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圖 片>

安徽磨盤山遺址曾連續使用近4000年

2024-02-19 07:44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近日,磨盤山遺址考古研究成果發佈。磨盤山遺址坐落於安徽省南部南漪湖的東岸,處於皖南山地、寧鎮山脈、宜溧山地和長江圍成的低地的南部邊緣。考古人員在遺址核心區共發掘1625平方米,發現了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錢山漾文化、夏商和西周—春秋時期的連續文化堆積,證實該遺址是一處連續使用近4000年的區域中心性聚落,併發現一處崧澤文化時期的土臺墓地。發掘共清理墓葬342座,包括馬家浜文化晚期墓葬9座,崧澤文化墓葬320座,良渚文化墓葬5座,夏商西周時期墓葬5座,南宋早期墓葬3座;房址77座,大部分為馬家浜文化晚期;灰坑163座,大部分為夏商時期;出土可修復遺物4000余件,包括陶器、石器、玉器、銅器、瓷器、硬陶器、原始瓷器等。

主持發掘工作的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生導師趙東升副教授認為,遺址可與長江水系、環太湖水系連通,正處於古代文化東傳西遞 、南來北往的重要地理節點上。根據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介紹,磨盤山遺址是皖南地區迄今發現先秦時期保存較為完好、面積較大、文化內涵豐富、文化譜係明確的代表性遺址,對於探究該地區以及整個長江下游史前社會複雜化、文明化進程,青銅時代的中原化進程,以及先秦社會的文化交流,認識多元一體中華文明在皖南地區的演進方式具有重要價值。經勘探完成並已初步確認,現存遺址區域分為東西兩塊,總面積約60000平方米。其中西側區域為東西長290米、南北寬240米的不規則曲尺形,面積約52000平方米,遺存年代以馬家浜文化時期至春秋時期為主。

趙東升副教授表示,結合考古工作和專家意見,磨盤山遺址在多個方面提供了重要資訊:

一、延續時間長,譜係完整,是長江下游地區少有的延續時間近4000年的中心性聚落。通過對該遺址的分期研究,可以為長江下游地區的文化演進提供典型範例。

二、遺址處於黃鱔咀-薛家崗-張四墩文化區、淩家灘文化區、北陰陽營文化區和馬家浜-崧澤-良渚文化區的中間地帶,又以馬家浜文化晚期到良渚文化早期的遺存最為豐富,因此可成為探討崧澤文化圈和良渚文化形成的重要參考。發掘顯示,磨盤山遺址廣泛存在的文化交流。馬家浜文化時期與太湖西部更為接近,都有平底釜和扁足或錐形足折腹鼎、牛鼻耳罐、紅衣陶豆等,與溧陽神墩遺址、秦堂山遺址、東灘頭遺址等非常相似;崧澤文化時期除與太湖西部接近外,與太湖西南部的關係也很密切,與湖州毘山、安吉芝裏等遺址都有太湖東部地區不見的淺盤豆形杯和帶把鼎等。另外,崧澤文化時期遺存中也有少量的多孔石刀,可能説明與西部的薛家崗文化存在一定的交流。一些小型的三足器、帶把器和分體式玉璜可能也表明與北陰陽營文化有一定的互動關係。

三、新石器時代該遺址也表現出明顯的個性特徵,比如大量使用小口壺形器,石制工具和網墜的數量非常大、延續時間也很長。墓葬表現出較為平等的社會狀況,隨葬品一致性高,玉器普遍但珍貴,表明社會可能較為平等且普遍富足。生計方面可見較廣泛的漁獵採集經濟,浮選物中可見大量的螺殼、魚骨和菱角、芡實等水生動植物,僅發現少量的水稻基盤、陸生動物骨骼。以漁業為主的生計方式、模式化的隨葬品和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表明可能存在較為頻繁的商業交換行為。

四、磨盤山遺址良渚文化中晚期至錢山漾文化時期社會較為衰落,文化遺存表現出較大的獨特性,但仍可看出與太湖南部的密切聯繫。良渚文化末期階段遺存的發現可以為良渚文明的去向研究提供新的思考空間。

五、遺址中夏時期與商時期的文化遺存可見明顯的來自東方和中原地區的因素,這與新石器時代的互動關係迥然不同,後者主要圍繞環太湖地區交流和演進。説明這個時期受到來自中原和東方文化區的影響,也體現了在中原廣域王權國家建立以後,華夏和東夷勢力在皖南地區的滲透和角逐。

六、遺址中西周至春秋時期基本上屬於吳文化和越文化分佈區,結合周邊地區幾處西周—春秋時期的土墩墓群,磨盤山遺址的生活遺址就顯得非常重要,其處於吳越交界地區的地理位置,也為吳越之間關係的研究提供新的對比材料。

七、從古代地理環境來看,磨盤山遺址屬於山前湖邊地區,古人的生存和交流受到水環境的影響較大。當水資源豐盛時,現今的南漪湖、石臼湖、固城湖等將會連成一片,稱為“丹陽大澤”,通過丹陽大澤和眾多的水道,磨盤山遺址成了溝通東西的重要中繼點,由此起到了重要的東西貫通的作用。而當枯水期,南漪湖又與處於寧鎮地區的固城湖和石臼湖“分割”,從而磨盤山遺址更多的與環太湖地區溝通,表現出“環太湖”的文化屬性。

(總臺記者 王寧)


【責任編輯:劉楨珂】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