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圖 片>

兩會特寫丨聚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村書記代表共話和美鄉村建設

2024-03-08 19:30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3月7日晚,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河北團駐地一層公共休息區,6位來自基層的代表圍坐在一起共議鄉村振興、和美鄉村建設等相關話題。(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影)

“鄉親們吃上生態飯、掙上旅遊錢,住進了新房子。誰還想走,誰不想留?”

“鄉村振興不能‘窮折騰’,也不能搞‘花架子’。”

3月7日晚八點多,記者經過天泰賓館大廳休息區時,被這段對話吸引。只見6位佩戴出席證的代表圍坐在一起熱聊。

經詢問得知,這6位代表都來自河北團,其中5位代表是基層的村黨支部書記,分別是邯鄲市武安市淑村鎮白沙村黨委書記侯二河、衡水市饒陽縣端午村黨支部書記鄭志輝、石家莊市靈壽縣南營鄉車谷砣村黨支部書記陳春芳、承德市周臺子村黨委書記范振喜、邢臺市寧晉縣黃兒營西村黨委書記寧小五。另1位代表是現任北京建工三建公司機電安裝分公司水電隊隊長的河北人譚雙劍。

河北團一共有8位代表是村黨委書記。全國兩會期間,每天晚飯後,只要有時間大家都會聚在駐地休息區交流談論,或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或分享發展成果,或相互答疑解惑。

陳春芳代表是連任兩屆的人大代表,他告訴記者,這個分享會是從上一屆開始的,最初由“老大哥”侯二河代表發起,現在就成了一個“不約而來”的聚會。“每次我們8個人未必都能到齊,但只要晚上有時間,我們都會來這裡説説心裏話,分享經驗和建議。”陳春芳説。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關鍵在人,根本在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培養用好鄉村人才。這進一步強調了人才在推動鄉村振興中的戰略性支撐作用,為新征程上以人才振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指明瞭方向。

“讓有知識、有能力、想幹事的青年農民看到希望,找到平臺,發揮作用。”侯二河説,遠水解不了近渴,要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制定農民培訓教育規劃,建立農民田間學校、科技示範園區、實習實訓基地、創業孵化基地,就近就地培訓一批“種田能手”。

在白沙村當了40多年村書記的侯二河聊到了鄉村人才相關話題,如今的白沙村有一支“愛農業、愛農村、懂管理、會經營”的本土人才隊伍,成為村子發展的重要力量。其餘代表們也頻頻點頭,各抒己見。

“去年,我們村引進農業無人機,從一天噴灑十幾畝地到500畝地,效率大大提高,這都是我們在縣裏組織一場高素質農民培訓班上學到的。這讓我更加感覺到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很重要啊!”范振喜説,2014年周臺子村被確定為全國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到目前共培訓農村實用人才近6萬人次,年均純收益300萬元。

“山還是這個山、地還是那塊地,我們村依託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留住人才、大膽使用人才。如今,鄉親們吃上生態飯、掙上旅遊錢,住進了新房子。誰還想走,誰不想留?”陳春芳建議,在自然美、鄉土美、人文美三者融合上下足功夫,把農業做成産業化,把旅遊做成規模化,把康養做成市場化,以生態産業化經營實現“綠色共富”,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到農村創業、就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鄉村振興,關鍵在産業。“以我們黃兒營西村為例,通過生産、銷售電線電纜,以工業反哺農業,以産業帶動共同富裕。去年總産值達210億元,納稅額超2億元,每人平均收入達10萬元。”寧小五代表認為,鄉村振興不能“窮折騰”,也不能搞“花架子”,要結合自身實際探索發展路徑。産業發展好不好,農民收入是最好的證明。居住環境好不好,農民的感受最真切。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鄭志輝代表建議,和美鄉村建設應尊重其獨特的地理、風俗及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凸顯鄉村特色,發揮好鄉村的地理優勢、資源優勢和文化優勢。“對中心村做‘加法’,‘空心率’高的村做‘減法’,具備開發的村做‘乘法’,有序地推進建設,探索出一條適宜本村發展的獨特模式,讓鄉村成為宜居宜業的美好家園。”鄭志輝説。

作為基層農民工代表,譚雙劍紮根外省市二十餘年,但時刻關心家鄉的發展建設,經常加入到這個座談會中。“聽幾位書記探討家鄉的發展,讓人振奮,家裏的發展搞好了,出門在外的農民工也不能忽視。” 譚雙劍説,讓農民工更好地享受城市公共服務是他關注的話題。他建議,優化戶籍制度,完善配套設施,讓農民工能夠更便捷、更舒適、更快速地融入城市生活,也便於每一個農民工能更好的投身於城市建設中。(中國網記者  裴希婷、董寧)


【責任編輯:裴希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