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圖 片>

貴州省織金縣 生態旅遊助力講好“鑄牢”故事

2024-06-25 17:10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旅遊是帶動各民族群眾跨區域多維流動,推動各民族群眾文化共用、經濟互嵌、社會交往、心理交融的橋梁和紐帶。貴州省織金縣地處烏江上游支流六衝河與三岔河交匯處的三角地帶,境內的織金洞被譽為“喀斯特地貌百科全書”“中國溶洞之王”“中國最美六大旅遊洞穴”之首。近年來,織金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縱深推進生態旅遊高品質發展,著力講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有力推動和諧共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不斷鑄牢。

“生態圈”激活“鑄牢”原動力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走進織金,一幅幅“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畫面映入眼簾。“世界地質公園”“百泉古鎮”“溶洞王國”“寶楨故里”“洞天織金”等等,各種對織金的美譽響徹耳畔……

        織金縣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深入實施貴州省《開展旅遊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實施方案(試行)》,以織金洞為龍頭,全力打造“大織金洞”生態文化旅遊圈,規劃保護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183.31平方千米,加快推動織金洞、織金洞地質博物館、織金大峽谷、平遠古鎮、鳳凰公園、烏江源百里畫廊、水鄉新街坊、織金古城、財神廟等景區景點建設,將溶洞、峽谷、奇山、秀石、瀑布、湖泊、古泉、文物、街坊、人文等融為一體,打造天然泉眼108處、人文景觀11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25處、旅遊單體1555個。全力推進“百里杜鵑到織金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範廊帶”建設,延伸打造官寨鄉屯上村、大平鄉群建村、惠民街道惠澤社區、文騰街道水鄉街區、雙堰街道平遠古鎮等民族團結示範點,全面激發各族群眾共同守護美好家園、共同建設美麗中國的內生動力,讓各種群眾在旅遊光中更好理解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中華民族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刻內涵,同時提升各族群眾共同講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國故事的文化自信。

        2015年織金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加入世界地質公園;2017年9月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形象宣傳片《魅力織金洞:貴州高原魂》亮相美國紐約時代廣場;2022年7月織金洞成功創建國家5A級景區;2023年10月歐亞國家媒體看貴州記者團走進織金洞,為歐亞人民帶去了有關這座深藏中國西南腹地的世界地質公園的故事。2023年11月以來,織金洞新增接待境外旅遊團300余個6020余人,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故事更好走出國門,以生動的實踐和實際的載體向世界傳遞了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等重要的價值理念。

“研學遊”奏響“鑄牢”交響曲

        遊覽織金洞,對話億萬年。織金洞的形成源於億萬年的地質演變和水流溶蝕,是了解地球發展變化的一個縮影。洞內堆積物的品類之多、品位之高世間少有,是目前世界上洞穴大廳分佈密度最大,鐘乳石分佈密度最高、類型最豐富、珍稀形態最多的洞穴,囊括了全世界溶洞堆積物類別的40多種堆積形態。據專家考察比較,織金洞規模體量、形態類別、景觀效果,都比譽滿全球的法國和南斯拉伕的溶洞更為宏大、齊全、美觀,堪稱“世界地質岩溶博物館”“萬卷地質科普史書”。洞內處處是岩溶地質科普的現實教材。

        織金縣緊緊抓住科普研學這一重要價值,把“研學旅遊”作為“引客入織”促進交往交流交融的關鍵一招,深入挖掘規範旅遊解説詞,賦予織金各景區景點和織金洞地質博物館以彰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義,不斷提高全縣研學旅遊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影響力,將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打造成為廣大遊客、學生、地質學者遊玩研學科考的勝地,讓各民族在體驗式旅遊觀光中,深刻認識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地球是人類的共同美好家園,更加準確理解中華民族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刻內涵。

        近年來,織金洞“研學旅遊”影響力不斷提升,各種稱號、榮譽紛至遝來,先後被評為全國“五佳研學旅遊洞穴”“國家自然遺産”“國土資源科普基地”“貴州省首批十大研學旅行基地”等等。中央社院新疆班等遠道而來考察學習。年均接待各類研學遊客1000萬人次以上,旅遊收入突破100億元以上,各族群眾既獲得了旅遊發展帶來的物質財富,又體驗到了仰望星空、看見青山、聞到花香的內心愉悅,還享受到了豐富的科普知識盛宴,交往交流交融更加深入持久廣泛,“四個與共”“五個認同”更加堅定有力。

“新業態”繪就“鑄牢”新畫卷

        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行走在織金大地,不僅隨處可以看到靈動的綠水青山,亦能見到保存完好的古街、古巷、古建築群等獨特的歷史風貌,商鋪林立、人來人往、美食飄香……繪成了一幅幅“大美織金·煙火人間”的美麗畫卷和“富村山居圖”。

        織金縣堅持把推動生態旅遊業態高品質發展作為促進各民族全方位嵌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重要抓手,通過著力強化“大織金洞”生態文化旅遊圈的全面構建,緊盯“産業圍繞旅遊轉、産品圍繞旅遊造、結構圍繞旅遊調、功能圍繞旅遊配、民生圍繞旅遊興”持續推動旅遊業態提質升級,不斷健全生態旅遊吃、住、行、遊、購、娛要素,聯動打造貴金線、黃金線、百金線、赤金線等旅遊精品線路。出臺《織金縣關於抓好“寶楨故里·洞天織金”系列活動實施文化旅遊産業大融合促消費工作方案》,多形式組織搏擊文化旅遊節、宮保文化美食節、來織金趕大集系列旅遊推介活動,常態化開展“織金洞限期免費遊”“歡樂古鎮熒光跑”“文化文藝進景區”“坐著公交遊織金”“萬人徒步穿越織金洞”“奧運冠軍織金行”“西南民族煙花秀”等活動,大力舉辦跳花節、火把節、飛歌節、豐收節、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傳統民族節日節慶活動,全方位、立體化推動“遊人入織”,著力盤活織金“夜間經濟”“飲食經濟”“週末經濟”“假日經濟”“節日經濟”“直播經濟”“特色街區經濟”“文化産業經濟”等新業態,推動各民族在共用“煙火織金”的實際體驗中人心歸聚、精神相依,實現空間、文化、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形成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近年來,生態旅遊推動了織金縣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先後入圍“中國縣域旅遊發展潛力百強縣市”1次,入選“中國縣域旅遊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3次,發展步伐走在畢節試驗區前列。“煙火織金”魅力彰顯,“遊人入織”蜂擁而至,互嵌交融更加持久深入,織金各民族民心向黨、團結奮鬥、共用繁榮,譜就了一曲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一體,不可分割”的和諧交響。(楊庭)

【責任編輯:董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