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圖 片>

魏堅:唐朝墩古城的考古發掘成果展現多文化、多宗教、多民族的交融交匯

2024-06-14 13:32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近日,由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大學和喀什大學聯合主辦的“中國新疆的歷史與未來”國際論壇在新疆喀什舉行。本次論壇圍繞中央民族大學考古隊在喀什地區發掘的中國最西端的古代大型地面佛教寺院——莫爾寺遺址的考古成果,旨在以考古、歷史領域的國際交流,推動新疆歷史人文的多元一體研究,深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鑒。來自中國、哈薩克、烏茲別克、澳大利亞、埃及、德國、匈牙利、義大利、蒙古國、俄羅斯、美國等國家的專家學者共170余人參加論壇。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特聘教授、邊疆考古研究院院長魏堅發言 中國網 鄭亮攝影

論壇期間,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特聘教授、邊疆考古研究院院長魏堅分享《中西文化的交匯——唐朝墩古城遺址考古發現的啟示》話題。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特聘教授、邊疆考古研究院院長魏堅:

大家知道,近十多年來,新疆的考古工作取得了長足進展,這應該感謝國家文物局對新疆工作所作出的總體佈局。記得在2013、2014年我就作過北疆考古工作的一個規劃,近七八年來,新疆考古大規模展開。在過去新疆考古基本上以墓葬見多,這些年來古城遺址、古遺址以及寺院、石窟等發掘都在大面積展開,這個情況對我們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墓葬有墓葬所提供的資料和資訊,而城市恐怕是另外一番景象。我們對唐朝墩古城的發掘從2018年距今整整6年了,今年還有1000平方米的發掘工作,近三年我們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唐朝墩古城東西大概340多米,南北460多米,相當於唐代一個壘房的大小。正好是縣城的規模。這無疑就是吉木薩爾庭州所在轄的蒲類縣的縣城所在之地了。

過去邊疆地區城堆積較薄,沒有那麼厚的堆積,唐朝墩古城實在是個例外,它有三個城門,南東西,北邊是一個方形土臺子,邊長12米,所以在清代後叫作唐朝墩。

這個城的正三街相對中心偏北的位置,發掘出一個波斯遺址,這個遺址建在平地上,原生土上堆了5米的高臺,40米X20米的夯土臺子,完全中式的建築,上面做了一個寺院,而且這個寺院是坐西向東開門的。寺廟中有大量的石刻和壁畫,而且壁畫的年代延續很長。在北側出土的是一個景教的寺院,這個寺院比較大,而且經過了擴建,有北庭和南庭兩大街,中間有大的講臺,坐東向西,一個中軸線上有這樣的建築格局,非常奇特,內裏發現大量的壁畫,而且我們出土的壁畫上下兩層房間,下層的房間同樣出現耶穌、耶路撒冷的壁畫,耶穌騎的是棗紅馬,這其實就是一種中西文化的交匯。

過去看到的畫上耶穌一般騎的是灰驢,這個不一樣,過去我們很多的研究中都指出了問題,比如説十字架上面加月亮、加太陽是中國的文化,是中國道教和民俗之間的文化,他都接受了。宗教到一個新的地方來必須接收當地文化才可以生存和發展。
另外就在我們十字街的東北、西北方向挖出一個唐代的院落,非常有意思,是用新疆非常常見的減地法發掘出來的,原生地面向下挖,界出墻壁來,然後再分格,現在基本判斷那個應該是一個倉儲遺址。

剛才説的兩處寺院遺址的東北方向,也就是十字坐標係的第一象限,那裏出土的是羅馬式公共浴場,這個非常有趣。2018年,我在日內瓦訪問,帶著同學們參加那邊的考古發掘,參觀了很多羅馬式的公共浴場遺址,我拍了一些照片,回來之後沒想到挖到這些東西,這個太奇特了,這是目前我們在中國境內看到的最靠東邊的羅馬式公共浴場,邊長在14米左右,而且是9宮格式的,中間是八邊形,非常漂亮。

壁畫的遺存也是,既有中原傳統的東西,也有來自於西方地中海沿岸過來的東西,它的年代應該是西元9世紀往後,前兩天我和俄羅斯的學者探討,他們也挖到10世紀左右的浴場,這個東西從歐洲向南傳到地中海,再到我們這裡,是非常重要的文化交匯。

這種文化體會到這樣的一個邊緣的古城當中,多文化的交流,多宗教的共存,多民族的交融體現在這樣一個小小的縣城中,讓我們看到了古代的文化發展繁盛、絲綢之路的繁榮。在今天“一帶一路”倡議之下,這些研究將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産生推動作用。

【責任編輯:趙娜】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