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圖 片>

飛天圓夢精神永續,步履鏗鏘砥礪前行——深切緬懷中國載人航太事業開拓者王永志同志

2024-06-17 12:08

來源:中國載人航太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2024年6月17日上午9時,中國載人航太工程首任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航太技術專家王永志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八寶山殯儀館大禮堂舉行。6月11日14時51分,王永志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中國載人航太工程首任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航太技術專家王永志

王永志同志是中國載人航太工程開創者之一,牽頭論證提出了載人航太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作為工程總設計師,為我國首次載人航太飛行圓滿成功、實現載人航太歷史性突破,做出了巨大貢獻;作為工程高級顧問,為我國空間站總體實施方案論證確定、推動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立項,做出了突出貢獻。

1987年起,王永志作為“863-2”專家委員會成員參載入人航太必要性和發展途徑論證,為儘早實現載人航太目標,從國家大局和民族利益出發,促成“以載人飛船起步”。1991年,為確保工程發展銜接順暢,他提出在飛船和空間站之間增加空間實驗室階段,形成“三步走”設想。1992年,作為載人飛船工程技術、經濟可行性論證組組長,他主持完成工程技術方案與“三步走”發展戰略論證,為中央決策奠定了堅實基礎。1992年9月21日,中國載人航太工程正式立項實施。同年,王永志被任命為中國載人航太工程首任總設計師,成為工程技術工作的組織者、指揮者以及重大技術問題的決策者,他懷揣抬頭問天的壯志豪情,與工程全線共同開啟了中國人的飛天圓夢之路。

我們永遠銘記他為中國載人航太事業作出的卓越貢獻。載人航太工程是迄今為止我國航太史上規模最大、系統最複雜、技術難度最高的工程項目。王永志始終堅持“可靠第一、安全至上”設計理念,主持了工程方案設計、初樣研製、試(正)樣研製、4次無人飛行試驗和神舟五號首次載人航太飛行、神舟六號載人航太飛行的總體技術工作,在總體技術方案制定、各系統技術要求、關鍵技術攻關、重大問題處理等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做了大量開創性工作。他創造性提出通過技術創新實現高起點、高效益、跨越式發展的設計思想,力主採用三艙飛船、軌道艙留軌應用、不上大動物試驗、海上分區定點救生等具有中國特色的重大措施,組織突破一大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核心關鍵技術。2003年,神舟五號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想,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太技術的國家。2005年,神舟六號載人飛行任務實現了多人多天飛行,圓滿實現了工程第一步任務目標。

我們永遠致敬他對中國載人航太事業傾注的畢生心血。王永志持續關注工程進展,年逾古稀仍耕耘不輟。作為工程高級顧問,擔任空間站實施方案編制專家組組長,提出了“適應國情、控制規模、自主研製、高效運營”的研製思想,組織制定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實施方案。2010年中央批准載人空間站工程,他繼續參加方案深化論證,多次參與工程研製轉階段、出廠等關鍵節點的技術把關工作,在許多重大技術決策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他的殷切關注下,中國載人航太事業不斷攀登求索,瞄準第二步、第三步目標穩步推進,2022年中國空間站如期完成建造,工程“三步走”戰略目標圓滿實現。王永志始終關注工程更長遠發展,曾兩次與多名院士聯名給中央寫信,全面闡述早日實現載人登月的意義和技術路線,建議開展我國載人登月論證,引起中央領導高度重視。

當前,中國空間站在軌穩定運作,航太員乘組長期安全駐留,空間科學實(試)驗成果豐碩,國家太空實驗室綜合效益不斷顯現。與此同時,2023年我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登月階段任務正式立項,瞄準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的總體目標,目前工程各項研製建設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責任編輯:楊佳】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