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要地易手 俄烏衝突往哪走
新華社基輔/莫斯科2月18日電 題:戰略要地易手 俄烏衝突往哪走
新華社記者李東旭 趙冰
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17日向俄總統普京報告説,俄軍已完全控制烏克蘭軍隊的重要防禦樞紐阿夫傑耶夫卡市。當天淩晨,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瑟爾斯基在社交媒體上宣佈,為了避免烏軍被包圍並保護烏軍官兵,他決定將烏軍從烏東部阿夫傑耶夫卡撤離至更有利防線進行防禦作戰。
輿論認為,烏克蘭危機升級兩週年之際,奪取阿夫傑耶夫卡是俄軍去年5月攻克交通要地阿爾喬莫夫斯克(烏方稱巴赫穆特)以來,前線發生的最大變化。分析人士指出,俄方目前攻勢猛烈,烏方因美西方軍事援助遲遲未到而陷入彈藥短缺困境,致使阿夫傑耶夫卡易手。俄方在戰場上掌握一定主動權,但未來局勢仍存在不確定性。
俄軍控制要地
阿夫傑耶夫卡位於頓涅茨克市以北15公里處。從2014年烏克蘭危機爆發到2022年危機升級之間的8年,烏軍在阿夫傑耶夫卡修築大量工事。俄《觀點報》稱,烏軍將阿夫傑耶夫卡打造成頓巴斯地區第二道防線的前沿陣地,是烏軍在這一地區主要防禦區之一。
自去年10月初以來,俄軍對烏東部的阿夫傑耶夫卡、庫皮揚斯克、馬林卡、巴赫穆特等地烏軍防線發動新一輪大規模攻勢。
俄國防部17日晚在社交媒體發文説,紹伊古當天向普京彙報説,俄軍已完全控制阿夫傑耶夫卡市,目前正採取措施繼續肅清市內的烏軍人員,並包圍仍滯留在阿夫傑耶夫卡焦化廠中的烏軍部隊。他表示,控制阿夫傑耶夫卡使前線能夠遠離頓涅茨克市,從而大大降低烏軍攻擊頓涅茨克市的威脅。
瑟爾斯基表示,駐守阿夫傑耶夫卡的烏軍已履行作戰任務,令俄軍最精良部隊和裝備遭受嚴重損失。移防後,烏軍正在採取措施穩定前線局勢,鞏固新的陣地。烏武裝部隊總參謀部18日上午在社交媒體發文稱,烏軍在阿夫傑耶夫卡方向仍在戰鬥。
烏軍“彈藥饑渴”
分析人士認為,俄方攻勢猛烈,令烏克蘭作戰部隊疲於應付,加上烏方彈藥短缺,最終導致阿夫傑耶夫卡易手。負責阿夫傑耶夫卡防禦作戰的烏軍指揮官亞歷山大·塔爾納夫斯基17日淩晨在社交媒體發文稱,在俄軍以十比一的炮火優勢進攻和不斷轟炸下,撤軍是烏軍唯一正確抉擇。
奧地利軍事專家馬庫斯·賴斯納上校分析説,“彈藥饑渴”正日益成為烏軍面臨的嚴重問題,主要原因是美國國會兩黨之間存在爭議,武器供應不足。另外,歐盟方面原本打算在3月前向烏克蘭交付100萬發炮彈,現在也只能提供一半,對戰局産生了影響。另據烏媒報道,烏作戰指揮官稱,駐守阿夫傑耶夫卡的烏軍彈藥枯竭,而且在嚴冬環境下,火炮故障率高。
還有分析説,烏方選擇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宣佈從阿夫傑耶夫卡撤軍,想借機向西方施壓“解鎖”軍援。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17日在該會議上發表講話説,對烏克蘭提供的武器出現“赤字”,特別是彈藥和遠端武器,美國軍援“至關重要”。
2月16日,在德國慕尼黑,慕安會主席克裏斯托夫·霍伊斯根在第60屆慕尼黑安全會議(慕安會)開幕式上致辭。新華社記者張帆攝
不過,圍繞對烏軍援,美國國內民主、共和兩黨意見不一。美國總統拜登17日同澤連斯基通電話時,指責國會在對烏援助上不作為,並強調國會需儘快批准白宮提出的特別撥款請求。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説,烏軍去年發起的反攻正面臨重重困難,而西方國家對烏援助的意願也在動搖。儘管白宮方面一再施壓,國會共和黨人能否批准對烏軍援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隨著數月來加沙衝突不斷升級外溢,有觀點擔憂烏克蘭在西方國家外交事務中的重要性正在下降。
戰事仍不明朗
美國《紐約時報》刊文分析説,阿夫傑耶夫卡是烏克蘭防禦體系中的重要關鍵點,該地失守對烏軍而言可謂“具有戰略和象徵意義的雙重打擊”。俄軍控制該地為其有效調動部隊和裝備創造機會,並可能將視線轉向西北方向的烏軍後勤樞紐——波克羅夫斯克市(俄方稱紅軍城)。
美國智庫戰爭研究所17日發佈分析報告説,西方國家對烏軍援的遲滯可能將進一步嚴重制約烏軍的防空能力,從而使得俄軍能複製在阿夫傑耶夫卡戰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近距離空中支援。
這是2月15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拍攝的北約防長會現場。為期一天的北約成員國國防部長會議15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結束。會議就加強北約的威懾和防禦以及對烏克蘭的支援等問題展開討論。新華社記者趙丁喆攝
不過,未來戰事走向仍不明朗。美國智庫外交政策研究所歐亞項目高級研究員羅布·李説:“關鍵問題在於烏軍此次撤退付出了多大代價,以及烏軍下一個防線的強度。”
烏克蘭國家戰略研究所軍事分析師尼古拉·比利耶斯科夫指出,俄軍控制阿夫傑耶夫卡後將掌握一定主動權,但自身也面臨人員和裝備短缺的問題,俄軍在該市的進展或許難以轉化為整個戰局的重大勝利。
另有烏方分析人士認為,從阿夫傑耶夫卡撤軍並不會動搖烏軍在東部的整個防線。一方面,烏方將繼續利用第二道防線組織防禦和反擊;另一方面,此次撤軍體現烏軍在新階段的作戰策略,烏軍接下來將主要利用無人機、電子戰設備和防禦工事最大限度消耗俄軍,打擊對方後勤補給,而非與俄軍在正面戰場比拼消耗。(參與記者:鄧仙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