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楷模丨陸軍某合成旅“楊根思連”:“三個不相信”英雄宣言的新時代傳人
“楊根思”連組織官兵向連旗宣誓,踐行“三個不相信”英雄宣言。季鵬 攝
中國網5月27日訊 (記者 裴希婷)“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暮春時節,陸軍某合成旅“楊根思連”官兵來到楊根思雕像前,高呼“三個不相信”英雄宣言。
“楊根思連”是一支以特級英雄連長名字命名的紅軍連隊。1950年11月29日,時任連長楊根思帶領一個排奉命堅守小高嶺,連續打退敵人8次瘋狂進攻,最後與敵同歸於盡。
從戰火硝煙中走來,“楊根思連”官兵賡續傳承“三個不相信”英雄宣言,不斷開創新的英雄業績。
近日,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宣傳發佈陸軍某合成旅“楊根思連”先進事跡,授予他們“時代楷模”稱號。
陸軍某合成旅“楊根思連”官兵自覺將“三個不相信”英雄宣言轉化為矢志練兵備戰、苦練打贏本領的實際行動。圖為官兵正在開展小比武小競賽。季鵬 攝
“你未完成的使命,接下來由我守候”
“報告老連長,我是連隊第6986名士兵……”
2022年12月,“楊根思連”照例舉行入連儀式。面向連旗,列兵肖榮基鄭重宣誓:“做新時代英雄傳人,把一輩子交給黨!”
除“楊根思連”新兵外,肖榮基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衛國戍邊烈士肖思遠的弟弟。他始終記得,入伍前到哥哥墓碑前的告別,“你未完成的使命,接下來由我守候!”
英雄的傳人,走進英雄的連隊。門廳裏,“楊根思連”錦旗十分醒目,無時無刻不昭示著連隊曾經的輝煌和榮譽;宿舍裏,楊根思的床舖一直保留至今,每天戰士們都會過來幫老連長整理內務;走廊上,老連長的名言和事跡隨處可見,時刻警醒保持衝鋒的姿態;晚點名時,第一個點到的名字就是楊根思,全連官兵一起答“到”……
2022年,在讀研究生郭孟祺懷揣“沙場建功”的英雄夢參軍入伍。然而,軍營直線加方塊的日子,讓郭孟祺對軍旅生活産生困惑,他不明白為什麼吃飯要那麼快、不明白被子為什麼要摳角,不明白背囊的繩子要打一樣的結……
新兵下連後,他來到“楊根思連”,被老連長楊根思的事跡所震撼,被“三個不相信”英雄宣言所折服,被身邊戰友學英雄、做英雄的激情所感染。
如今,郭孟祺堅定了從軍夢想,他説“這裡充盈著從軍報國的激情和夢想,是離英雄最近的地方”。
“楊根思連”王玉恒正在為官兵講述老連長的戰鬥故事。張永進 攝
“楊根思連”有一個傳統:把學理論當日子過。他們每天學習一個理論要點,每週組織一次理論串講,特別是每月舉辦一場“根思小講堂”,官兵人人分享強軍故事,結合新聞點評暢談認識體會,持續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往深裏走、往實裏走、往心裏走。
2016年連隊執行南蘇丹維和任務期間,當地爆發大規模衝突,武裝分子將炮口對向聯合國維和營地和難民營,“楊根思連”依令在週邊防線預設反坦克狙殺組,這極可能是有去無回的任務。
連隊挑選隊員時,是已婚的、獨子的後退一步,沒有一個人動;是黨員幹部的前進一步,所有人齊刷刷地站了出來。最終,8名勇士組成“突擊隊”。
“對黨忠誠不是一句空話,而是一個硬指標。”連隊王玉恒説,自組建以來,連隊官兵面對再重的任務,沒有一個叫累的;再多的困難,沒有一個打怵的;再大的危險,沒有一個後退的……人人都在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忠誠誓言。
陸軍某合成旅緊貼作戰任務需求,結合多種實戰科目展開戰術演練,突出檢驗官兵協同能力和指揮技能。圖為“楊根思連”米泰宇正在指揮全排發起衝鋒。季鵬 攝
“勝利不可複製,打法要敢於創新”
隱蔽機動、裝載登船、組織航渡……淩晨時分,“楊根思連”接到全員全裝緊急出動的命令。剛抵達目標地域,數輛“敵”裝甲迎面撲來。
“楊根思連”迅速利用現有裝備擺兵布陣,組織進行反擊。最終,他們打出6類輕武器及火炮射擊靶標命中率均為優秀的優異成績……
“火炮像長了眼睛一樣精準命中目標!”演習結束,導調組人人豎起大拇指盛讚。
曾和世界上最強對手過過招的“楊根思連”,深諳“打仗硬碰硬,訓練必須實打實”的道理。官兵始終認為,未來資訊化戰場瞬息萬變,什麼情況都有可能發生,只有在備戰上比別人精細、比別人精準,打起仗來才能比別人更有勝算、更有底氣。
“打仗要有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平時準備的細一些,戰時勝算就多一分。”連隊仇安介紹説,連隊抓戰備唯一的標準就是實戰需要,斷電、缺水、少糧都要備上一手。
在“楊根思連”,每次訓練對官兵來説都是一次沒有硝煙的戰鬥,步機槍短點射大綱規定的優秀標準,對於他們來説只能算作合格;戰鬥射擊在實現正面即停即打基礎上,他們緊貼實戰把倒射、側射作為新增訓練內容;分隊戰術訓練經常給自己出難題,斷通聯、放毒煙、打冷槍,條件怎麼複雜怎麼設。
陸軍某合成旅“楊根思連”從嚴從難開展實戰化訓練,提陞官兵打贏能力。圖為步戰車在煙幕的掩護下快速發起衝擊的場景。季鵬 攝
2021年,連隊參加實兵演習,戰法打法屢屢出乎藍軍意料。制高點難以攀爬,連隊官兵會用隨車攜帶的折疊梯迅速搶佔,並立即展開火力壓制;堅固的房屋無法從正面突破,他們便用破墻器側面突入進行清剿……
原本火力最猛的正面戰場,打到最後才發現是虛晃一槍,這讓藍軍指揮員鬱悶不已。
“勝利不可複製,打法要敢於創新。”這是在“楊根思連”官兵賡續傳承的一種思想共識。連隊支部“一班人”還結合戰爭進程,組織骨幹圍繞戰場偵察、戰鬥編組、戰術動作等,探索出百餘條改進措施,並成功運用於連隊演訓實踐。
“敢於追求創新突破,源於大家對勝利的渴望。”指導員介紹説,連隊每名官兵都明白,戰爭是要流血犧牲的,必須讓制約打贏的問題在戰爭打響之前“歸零”。
近年來,國際上戰爭衝突頻發,連隊充分用好這本從戰爭中學習戰爭的活教材,每週組織幹部骨幹學習最新戰況和相關資料,分析戰報戰況,研究戰法打法,努力把戰場資訊搞準確。
陸軍某合成旅“楊根思連”官兵從嚴從難開展實戰化訓練,提陞官兵打贏能力,圖為載員正在下車戰鬥。季鵬 攝
“‘楊根思連’的兵就沒有打不贏的仗”
“那是我一生至高無上的榮譽。”2019年10月1日,國慶70週年閱兵式上,戰士付東旭高擎“楊根思連”榮譽戰旗通過天安門,代表連隊接受了祖國和人民的檢閱。
受閱方隊採取全程淘汰制,考核不合格便會成為替補隊員。當時,全軍榮譽單位齊聚一堂,誰也不想當替補。
參訓第一天,付東旭就下定決心做到“人在戰旗在!”。軍姿一站就是幾小時,練眼神更是能做到1小時不眨眼,休息時間加班加點早已是常態。最後,付東旭憑著過硬素質脫穎而出,以戰旗方隊基準兵的身份通過天安門。
壓倒一切困難,卻不被任何困難所壓倒。一茬茬“楊根思連”官兵始終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用壓倒一切的虎氣,完成了一項項任務,攻克了一道道難關。
2016年7月,連隊選派陸亞東出國參加國際“炮兵能手”競賽,比賽前一週,主辦方通知改用國外某型裝備,而這種型號陸亞東從未見過。
“‘楊根思連’的兵就沒有打不贏的仗。”雖然困難前所未有,但陸亞東仍毫不氣餒。經過7天沒日沒夜的鑽研和訓練,最終把火炮操作時間由4分鐘縮短到45秒,決賽時成為5個參賽國家中唯一4發全部命中的射手,被國際競賽委員會評為“最佳火箭筒手”。
“楊根思連”的榮譽室內,珍藏著一件被鮮血浸透的迷彩服。這件血衣承載著連隊官兵傷心的回憶,也記錄著連隊官兵無懼生死的血性膽氣。
當地時間2016年7月10日,南蘇丹爆發激烈衝突,一枚火箭彈擊中了中國維和步兵營位於難民營4號哨位的步戰車,負責警戒的“楊根思連”戰士李磊、楊樹朋壯烈犧牲。
就在那一天,生死危急一次次考驗著連隊官兵,而他們也一次次做出堅定的抉擇。
步戰車爆炸起火後,戰士于明彬冒著炮火把戰友救出來後,突然想起步戰車上還存放的上百發炮彈,油箱記憶體儲的近百升柴油,一旦造成二次爆炸,後果不堪設想。
想到這裡,他從前來救援的突擊車上取下隨車滅火器,穿過流彈亂竄的空地,重新返回步戰車進行滅火。十多分鐘內,于明彬冒著槍林彈雨和二次爆炸的危險,數次登上戰車,最終成功撲滅大火。
歷經戰火洗禮的“楊根思連”官兵深刻明白,今日之幸福離不開昨日之犧牲。一茬茬官兵始終傳承老連長楊根思那種“人在陣地在”的堅定決絕,無論是比武場、演訓場,還是真正上了戰場,要麼奪得勝利,要麼倒向衝鋒的方向。
“楊根思”連官兵在老連長雕像前踐行“三個不相信”英雄宣言。季鵬 攝
群眾有難時,這支英雄連隊總會挺身而出
2022年7月,中原大地上,“楊根思連”官兵逆行的身影感動了座座城市。
進入中旬,河南省出現持續性強降水,不少地區遭遇大暴雨、特大暴雨,數十座大、中型水庫超汛限水位,人民生命財産安全受到極大威脅。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上級一聲令下,“楊根思連”官兵不到半小時便完成人員收攏、物資裝載,開始向災區挺進。
遠在數百公里之外休假的連隊王玉恒的逆行之路更顯艱難。得知連隊開赴抗洪一線的消息後,他便開始乘飛機、轉汽車,想盡辦法向災區前進。最後,由於道路被洪水隔斷,他硬是涉水步行4個多小時才找到連隊。
“上游一水庫突然缺口,洪水漫入大周鎮崗李村,許多群眾被困。”還在機動途中,連隊便接到緊急通知。雖然天黑水深、地形不明,但大家沒有絲毫猶豫,借著手電的光亮便駕駛衝鋒舟進村開始逐戶搜索。奮戰6個多小時,成功轉移災區被困群眾。
任務剛剛結束,連隊又收到馬莊村段發生河堤決口的消息。來不及休整,大家立即趕往大提。搬運沙袋、填堵決口、涉水打樁……面對大堤決口,“楊根思連”官兵沒有一個人畏縮後退,不懼艱險逆行衝鋒的身影隨處可見。大堤決口成功封堵後,連隊又轉戰鄭州市,此後又深入街道、社區、學校等地,協助完成災後重建工作。
最讓人感動的逆行,是連隊的幾名退伍戰士。7月21日,老兵董飛通過網路看到老部隊在鄭州參與救災的新聞,立即聯繫幾名連隊退役戰友,從山東菏澤、湖南韶山等地攜帶物資趕到抗洪一線,並和連隊戰友一起奮戰近一星期。
連續奮戰10個晝夜,轉戰多地,“楊根思連”圓滿完成封堵決口、加固堤壩、轉移群眾、災後重建等任務。任務結束後,為了不干擾群眾正常生活秩序,連隊特意選擇在淩晨時分機動返營,但看到車隊的群眾還是自發站在路旁揮手含淚送別。
翻閱“楊根思連”連史,你會發現,當人民群眾面臨危難時,這支英雄連隊總會挺身而出:
1998年,長江抗洪搶險,連隊黨員幹部面臨轉業轉崗。在滔滔洪水中,他們叫響“我不知道明天去哪,但知道現在要做什麼”的口號,始終堅守大堤一線;
2008年,汶川大地震,連隊僅9個小時就開赴災區展開生死大救援,先後轉戰大龍潭、小龍潭、燕子岩窩等地,出色完成救災任務,被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聯合表彰為“全國抗震救災先進集體”。
……
“這份清單可以列的很長。”旅領導介紹説,“楊根思連”常年擔負旅應急分隊,兼具抗震救災、抗洪搶險、森林防火、防暴處突4種能力,屢次出色完成突發搶險救災任務,愛護人民早已成為官兵刻在骨子裏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