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第一!系統工程師在高密度任務中挺身在前
川西高原群山巍峨,6月22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中法天文衛星。海南島上椰風習習,文昌航太發射場科技人員格外忙碌,一項項任務工作正在有條不紊有序推進。
這些年,面對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兩場高密度高強度航太發射任務和職能使命的拓展,中心技術部系統工程師團隊強化使命擔當、勇於創新突破,逐步形成了“第一定位、第一現場、第一數據、第一判斷、第一擔當”的系統工程師精神特質,向著建設世界一流航太發射場的目標奮力前行。
擬制各系統總體文書,指導任務組織實施;分析研判風險隱患,確保關鍵過程式控制制;開展數據處理,為指揮決策提供第一手資料;持續氣象預報會商,為指揮決策提供重要支撐;精準儀器儀錶標校,為各項測試提供可靠基準……每一次航太發射任務,中心技術部系統工程師肩負著技術指導、品質管控、把關放行、決策支撐的重要職責使命,地位作用不同尋常。
談及“第一定位”,總體系統高級工程師晏政感觸頗深,他表示:“系統工程師雖然不下密碼、不按起飛按鈕,但成功的背後離不開系統工程師的集智攻關、辛勤奉獻。”近年來,晏政帶領團隊牽頭開展了大量總體論證,研究制定了多項重要發射策略,實現了低溫燃料並行加注的發射應用,顯著提升了任務發射日工作效率。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決都離不開第一現場的工作。”説到“第一現場”,通信系統高級工程師任松深有體會。一次航太發射任務中,任松深夜蹲在發射臺、拿著手電筒仔細檢查狀態,發現問題後第一時間現場督導操作手重新調整某型號部件,成功避免了一次失誤。任松表示,作為系統工程師,要深入現場檢查、蹲在現場指導、守在現場監督,把正確的狀態確認在現場、把風險防範措施落實在現場、把“三誤”的操作更正在現場,這是系統工程師應有的工作作風。
數據是客觀的、真實的,數據的背後是情況、是規律。對前期測試的數據再分析、和同型號火箭任務的測試數據再比對、緊盯射前程式反饋的一項項數據……每次航太發射任務,系統工程師們都會敏銳捕捉各類數據,確保掌握清晰全面。當前,技術部正大力培養系統工程師團隊“第一數據”的理念、能力,讓數據成為分析問題的第一資源、作出論斷的第一支撐、大膽指導的第一底氣,讓感知數據的微小異常成為一種習慣,切實讓數據發聲、用數據説話。
隨機應變、臨機決斷,在中心技術部,系統工程師的一項重要職責就是為任務指揮部提供決策支撐,必須具備在危急時刻、緊要關頭作出“第一判斷”的能力。
2011年7月27日,第九顆北斗導航衛星發射在即,在距離發射窗口僅半小時的時候,發射場區突發強雷暴天氣。火箭發還是不發?壓力重重之下,指揮部把目光投向了技術部氣象系統工程師們。憑藉著過硬的知識、豐富的經驗和精準的計算,氣象系統工程師團隊提出:發射前有10分鐘雷暴間隙期,滿足發射最低氣象條件,可以按時發射!根據資訊,指揮部果斷決策,北斗衛星在10分鐘雷暴間隙成功發射。
像這樣 “第一判斷”的故事,在中心技術部還有很多。正是通過“第一判斷”的時效性、準確性、可靠性,系統工程師為任務指揮提供了有力的決策支撐,為任務圓滿成功作出了重要貢獻。
航太是一項高風險的事業,萬無一失,不僅要靠日常工作的嚴慎細實來把關,更需要關鍵時刻的勇挑重擔、挺身而出。奮進新時代,技術部號召系統工程師強化“第一擔當”思想,堅持問題導向,敢於較真碰硬,盯住加注發射的每一個關鍵環節,盯住系統崗位的每一名同志,盯住設備設施的每一個參數,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向著建設世界一流航太發射場的目標奮力前行。
樹牢第一定位是認識,深入第一現場是作風,掌握第一數據是理念,作出第一判斷是能力,展示第一擔當是格局……迎戰兩場高密度航太發射任務,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技術部系統工程師們表示,將精心組織、精心準備、精心實施,將“五個第一”精神特質落實到崗位實踐中,為後續高密度航太發射任務貢獻智慧力量。
(黃國暢 鄭樹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