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圖 片>

四條斑馬魚隨神十八飛船上行 將首次開展脊椎動物空間科學研究

2024-04-25 14:15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中國網4月25日酒泉訊(記者 楊佳)在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行任務中,由四條斑馬魚和金魚藻構成的迷你水生生態系統隨飛船上行。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研究員倉懷興告訴記者,“空間先進水生生保系統關鍵技術研究”是本次空間應用系統任務中,最具看點的一個實驗。

在一個容積僅有1.25升水箱內,藻在光照條件下産生氧氣供魚呼吸,而魚的排泄物作為藻的肥料。魚與藻構成一個二元水生生態系統。

倉懷興表示,斑馬魚是相對複雜的脊椎動物,用脊椎動物在空間開展科學研究在我國尚屬首次。

在實驗過程中,每隔一定時間抽一定量的水,帶回地面,測試水中各種成分變化情況。他表示,還希望能夠等到斑馬魚産卵,將魚卵收集帶回地面,進行深入研究。

預計整個實驗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斑馬魚經歷環境變化,可能會産生應激反應,産卵時間具有一定的未知性,所以實驗實際的時間可能會有變化。倉懷興介紹説,實驗中航太員不需要專門飼養這些斑馬魚。

由四條斑馬魚和金魚藻構成的迷你水生生態系統。

據了解,這項實驗由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負責,將研究空間環境對魚類生長髮育、生態系統運作與物質迴圈的影響。解析空間環境對脊椎動物生長髮育與行為的影響,為空間密閉生態系統物質迴圈研究提供理論支撐。

受控生命生態系統被認為是人類進行長期空間飛行和地外居留必需的生命支援系統。該系統可以長期低能耗可控運作,同時具有可迴圈等特點,一直是空間生物學研究的熱點和重點。

倉懷興介紹,後續任務中,還有兩個已經立項的實驗是用斑馬魚作為研究對象,並將會帶魚返回地面。

據倉懷興介紹,此次任務中,上行開展的空間科學實驗共有四項,包括三項生命科學實驗和一項材料科學實驗。

三項生命科學項目在問天艙內部開展實驗。一項是“蛋白與核酸共起源及密碼子起源的分子進化研究”;第二項是“微重力環境調控植物幹細胞功能和結構的分子網路研究”;第三項是“空間先進水生生保系統關鍵技術研究”。

另外一項材料科學實驗項目是“空間用固液複合潤滑材料的設計、界面作用機理及艙外驗證”,在艙外的暴露平臺進行。

四個研究項目再加上一個空間燃燒實驗櫃的配件,總共上行五個貨包,總重量大約是35公斤。







【責任編輯:趙娜】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