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書為舟,一起探尋新質生産力背後的管理之道——小新書院世界讀書日特別活動舉辦
中國網訊 在第29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聯合中信出版社,以“新質生産力背後的管理之道”為主題,在新華書店總店舉辦了小新書院世界讀書日特別活動,與學者及業界專家共同探討新質生産力的發展及其背後的管理哲學,並通過網路直播平臺,為線上的百萬讀者帶來了一場思想盛宴。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大力推進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列為首項任務。國資國企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關鍵引擎。發展新質生産力的背後,企業需要科學高效的管理體系進行有力支撐。
主題分享:各抒己見,深度解讀
在主題分享環節,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帶來新書《讀懂新質生産力》同名分享。他從新質生産力的字面意義出發進行闡述,認為新質生産力的“新質”區別於傳統生産力,更多與現代技術變革相關聯,這種技術變革正推動現代産業體系形成和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對於整個産業體系改造和轉型升級發揮重要作用。
他認為新質生産力的發展需要符合新發展理念,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並從經濟學的角度強調了發展新質生産力對於“全要素生産率”提升的重要性。他表示,新質生産力是新時代高品質發展的基石。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結合新作《經營30條》第二章《創新》中的創新邏輯內容,將創新管理經驗與新質生産力概念相結合,帶來“創新的邏輯”主題分享。
宋志平認為,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主要推動力,做好企業創新有幾項關鍵舉措,包括提倡産學研結合,企業與大學和研究機構緊密合作;通過引入資本來推動創新;重視人力資本回報,在創新過程中重視創新管理。他認為,創新文化是推動企業創新的重要土壤,應該大力弘揚並激發基層員工的創新熱情。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管理學教授、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商學院副院長宮玉振,帶來以“新質生産力背後的管理之道——軍事歷史的啟示”為主題的分享。他用三個生動的歷史故事,洞悉新質生産力背後的管理邏輯。他認為,沿用過去的認知和經驗很難真正理解新質生産力帶來的改變和可能性,新質生産力的發展不能僅關注技術層面創新,還需要注重人才和制度的變革,高水準創新需要建立支援創新和鼓勵創新的制度環境。
高峰對談:思想碰撞,深化理解
本次活動特邀嘉賓主持、正和島總編輯陳為分別與三位嘉賓展開深入圓桌對話。
在談到創新型國家戰略時,黃群慧提出一個新穎觀點:要實現創新鏈、人才鏈和金融資本鏈的深度融合。他認為,中國目前的創新能力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準,未來的重點應放在顛覆性創新和原始性創新上。為此,需要大量培養創新型人才,並進一步完善創新成果的市場轉化機制。
在談到企業家精神時,宋志平表示,衡量一個企業家的標準應看其創新意識和財富創造能力。同時,宋志平也分享了自己對於自主創新和顛覆性創新的看法,並提出了五種創新模式,詳細解釋了每種模式的特點和意義。
宮玉振在談到如何借鑒《孫子兵法》中的“道天地將法”模型智慧時,表示可以加入技術要素,使其成為一個現代化、普適性的戰略模型。同時,他將自己新作《定力》中的“變與不變”模型與管理相結合,深度闡釋了戰術層面靈活應變與戰略層面保持穩定的重要性。
好書贈閱:傳遞知識,共築書香
世界讀書日特別活動現場,嘉賓們向新華書店總店贈送了一批好書。
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主任楊景百贈閱的《坐標中國》,通過拆解一系列超級工程、大國重器,記錄新時代中國發展成就,彰顯中國建設者智慧與膽識。黃群慧送上的新作《讀懂新質生産力》,解讀了新時代生産力的內涵與變革,為企業科技創新提供了借鑒參考。宋志平贈閱的《經營30條》、宮玉振贈閱的《定力》,分別從企業管理實踐經驗和企業管理底層邏輯的角度,為企業高品質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實戰指南。作為特約推薦人,陳為贈送了《新質生産力》一書,此書為如何持續做好創新,在穩增長的同時促進經濟轉型提供參考路徑。新華書店總店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朱濤,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何光宇接受贈書。
本次好書贈送不僅意味著知識的傳遞,更是對深化全民閱讀、構建書香社會的積極響應。這些好書蘊含的智慧和經驗,也為企業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華社、中國日報、經濟日報、工人日報、中國證券報、新華網、中國網、環球網、北京日報、長安街知事、新浪財經、鳳凰財經等媒體記者對活動進行了現場報道。《國資報告》雜誌、新華書店總店、新浪財經為活動的特別支援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