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圖 片>

萬千氣象看雲南|走進“滇紅之鄉” 看“滇紅”是如何煉成的

2024-04-08 16:35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4月2日,雲南省臨滄市鳳慶縣鳳山鎮安石村,一名茶農在採摘春茶。1938年,滇紅創始人馮紹裘到安石村採摘古樹茶並試製成功第一桶紅茶,因此自此安石村也是成為滇紅茶的誕生地,有著“中國滇紅第一村”的美譽。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影


  中國網訊(記者 董寧)4月初,又到了春茶上市的季節。在“世界滇紅之鄉”臨滄市鳳慶縣,茶農們已經開始了新一年的鮮葉採摘。

  鳳慶地處瀾滄江畔,具有低緯度高海拔的立體生態,適宜茶葉生長。1938年,馮紹裘來到鳳慶開創了大葉種茶製作紅茶的先河,從此讓鳳慶便成為馳名中外的“滇紅”茶故鄉。2022年11月29日,滇紅茶製作技藝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鳳慶滇紅茶製作技藝成功入選“世界非遺”。

  作為全國十大産茶縣之一,鳳慶現有茶園51.6萬畝,産量4.2萬噸。全縣人口中有38萬人從事茶葉種植和生産加工,全縣有茶葉初制廠460個,茶葉精加工企業73戶,年精深加工能力達5萬噸以上。

  近年來,鳳慶縣高度重視茶産業發展,著重打好生態牌。為充分利用鳳茶的歷史文化和優勢特點,展示“世界著名滇紅之鄉”、“錦秀茶尊”聖地的地域特色茶文化、茶歷史、茶資源。鳳慶縣全面推進茶葉主題公園、名茶山、滇紅小鎮、茶馬古鎮等一批三産融合發展示範區、滇紅茶博物館、鳳慶紅茶節等茶産業文化工程建設。並組織開展以錦秀茶尊、茶馬古道、鳳山古茶園為核心的世界重要農業文化遺産、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中國特色農産品優勢區、滇紅茶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國家農村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園等申報、宣傳、推廣工作。此外,還以茶旅融合為茶葉全産業鏈添彩,茶産業的發展帶動茶莊園、茶館、茶樓,茶葉市場、茶葉經營專賣店、茶物流、茶包裝、茶技培訓等相關行業的發展和聚集。

在鳳慶縣大擺田茶廠,廠家通過與鄉鎮初制所以及原料基地村委會合作,通過農戶聯保的方式把控鮮葉的品質標準,並根據葉芽比例和大小分級收購鮮葉。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影

萎凋是滇紅茶製作的第一道工序。經過萎凋的茶葉,會適當蒸發水分,葉片變得柔軟,韌性增強,便於接下來的製作。萎凋的過程會使茶葉中的青草味減少或消失,使茶葉的清香更加突出,這也是滇紅茶馥鬱香氣的重要來源。圖為工人將鮮葉放置於凋槽,進行凋槽萎凋。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影

 圖為大擺田茶廠選擇評級較高的鮮葉運用傳統竹簾萎凋的方式進行自然萎凋。大擺田茶廠負責人曾開平告訴記者,傳統竹簾萎凋方式雖然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時間, 但是可以讓鮮葉的水分散失得更加自然和均勻,成茶的品質和口感也更好。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影

萎凋完成後,制茶進入揉捻環節,揉捻是製作滇紅茶塑性的一道工序,通過揉捻,使茶葉形成緊結彎曲的外形,並對茶葉的內質有所改善,由於葉片細胞被破壞,使其色香味更濃,利於後續的發酵的工序。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影

發酵是滇紅茶製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獨特階段環節或者工序。茶葉經過發酵,色澤會由暗綠變紅,形成滇紅茶“紅葉紅湯”的特點。滇紅茶是全發酵的茶葉,其在揉捻的作用下,組織細胞膜結構遭受破壞,透性會增大,使多酚類物質更能與氧化酶接觸,而在酶促作用下,茶葉會産生氧化聚合作用,發生化學反應,使茶葉産生了紅變,形成滇紅茶獨有的色香味。滇紅茶沖泡後,呈現紅亮透徹的色澤,香氣具有非常高遠的花蜜香,滋味醇厚,非常獨特。圖為制茶師檢查茶葉的發酵程度。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影

    不同等級的茶葉有各自獨特的造型工藝,紅茶塑形作用力分為壓、拉、彎、扭、剪五種,其作用力能使紅茶形成不同的外形。圖為制茶師採用理條機反覆運動和棍棒加壓,使茶葉外形筆直、秀挺。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影

茶葉製作的最後一道工序是烘乾,烘乾的目的是利用高溫制止酶的活動,停止發酵,蒸發水分,縮小體積,便於貯運,同時進一步發展香氣。圖為大擺田茶廠一名經驗豐富的制茶師在操作傳統紅茶機械,精準控制烘乾溫度,茶葉通過7層烘烤架層層烘烤,最終從一片綠葉,涅槃般重生為滋味醇厚,回味鮮爽的獨特滇紅。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影

【責任編輯:董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