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場裏有萬物,也有人間的美好
五月是春夏交替的時節,也是菜市場裏瓜果蔬菜交替爭“鮮”的時節,八方食客來到菜市場裏,尋找盤中餐裏的風味。本月18日至19日,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于蘇州雙塔市集舉辦了“菜市場”主題活動,並邀請到了《菜市場裏有萬物》一書的作者陳瑤以及知名生活類播客節目《呼叫仙貝》主播張老師來到現場,與菜市場裏的顧客分享他們的“菜場經”,講述他們的菜市場故事,讓書與菜市場碰撞,讓火花或人們心中迸發。
左 作者陳瑤,右 《呼叫仙貝》主播張老師
作為植物學專家,也是兒童科普教育工作者,作者陳瑤在訪談中提到:“菜市場是有趣的地方,如果細心觀察,能在菜市場發現很多當地的特殊動植物。每到一個新的地方,她喜歡逛那裏的菜市場,了解當地的各種植物與人生百態。隨著類似雙塔市集的新型菜市場出現,菜市場不僅是商業空間,更是生活空間,給孩子更多進入菜市場的機會,提供了一個了解生活的平臺。”
書店和菜市場,在年輕人的視角中,總有著許多相似之處——當人們感到疲憊之時,可以去書店裏購買一本書,撫慰自己的心靈,也可以在菜市場裏,買上一桌好菜,填飽自己的肚子。現代人的壓力與日俱增,而菜市場,就是一個消解壓力的地方。而對於許多孩子而言,菜市場可能離他們的世界越來越遠了,在繁重的課業壓力之下,不妨去菜市場裏看一看,這裡有人間煙火,也有生活的智慧。
在活動期間,如果你踏進雙塔市集,在蔬果魚肉之間,你將會發現60個菜場主題的立牌隱藏其中,這些立牌上都寫著溫暖人心的話語,有的寫道“菜市場裏不光有媽媽做過的菜,還有媽媽講過的道理”,還有的立牌寫道“看到了熟悉的食物,家鄉也就來到了眼前”。主辦方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表示,“正如《菜市場裏有萬物》這本書的書名一般,菜市場裏裝著人間的一切美好,我們希望這些藏在食物間的,不經意的小美好,可以給菜市場的顧客帶來一整天的溫暖。”60個立牌傳遞出菜市場豐富、溫暖、美好的屬性,給顧客帶來新鮮感,試圖喚起顧客與菜市場的美好回憶,促進顧客去思考菜市場、美食、生活之間的關係以及菜市場存在的意義。
恰如本次活動想帶給疲憊的現代人一絲療愈一般,作為一本原創科普繪本,《菜市場裏有萬物》也在圖畫與文字之間,傳遞著世間美好。全書由水彩畫家陳玉都繪製而成,溫暖的插畫氛圍配上溫熱的食物,傳遞出有溫度的情緒——從金秋十月鑼鼓聲中登場的蟹將軍,到四大漁場擊浪弄潮的漁夫,來自四面八方的食物匯聚到菜市場中,而四面八方的食客尋味而來,品味而去,留下中華五千年飲食文化。
為了能更好地傳遞圖書情緒,讓書中的知識點實現有效傳播,作者陳瑤也有自己的創作“法寶”——她認為一本優秀的童書,需要有吸引力,有內容,且體量適中。她選擇以故事為主線,而單純的百科形式創作這本書,如何滿足孩子的閱讀邏輯,吸引孩子快速融入閱讀是她的重要考量。而書中登場角色的選擇,也經過了深思熟慮,不僅考慮到動物形象,也參考了動物現實生活中的習性,比如獾太太,這一形象的靈感一方面來自於著名童話故事《柳林風聲》,另一方面是因為獾本身就是雜食類動物,因此她作為主角去逛菜市場的店舖更合邏輯的。她希望,這本書不僅能向孩子們傳遞知識,更能喚起他們觀察身邊事物的興趣,也希望大團圓的故事能讓孩子感受到愛與關懷。
儘管《菜市場裏有萬物》是一本兒童向的科普圖書,但成年人也在書中找到了自己的美好,菜市場是一座城市的味蕾,也代表著一座城市的記憶,有多少種食材,可能就有多少種風味的碰撞,而每一種風味的背後,是人的變遷,是生命的交替,也是萬物的答案。張老師的播客節目《呼叫仙貝》就是一檔關於生活方式的播客,他心目中的《菜市場裏有萬物》有的不光是玲瑯滿目的食物,還是一個人的人生歷程。他認為食物首先是生活的保障,其次是感情寄託,各地的特色美食,都寄託著當地人的情感,或歡樂,或思念。他認為美食會給一個人打上深深的烙印,不僅是家鄉美食深深影響一個人的口味,是一個人口味的底色,作為外鄉人,當地的美食也會讓人們慢慢變化、慢慢融入,最後打上這座城市的特有的味覺標簽。
我們熱愛菜市場,不光是因為這裡有著果腹之欲,也不光因為這裡有療愈生活的人間煙火,菜市場裏的食物,漂洋過海,穿越時空,是地理大發現的回憶,是鄭和七下西洋的故事,是與浪搏擊的漁民,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夫,菜市場裏的一切,是人類的足跡,也是文明的延續。而這份屬於文明的回望與希冀,也希望能通過《菜市場裏有萬物》,傳遞給更多,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