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圖 片>

2023山西臨汾古縣六“維”發力 文旅發展繁“花”似錦[組圖]

2024-01-08 13:43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2023年中國文化旅遊業從復蘇走向繁榮。山西臨汾古縣因時而動、順勢而為,通過舉辦爆款活動、展現別樣風光、塑造綠色美食、強化宣傳推廣、活用傳統非遺、提升公共文化六“維”發力,全面推進文旅康養産業融合發展,助推文旅消費全面升級,持續擦亮“天下第一牡丹”獨有名片,文旅發展繁“花”似錦,生機盎然。

爆款活動燃激情,天下牡丹世無雙。古縣有一株距今1300多年的唐代野生紫斑白牡丹,據專家考證,這株白牡丹是我國“迄今為止最大的野生牡丹”,素有“天下第一牡丹”的美譽。白牡丹株高2.3米,叢圍16米,冠幅33.2平米,每年五一期間開花,單株花開最多621朵。古縣多年來堅持以牡丹景區創新發展為龍頭,以“賞千年牡丹、講相如故事、揚太岳紅色文化”為主線,打造爆款文旅節慶活動,點燃市場激情和活力,以節引流、以節造勢、以節聚熱。一是辦好“天下第一牡丹”文化旅遊月系列活動。古縣已連續成功舉辦了16屆牡丹文化旅遊節,節會規格逐年提高,逐步成為集展覽展銷、美食體驗、體育賽事、文化交流、招商引資為一體的綜合性節會,成為臨汾市的十大節事節慶活動之一。二是舉辦中鎮霍山避暑康養旅遊季“夏養古縣、康養古縣”系列活動。邀請山西省文旅廳“唱遊三晉”走進中鎮霍山避暑康養旅遊季古縣系列活動進行文藝演出,舉辦雲頂小鎮清涼避暑節和“雲頂之聲 音樂之夜”音樂會,以活動拉動消費、攪熱市場。三是國慶、中秋期間舉辦“兩節”文化旅遊月系列活動。開展專場文藝晚會、同慶農民豐收節“秋季村晚”、演唱會、特色美食盛宴、攬勝體驗遊等活動,進一步增加遊客體驗感、參與感。今年春節、元宵節期間,還將策劃實施“春暖萬家· 樂享古縣”文化旅遊活動。“迎春送福贈春聯、相如裏商業街開街年貨節、群眾文化綵燈展、“綻放非遺·共赴美好”展演、元宵節街頭社火、年俗文化宣傳推廣、古縣特産直播帶貨、牡丹景區新春嘉年華、雲頂小鎮大南坪民俗年等文化味濃、煙火氣足、體驗感好的活動將“閃亮登場”。春賞牡丹、夏養雲頂、秋登霍山、冬體民俗的古縣全季旅遊方興未艾。

古縣風光無限好,自然人文相益彰。古縣位於山西省臨汾市東北部,太岳山南麓,美麗澗河穿城而過。古縣風光旖旎。除植于唐代的三合古牡丹“天下第一牡丹”外,境內還有中鎮霍山老爺頂、張家大院、祖師頂、關帝廟等景點,霍山雲頂小鎮、祖師頂國家級森林康養基地被譽為“天然氧吧”。古縣人文厚重。仰韶文化時期就有人類居住、繁衍,是大禹治水之地,是戰國名相藺相如故里,是晉冀魯豫邊區太岳區黨政軍機關駐紮地,太岳紅色文化代代相傳。古縣宜居宜業。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顏值”與“氣質”俱佳。古縣立足別樣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把全縣合為一個大景區進行統籌規劃、建設,發展“國色相岳 千年古縣”“夏養古縣 康養古縣”等不同主題遊覽景區,形成牡丹品鑒、相如研學、山嶽觀光的亮點迭代,構建起以中部文明縣城、牡丹景區為核心,北部雲頂小鎮、南部祖師頂康養基地為兩翼的全域發展格局。

太岳美食傳佳話,珍饈美味口齒香。古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山川潤澤,林木蔥翠,森林覆蓋率達40.67%,是國務院確立的“高産優質高效核桃示範基地縣”和“乾果經濟林之鄉”。獨特的氣候條件和生態環境,還孕育了種類繁多的植物資源,珍稀野生菌種類繁多,羊肚菌、猴頭、牛肝菌、松乳菇、珊瑚菌、雞油菌、山木耳等躍然林間。“吃”永遠是遊客的第一需要,為滿足遊客的味蕾,古縣培育一批特色美食。“古縣核桃宴”百變烹制、仁香菜美、益智開慧,“核桃宴開香滿堂,營養美味身健康”;“太岳菌菇宴”山野鮮氣、清甜爽口、康養食療,“猶吸山川草木之氣,未有無益於人者也”;“古縣炒雞”肉質緊實、滋味鮮美、唇齒留香,可謂“一隻雞燒炒燜燉 一座城烹火留香”;“舊縣羊湯” 匠心熬製、湯汁醇白、羊肉細嫩,“平日一碗羊肉湯,不用醫生開藥方”......遊客在舌尖品嘗古縣鄉村地道美味,感受古縣美食獨特魅力,古岳古樹核桃、古縣金米、連翹葉茶等優質農特産品亦成為遊客“帶購”佳品。

宣傳推廣遍千里,品牌形象聲名揚。2023年元旦、春節期間,一股“文旅局長們捲起來了”的熱點話題引爆短視頻平臺,多地的文旅局局長紛紛扮相出鏡為家鄉代言、為旅遊助力,吸引了不少粉絲遊客,帶火了當地旅遊。古縣以“天下第一牡丹 花開美麗古縣”為宣推主題,加大線上行銷力度,完善宣傳推廣傳播體系,強化新媒體技術應用,充分利用融媒體全媒體平臺興文旅、展形象。創辦“古縣文旅”抖音號和“文旅古縣”微信視頻號,創意拍攝製作短視頻,常態化開展新媒體宣傳,擴大宣傳半徑,發佈作品700余條,粉絲1.6萬人,線上“種草”帶動線下“打卡”。營造“古縣好風光”“千年白牡丹”“古縣牡丹節”“古縣美食”等熱點話題,依託節慶活動、特色資源,開展話題行銷,助力文旅品牌推廣。第十六屆“天下第一牡丹”文化旅遊月期間全網推送短視頻100余條,“天下第一牡丹文化旅遊月”抖音熱榜線上五天,最高實時瀏覽量41.6萬,全網瀏覽量5000萬+;五一當天央視新聞頻道以《山西古縣:國色天香 千畝牡丹進入盛花期》為題進行直播報道。參與文旅專場宣傳推介,先後到西安、淄博、深圳、鄭州、廈門等旅遊熱點城市,參加文旅專場推介活動,現場推介古縣深厚的歷史文化、特色的美食美景,並通過網路放大宣傳效果,提升古縣文旅的影響力、美譽度,講好古縣故事,擴大文化輸出。

非遺傳承強自信,文化瑰寶永流芳。非物質文化遺産作為古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古縣人民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和文化意識。古縣現有一項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兩項臨汾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和多項縣級非遺。在非遺保護和傳承上,古縣讓“非遺邂逅旅遊”,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産與旅遊深度融合發展。一方面加強保護,開展非遺資源普查,分類建立遺産檔案,培育代表傳承人,組織非遺培訓,拍攝製作《淩雲八音會》《北平藺鄉秧歌》《隋唐戰鼓》等專題片和短視頻,加強宣傳。一方面傳承活用,通過“非遺+節慶”“非遺+演藝”等途徑和模式,促進非遺長久保護和永續利用呈現非遺與旅遊碰撞的別樣火花和獨特風景,讓非遺旅遊更好賦能美好生活、賦能旅遊産業化高品質發展。“非遺+節慶”,從春節、元宵節的社火,到“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的宣傳,再到國慶節的慶祝,古縣都要組織市級非遺“北平藺鄉秧歌”“隋唐戰鼓”進行現場展演,並在新媒體平臺同步直播,發動群眾互動交流,烘托節日氣氛,為節慶增添濃厚的傳統文化韻味;“非遺+演藝”,“天下第一牡丹”文化旅遊月期間,組織“非遺進景區”“戲曲進景區”,舞龍、舞獅、秧歌、鑼鼓等傳統非遺和當地蒲劇在景區巡迴演出,非遺項目和遊客現場互動,增強遊客體驗,讓廣大遊客更好地感受非遺文化的藝術魅力,豐富牡丹文化的人文內涵,吸引遊客打卡。

公共文化聚人心,和諧共用樂未央。古縣大力實施群眾文化惠民工程,培訓鄉村群眾文藝隊伍38支,培養鄉土文化能人藝人40名,挖掘鄉村文化帶頭人36名,開展活動3583場;持續開展“送戲下鄉”和數字電影放映惠民活動,共完成1700余場;組織“相如劇場”群眾文化大舞臺、第十八屆廣場文化消夏月、“四季村晚”等活動,完成專場演出30余場;紮實推進公共圖書館建設,古縣圖書館在第七次縣級以上全國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中繼續被評定為“一級圖書館”。加大古縣特色文化文藝創作,新創編廣場舞大賽連續兩年獲獎:2021年《千年白牡丹》原創廣場舞榮獲全市一等獎、全省二等獎,成功入選國家公共文化雲“舞出中國紅”全國廣場舞展演活動;2022年《太岳山上打核桃》原創廣場舞榮獲全市一等獎、全省三等獎。《年味古縣》《千年白牡丹(歌曲)》榮獲臨汾市第九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2023年“歌唱家鄉 讚美山西”山西省原傳歌曲徵集活動中,古縣原創歌曲《千年白牡丹》《千年古核桃》雙獲殊榮——分別榮獲“優秀作品”“入圍作品”;歌曲《雲頂之上》榮獲臨汾市第十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文藝類優秀作品獎。帶有古縣特有文化的優秀文藝作品成為古縣文旅的特有印記,為廣大遊客帶去了古縣特有的文化享受。

通過六“維”發力,古縣文旅2023年繁“花”似錦的景象。在未來的發展中,古縣將堅持“文旅融合發展上走在前作表率”的發展定位,進一步突出古縣特色,持續擦亮“天下第一牡丹”名片,鞏固提升“相如故里、牡丹聖地、文明古縣”品牌建設,全面提升文旅産業融合深度、發展品質和整體水準,全力打造“康養休閒生態旅遊目的地”。

【責任編輯:倫曉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