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航後我國東北城市首次迎來國際郵輪到訪[組圖]
3月10日,“翠德丹”號郵輪駛入大連港國際郵輪中心碼頭(無人機照片)。
當日,美國荷美郵輪公司“翠德丹”號郵輪停靠大連。這是自去年9月我國全面恢複國際郵輪運輸以來,首艘到訪東北城市的國際郵輪。
據了解,“翠德丹”號排水量約8.2萬噸,郵輪載有來自47個國家和地區的2013名遊客和工作人員。大連市精心組織多條優質旅遊線路,不僅讓遊客們在海洋公園、城市廣場、風情街區等十幾個景區參觀遊覽,而且還提供乘坐有軌電車、走進城市音樂館等互動體驗項目。
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3月10日,“翠德丹”號郵輪駛入大連港國際郵輪中心碼頭(無人機照片)。
當日,美國荷美郵輪公司“翠德丹”號郵輪停靠大連。這是自去年9月我國全面恢複國際郵輪運輸以來,首艘到訪東北城市的國際郵輪。
據了解,“翠德丹”號排水量約8.2萬噸,郵輪載有來自47個國家和地區的2013名遊客和工作人員。大連市精心組織多條優質旅遊線路,不僅讓遊客們在海洋公園、城市廣場、風情街區等十幾個景區參觀遊覽,而且還提供乘坐有軌電車、走進城市音樂館等互動體驗項目。
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3月10日,“翠德丹”號郵輪停靠在大連港國際郵輪中心碼頭(無人機照片)。
當日,美國荷美郵輪公司“翠德丹”號郵輪停靠大連。這是自去年9月我國全面恢複國際郵輪運輸以來,首艘到訪東北城市的國際郵輪。
據了解,“翠德丹”號排水量約8.2萬噸,郵輪載有來自47個國家和地區的2013名遊客和工作人員。大連市精心組織多條優質旅遊線路,不僅讓遊客們在海洋公園、城市廣場、風情街區等十幾個景區參觀遊覽,而且還提供乘坐有軌電車、走進城市音樂館等互動體驗項目。
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3月10日,遊客抵達大連港國際郵輪中心碼頭。
當日,美國荷美郵輪公司“翠德丹”號郵輪停靠大連。這是自去年9月我國全面恢複國際郵輪運輸以來,首艘到訪東北城市的國際郵輪。
據了解,“翠德丹”號排水量約8.2萬噸,郵輪載有來自47個國家和地區的2013名遊客和工作人員。大連市精心組織多條優質旅遊線路,不僅讓遊客們在海洋公園、城市廣場、風情街區等十幾個景區參觀遊覽,而且還提供乘坐有軌電車、走進城市音樂館等互動體驗項目。
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3月10日,遊客抵達大連港國際郵輪中心碼頭。
當日,美國荷美郵輪公司“翠德丹”號郵輪停靠大連。這是自去年9月我國全面恢複國際郵輪運輸以來,首艘到訪東北城市的國際郵輪。
據了解,“翠德丹”號排水量約8.2萬噸,郵輪載有來自47個國家和地區的2013名遊客和工作人員。大連市精心組織多條優質旅遊線路,不僅讓遊客們在海洋公園、城市廣場、風情街區等十幾個景區參觀遊覽,而且還提供乘坐有軌電車、走進城市音樂館等互動體驗項目。
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3月10日,遊客在大連市人民廣場遊覽拍照。
當日,美國荷美郵輪公司“翠德丹”號郵輪停靠大連。這是自去年9月我國全面恢複國際郵輪運輸以來,首艘到訪東北城市的國際郵輪。
據了解,“翠德丹”號排水量約8.2萬噸,郵輪載有來自47個國家和地區的2013名遊客和工作人員。大連市精心組織多條優質旅遊線路,不僅讓遊客們在海洋公園、城市廣場、風情街區等十幾個景區參觀遊覽,而且還提供乘坐有軌電車、走進城市音樂館等互動體驗項目。
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3月10日,在大連市中山區東港商務區一戶市民家中,小朋友與遊客交流。
當日,美國荷美郵輪公司“翠德丹”號郵輪停靠大連。這是自去年9月我國全面恢複國際郵輪運輸以來,首艘到訪東北城市的國際郵輪。
據了解,“翠德丹”號排水量約8.2萬噸,郵輪載有來自47個國家和地區的2013名遊客和工作人員。大連市精心組織多條優質旅遊線路,不僅讓遊客們在海洋公園、城市廣場、風情街區等十幾個景區參觀遊覽,而且還提供乘坐有軌電車、走進城市音樂館等互動體驗項目。
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3月10日,在大連市中山區東港商務區一戶市民家中,小朋友為遊客送上禮物。
當日,美國荷美郵輪公司“翠德丹”號郵輪停靠大連。這是自去年9月我國全面恢複國際郵輪運輸以來,首艘到訪東北城市的國際郵輪。
據了解,“翠德丹”號排水量約8.2萬噸,郵輪載有來自47個國家和地區的2013名遊客和工作人員。大連市精心組織多條優質旅遊線路,不僅讓遊客們在海洋公園、城市廣場、風情街區等十幾個景區參觀遊覽,而且還提供乘坐有軌電車、走進城市音樂館等互動體驗項目。
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3月10日,遊客在大連市城市音樂館觀看演出。
當日,美國荷美郵輪公司“翠德丹”號郵輪停靠大連。這是自去年9月我國全面恢複國際郵輪運輸以來,首艘到訪東北城市的國際郵輪。
據了解,“翠德丹”號排水量約8.2萬噸,郵輪載有來自47個國家和地區的2013名遊客和工作人員。大連市精心組織多條優質旅遊線路,不僅讓遊客們在海洋公園、城市廣場、風情街區等十幾個景區參觀遊覽,而且還提供乘坐有軌電車、走進城市音樂館等互動體驗項目。
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