共育,積極探索新時代軍地協作教育的生動縮影。
湛江,位於祖國大陸最南端,半島潮涌,直面海洋。南部戰區海軍,是我軍護衛海疆、挺進深藍的拳頭部隊。特殊的地理位置、厚重的使命情懷,雙方攜手並肩、相互支援。
多年來,雙方在國防教育、教育優待、就業保障等多個方面加強合作,採取一系列暖心措施和務實之舉,共同探索新時代軍地教育的雙擁實踐。
原空軍“特級飛行員”田欣民在湛江軍事文化博覽園給中小學生講述戰鬥故事。(中國網發 江曉衛 攝)
城與艦 “真正的國防,是匯集所有人的力量”
“退役武器凝結著人民軍隊的光榮歷史,濃縮著我軍勇往直前、戰無不勝的輝煌歷程……”10月下旬,在湛江軍事文化博覽園,講解員黎啟曉正聲情並茂地講述著園區內武器裝備的紅色歷史。
“帶孩子到軍事文化博覽園,讓孩子體驗一堂看得見、摸得著的國防教育課。”當地居民遊覽軍事文化博覽園時,對沉浸式國防教育體驗讚不絕口。
市民口中的軍事文化博覽園,是湛江市精心打造的以宣傳國防教育為主題,以現代軍事活動體驗為亮點,集觀賞性、參與性和知識性為一體的國防教育場所基地。
多年來,湛江市把國防教育陣地建設納入城市整體建設規劃,集中力量打造出全方位、多功能的國防教育體系。目前,全市已經形成一個由部隊軍史場館、軍事文化博覽園、紅色革命遺址、革命烈士陵園、國防教育和雙擁主題公園、雙擁街道等共同組成的基地化教育網路,為推動全民國防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撐。
人民海軍有一項光榮傳統:戰艦以省市命名。城艦共建,艦城共榮,城與艦之間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國防教育實現“雙向奔赴”。
2020年,第一代“湛江艦”光榮退役,移交給湛江市,成為全市開展國防教育的生動載體。今年年初,國內首個海上軍艦燈光秀在湛江震撼上演,通過奇幻的燈光舞美,生動展現了這艘英雄戰艦戰風鬥浪的輝煌30年。
2021年,新一代“湛江艦”入列,繼續傳承英雄艦名。那段時間,新老兩代“湛江艦”同框出現,分別停靠在湛江海灣大橋兩側,市民們深有感觸地説,一邊是厚重的歷史,一邊是光明的未來。
一級軍士長李寶富先後在兩代湛江艦上服役,今年,他受邀向市民講述了湛江艦參與遠洋護航、緊急撤僑等重大任務的故事,引起廣泛關注。
李寶富説:“真正的國防,是匯集所有人的力量。海軍的發展,始終離不開國家的支援、人民的擁護。”
寸金橋國防教育主題公園、麻斜炮臺國防教育主題公園、“人民海軍成長史”主題彩繪墻……國防教育場所隨處可見,國防文化氛圍濃郁。國防教育陣地的拓展,讓市民早晚鍛鍊時途經“強軍課堂”,觀光賞景步入“敞開軍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市民的國防意識。
南部戰區海軍官兵向湛江一中贈送曾在西沙升起過的國旗。(中國網發 江曉衛 攝)
近年來,軍隊優勢資源為地方創新國防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除湛江艦與湛江市結對共建外,南部戰區海軍部隊協助學校設置國防教育內容、策劃國防教育活動、進行國防教育授課、開展軍事訓練等,在豐富實踐中厚植愛國崇軍情懷。
湛江市穩步推進各類國防教育陣地建設,發揮好南部戰區海軍軍史館、湛江市中小學德育基地和湛江軍事文化博覽園等省級國防教育基地作用。發揮紀念設施和公共文化設施的國防教育功能,編印《湛江市紅色文化名片》,介紹全市50個革命遺址和教育基地,串珠成鏈推出4條紅色參觀路線,常態化加強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
南部戰區海軍官兵與湛江南海學校學生一起為首批“南海島礁班”掛牌。(中國網發 江曉衛 攝)
軍與地 “我們決不能讓一個軍娃掉隊”
10月24日,首批“南海島礁班”揭牌成立儀式在湛江南海學校正式舉行。永興島、中建島、赤瓜礁……這些平時只在地理書上出現的名字,如今作為一個個班級的名稱,成為孩子們學習成長的特殊標簽。
湛江是駐軍大市,現役軍人子女人數多、情況複雜,優待工作壓力較大。為更好地解決軍娃入學難題,2019年9月,南部戰區海軍與湛江市政府簽約,按照“政府主導、軍地共建、資源優化、學生受益”原則,拉開了共建湛江南海學校的序幕。
2023年8月,南海學校教學樓正式啟用,學校面向軍地招生,對符合優待條件且有意願就讀的駐湛部隊現役軍人,盡最大可能滿足學位需求。
類似這樣開展國防教育的場景頻頻在湛江市的中小學校出現:邀請“軍人爸媽進課堂”、設立“國防教育班”、開展“天涯哨兵共升旗”、贈送來自島礁的海沙和國旗、舉行“海軍開放日”活動……軍隊和學校攜手開創了“資源共用、優勢互補、共同提高”的雙擁新局面。
2020年以來,南部戰區海軍陸續向湛江南海學校贈送了總價約382萬元的教育教學設備和30萬元援建經費,大大改善學校硬體建設,有效促進教師運用現代資訊技術的能力提升。
“爸爸,我今天上學表現得很好,老師們都誇我呢,您放心吧……”9月中旬,正在海上執行任務的海軍桂林艦幹部劉東陽,接到女兒打來的電話,臉上樂開了花。
今年暑假,劉東陽讓家屬帶著孩子從老家來湛江辦理轉學手續。手續還沒辦完,劉東陽便接到出海執行任務的命令。其家屬因為不了解辦理流程和報名時間,錯過孩子轉學優待時間。
湛江市相關部門得知情況後,立即組織人員對照上級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做好軍人子女教育優待工作的若干意見》有關規定,與部隊、學校各方認真研究解決辦法。經多方協調,劉東陽的女兒如願就讀駐地小學。
無獨有偶。隨艦在外執行任務的黃山艦一級上士彭飛剛辦理完家屬隨軍事宜,也是因錯過轉學報名時間無法入學。核實情況後,湛江市教育部門為軍娃入學開闢“綠色通道”。
今年5月,湛江市教育局聯合湛江軍分區政治工作處、湛江市雙擁辦修訂出臺《湛江市軍人子女教育優待實施辦法》,以文件形式將優待範圍和標準確定下來,就近就便就優解決軍人子女入學問題。據了解,此次修訂擴大了享受優待的軍人群體,不僅駐湛部隊現役軍人的子女能按文件享受優待,子女本人、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戶籍在湛江的現役軍人子女也能同等享受優待。近幾年,累計解決了三千余名軍人子女教育入學優待。
一項項優待政策的落實,一件件入學事宜的解決,激勵部隊官兵安心服役、建功軍營,增強軍人軍屬的幸福感、榮譽感,實現了軍隊與地方共促教育進步的“雙向奔赴”。
湛江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定期為現役軍人、退役軍人以及市民提供就業、醫療、生活等服務。(中國網發 江曉衛 攝)
職與智 讓“最可愛的人”成為“最有用的人”
水溫、Ph值、投喂數量……在目前廣東規模最大的海上智慧養殖平臺“海威2號”裏,操作員黃建斌緊盯螢幕,通過智慧設備仔細檢查魚群生長情況,記錄數據傳回公司彙報。
黃建斌是一名退役軍人,回到地方後從事過多種行業的工作,但始終都不如意。“只怪自己學歷太低,在招聘市場上吃了很多虧。”回想起曾經,黃建斌不禁苦笑。
為寫好退役軍人教育培訓帶動就業創業的“後半篇文章”,湛江市積極開展退役軍人全員適應性培訓、技能培訓、學歷提升等工作。
在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的建議下,黃建斌參加了退役軍人學歷提升計劃,經過四年刻苦學習順利拿到了大專學位,並在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組織的招聘會上成功應聘進入到湛江軍創龍頭企業工作。
此外,黃建斌入職後還參加了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海威集團共同舉辦的退役軍人“海洋牧場”訂單式就業技能培訓班,系統學習海洋牧場養殖專業知識。僅僅一年,他就成長為項目負責人。
與黃建斌有相似經歷的還有樺基、楊皓聰和肖錦林3人,他們退役後參加了湛江市的“浪花計劃”船員培訓,解決了“再就業”問題。
“浪花計劃”是湛江市依託港口城市的優勢,聯合廣東海洋大學、海事局舉辦的退役軍人船員培訓,以“政府+高校+企業+退役軍人”的職業技能培訓新模式,實現培訓學員參訓即上崗,培訓結束後100%就業,實現退役軍人“入學即入職”。
舉辦退役軍人全員適應性培訓、“浪花計劃”船員技能培訓班、現代化海洋牧場裝備與養殖技術技能培訓班,全力打造“湛江軍創”品牌……翻開湛江市退役軍人教育“成績單”,一項項“硬核”舉措有力度又有溫度。
5年來,湛江市與南部戰區海軍加強溝通協作,共培訓退役軍人近萬人,涵蓋了海洋現代牧業、新能源汽車、特色餐飲服務、網路電子商務等行業,有效促進了退役軍人高品質就業和高起點創業,助推部隊“最可愛的人”成為社會“最有用的人”。
這些年來,湛江市已連續六次獲評“全國雙擁模範城”,正向著“七連冠”的目標奮進。而與他們一路同行的人民海軍,早已威武雄壯,縱橫萬里海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