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北大》人物肖像攝影展
北京大學的進步與發展
離不開一代代北大人
以青春之熱血,青年之擔當
一路奮楫前行
青春的火種
在這座永遠的校園綿延不熄
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融媒體中心
新校區管理委員會辦公室
聯合主辦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支援
藝術學院博士生肖夢涯掌鏡
以“青春”為題
從生命、學術、同窗、同儕
師生、愛情、親情等多個維度
用四個多月的時間
記錄下了34組59位北大人的
傳承、至情與韶華
謹以此向
每一位昂揚奮進的北大人致敬
願青春之芳華
始終在北大如詩綻放
01傳承
九十歲的老先生,“零零後”的年輕人,誨人不倦的師長,意氣風發的學子……一代代北大學人,從青年時期走來,又到青年學生中去。不同的時代,相同的熱情,他們用青春書寫與北大的緣分和故事。北大學脈,是一種綿延相續的精神,弦歌不輟,歷久彌新。學緣青春,在這裡承前啟後,開來繼往;恣意生命,在這裡鍛鑄歲月,盡情綻放;真理渴求,在這裡綿延百年,庚續依舊。
樂黛雲(92歲)
中文系教授
她是位奇女子,17歲隻身從貴州北上,瞞下父親來到北大,乘興暢遊學術;50歲重新啟程,在比較文學學科建設和理論開拓中披荊斬棘,將中國思想帶往世界。數十載治學熱情,一身學人骨氣,時代思想激蕩,生命鮮艷明亮。今年,家門口的老樹長出新芽,92歲的她,戴上絲巾、披上毛毯,綻放著青春之笑靨。
王義遒(91歲)
電子學院教授
他是量子頻標領域的奠基人之一,主持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台原子鐘,解決了北斗導航系統的技術疑難問題,為國家重大科研領域做貢獻。1952年,他來到北大物理系,開啟了與燕園的緣分;1957年,他遠赴蘇聯留學獲得博士學位,而後回到北大無線電電子學系(電子學院前身)波譜學教研室,開始從事原子鐘的研究。春風化雨,立德育人,他曾提出本科教育改革十六字方針。如今,91歲的他精神矍鑠,與時間追逐。在拍攝當天,他將心愛的收藏——幻燈片機再次點亮,這臺二十餘年前的機器,依然如當年流暢運轉。
馬克垚(91歲)
歷史學系教授
1952年考入北大歷史學系,他開始了與史學綿延一生的緣分。1956年留校任教,從講授世界中古史開始,深耕史學研究與教學,擺脫權威束縛,摒棄學科成見,書寫中國人自己的世界史。他立足中國,建立自己的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也放眼世界,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他同樣熱切地關注學科發展與青年人的成長,從不吝惜積極的肯定與鼓勵,對北大青年寄予厚望。
謝冕(91歲)
中文系教授
寫詩、評詩、教詩、選詩、研究詩,他一輩子沒離開過中國新詩。他是中國詩壇的領航人、當代詩歌創作的護航人;是百年新詩的研究者和批評家、現當代文學的推動者和見證者;更是傑出的詩選家和教育家,言傳身教下,無數桃園弟子和詩歌愛好者沐浴到中國新詩的光風霽月。皓首童心,他喜愛“二十歲教授”的稱呼,欣賞“老頑童”的謔稱;永葆朝氣,筆下《永遠的校園》,寫就北大人共鳴的芳華記憶。本次攝影展主題“青春北大”與之呼應,為之延續,特邀先生題字,他的青春,“從今天開始”。
樓宇烈(90歲)
哲學系教授
他是中國傳統文化真誠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從玄學入手,體悟儒釋道,為學貫古今。他依於仁,倡導“人文立本”,建構中國人自己的宗教學體系。他遊于藝,主張“由藝臻道”,在古琴崑曲、中醫茶道中觸摸中華文化的真切溫度。更難得的是,他志於道,據于德,躬身踐履“知行合一”,用自己的生活詮釋中國的品格,依儒家而拿得起,因道家而放得下,由佛家而想得開,活出了“做本分事,持平常心,成自在人”的精彩。傳統從未離去,就在他的身上。他一派光風霽月、敦厚磊落的氣象境界,便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人格化呈現。
胡壯麟(90歲)
外國語學院教授
他是一位年逾90的老教授,也是一位永遠在奮鬥的“新青年”。火熱的年代,他燃燒青春,放飛夢想,投身時代洪流。英語專業的他畢業後遠赴澳大利亞深造,近不惑之年,他重返北大,傳道授業,從翻譯走向語言學研究,開啟新的征程。鮐背之際,他依然筆耕不輟,在時間的流變中探析語言的符號系統,促進人類的交流、交往與交融。五年前,攝影師肖夢涯為他拍攝過一張肖像,他很喜歡,將其選作個人自選文集的封面。這次拍攝,他特意帶來介紹這本文集的報紙。紙頁內外,時隔五年,在同一攝影師的鏡頭前,他意氣風發不減當年,學術生命青春永駐。
武際可(89歲)
工學院教授
作為力學家的他,兩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發表教材、專著和譯著十余本,退休後又投身力學科普和力學史相關論著的編纂,可謂是“著作等身”。從冷卻塔到旋轉殼,從非線性分析到分岔問題,他既深耕專業教學,對已有課程進行系列改革創新,更重視大眾科普,退休後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科普寫作和科普出版工作中。從教數十年,他最大心得便是注重科研的基礎訓練:科研無捷徑,打好基礎,方能“舉重若輕”。
許抗生(87歲)
哲學系教授
中國哲學博大精妙,體深用宏,他始終對老子情有獨鍾。一次選擇,便是一生的堅守與探索。自從本科畢業論文鑽研王弼《老子注》開始,先是十餘年功夫悉心考證帛書老子,繼而十年一劍,打磨《老子與道家》,最終晚年建構“當代新道家”思想體系。許先生言道,“《道德經》是救世之書”。全憑這“救世”二字,他便與老子心意相通而一越千年,皓首窮經而一往無前。一輩子,一本經,一件事,成就了他的學術高度。一甲子以來,他始終以赤子心、磐石志從容行來,覃思不輟,以學問涵養人生。以溫潤的微笑、專注的熱情,讓學術生命永遠洋溢著青春的活力。
葉朗(86歲)
哲學系教授
自從1955年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他便在燕園開啟了長達60餘年的美學人生。“古往今來對人類文明有貢獻的人,嘔出心肝作為文明的燃料。為什麼要嘔出心肝?他是欲罷不能。”這是他最喜歡引用的一段文字。正是秉持“欲罷不能”的探索精神,誠意為學、專注從教,始終提倡在美學與美育的互動中推動境界的提升。他悉心守護老校長蔡元培留下的美育傳統,開闢出“小説美學”領域,梳理出“中國美學史”脈絡,創造出“美在意象”等原創觀點,一如燕南園的繁花似錦,美不勝收。
王曉秋(81歲)
歷史學系教授
史海遨遊,古今求索。1959年,他考入北大歷史系主攻“近代中國與世界”方向。1964年畢業留校,教書育人50年。他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風雨涅槃的親歷者,也是研究者;作為一個學者,他不僅在象牙塔裏爬梳史料、潛心學術,也在社會舞臺上東西縱橫、積極發聲,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國近代發展,用專業的知識為社會獻計獻策。
數學科學學院老中青三代
田剛(65歲)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科學學院教授
訚琪崢(37歲)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副教授
吳清玉(23歲)數學科學學院2022級博士生
一位是數學界的頂尖學者,懷揣“數學強國”的初心,耕耘一生,創建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一位是燕歸北大的青年才俊,與國際前沿接軌,不斷攀登研究高峰;一位是北大數院的冉冉新星,對數字懷抱浪漫憧憬,續寫新的光榮與夢想。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他們在燕園共同探索著數學的終極之美。江山代有才人出,老中青三人,年齡相加正好與北大125同歲,共同寫就北大數學探索真理、開拓智慧的賡續奮鬥。
郭弘(54歲)電子學院教授
吳騰(34歲)電子學院助理教授
一位是量子技術領域的領軍人,一位是後起之秀的青年教師,同一個講臺,師徒“接力棒”教學《量子光學》。對板書教學的始終堅持,不僅是師徒的傳承,更是他們對科學的熱愛與堅守。他們共同探索量子科學領域的技術應用,在量子資訊感知與基礎物理和生命科學的深度融合中取得突破性進展。實驗室成員也各有所長,書法、繪畫、滑雪、攝影;足球比賽MVP、校運會金銀牌、世界合唱比賽金牌 …… 郭弘把在“享受科學、享受藝術”中獲得“永遠的快樂”帶給了學生。
山鷹社
潘昊然(23歲)醫學部醫學英語專業2018級本科生、山鷹社現任社長
張墨含(35歲)軟體與微電子學院2011級碩士研究生
劉博(34歲)體育教研部教師
存鷹之心於高遠,取鷹之志而淩雲,從草創之處踉踉蹌蹌拉起的隊伍,三十餘年風雨中,山鷹社薪火相傳,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訓練、遠足、登山、攀岩、科考……攀登山峰的高度,行遍山河的廣度,探賾自然的深度,體驗人生起伏的厚度,都是山鷹情懷最好的注解。照片中的三人,分別是不同年代的山鷹社成員,路繩之上皆兄弟,岩壁是他們揮灑汗水、恣意青春的見證,“大鷹帶小鷹”一代代攜手行進,在同一塊岩壁上超越自我,傳承著山鷹人永不言棄的精神。
北京大學學生國際交流協會(SICA)
李勁(54歲)政治學系1995級碩士研究生、SICA首任主席
馬嵐(41歲)國際關係學院2001級本科生、2005級碩士研究生、SICA第九屆主席
錢喻曉(22歲)中國語言文學系2019級本科生、SICA現任主席
作為國內高校第一家國際交流學生社團,SICA(Student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放眼遼闊世界,打造環球網路,以青年之力量連接北大、中國與世界。從初創到成熟,二十六年來,創辦了近二十個國際交流品牌項目,多次獲“北京大學十佳社團”稱號。社團成員們在學術論壇上探討國際議題,在城市和鄉野中真誠交流,在不同角落留下足跡並結交摯友,以平等對話的方式了解世界,也讓世界聆聽中國和北大的聲音。現如今,三任主席以各自不同的身份和方式活躍在國際交流的舞臺上,繼續SICA人“立足北大,放眼世界”的使命與追求。
02至情
一對夫妻,他們多年如一,浪漫如初;一對父女,他們分形同氣,其樂融融;一對同窗,他們志同道合,高情厚誼;一對好友,她們惺惺相惜,意趣相投…… 有人在研究中成為“書匠”,與學生亦師亦友;有人在文字裏灌溉花朵,與漢語相守相伴;有人將溫度融入科技,向世界張開懷抱……愛情,親情,友情,師生情,對國家、世界之大愛,都是世間至高至偉的真情。在北大,他們與最好的人,度過最美的青春,學會愛人與愛己。
程和平(60歲)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教授
肖瑞平(60歲)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教授
一位是頂尖的細胞生物學家,一位是頂尖的分子醫學專家,他們因學術相識相知,相愛相守三十餘年。他是樸實、堅韌的,她是浪漫、純粹的,從未名湖畔小白樓步入婚姻的殿堂,從相攜留學到雙雙歸國,在為人類未來探索科學的路上,二人始終彼此相伴。工作上,他們是學術伉儷;生活中,他們是恩愛夫妻。時至今日,他仍然每週會為她送上一束鮮花,如他們對彼此芳馥馨香、常青長情的愛。光影下,這對“神仙眷侶”相對而立,彼此成就,一同堅定地望向跨學科的未來。無論是學術之路還是人生旅程,他們皆相伴相守,如影隨形。
陳剛(57歲)
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為人師,亦師亦友、言傳身教;做學問,敏銳嚴謹、獨樹一幟。身在燕園40年,從學生到老師、從哲學到廣告,身為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的他,在求新求變的過程中,不變的是他對教書育人的熱愛,對學術研究的赤誠和對推動學科建設、促進行業發展的責任與使命。在他人眼中,他是中國廣告界的思想者,在他自己看來,“北大教書匠、廣告性情人”才是他最喜歡的定位與寫照。
海聞(71歲)匯豐商學院/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
他是恢復高考後北大第一屆本科生,也是自費出國留學的第一批學生,重重困難卻從未放棄理想,他不忘報國初心,放棄國外終身教職毅然回國,參與創辦了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創辦了匯豐商學院,為國家建設培養了一大批經濟金融人才。“站在北大的講臺上,就是最快樂的事”。
戴錦華(64歲)中文系教授
作為20世紀八九十年代最早從事電影理論、文化研究的學術開拓者,她犀利的學術觀點和包容性的批判性思考,打開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學子的思想視野,是深受年輕人愛戴的師者。她獨特而深刻的思想以更廣闊的世界和大多數人為坐標觀察世界和時代的變化,啟迪人們敢於反思自我的多重身份,勇於看見遠方的人和事。她透過光影之窗解讀歷史與記憶、政治與身份的文化疊影,她始終用生命的熱度和理性的辨析體認歷史、現實與未來。
身為同級校友,共同經歷時代的浪潮與巨變,他們的命運與經歷被賦予傳奇的色彩,經驗與精神也在時光中傳承。畢業40餘年,他們各自成為所在領域的傑出學者。時光荏苒,童心不減,談笑之間,他們玩起少時的小遊戲。昔年友誼,煥發新的生機;往事涌現,青春永不散場。
劉晨(43歲)藝術學院研究員
賈妍(43歲)藝術學院副教授
她們同在藝術學院研究、教授藝術史:一個主攻中國古代繪畫,一個研究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藝術。中國傳統卷軸畫與古埃及紙草畫之間,一中一西,恰是世界兩大古老文明遙相唱和。她們不僅是同仁,更因學術結緣成為好友,在工作與生活中共同進步,共促成長。高山流水,知音難得。
列娜(25歲)
外國語學院俄語系講師、對外漢語教育學院22級博士生
來自俄羅斯的她,結緣漢語十六載,從符拉迪沃斯托克來到北京,她探究語言學理論,開展外語教學研究,教學相長,孜孜以求。于她而言,語言不僅僅是交流的工具,更承載著連通中俄兩國的別樣情感與文化,在燕園,她也將續寫更加精彩的中國故事。
陳寶權(54歲)智慧學院教授
麥景(23歲)電腦學院2021級博士研究生、北大火麒麟冰球隊成員
哨聲吹起,比賽的速度與激情,縱使千里之外,亦如身臨其境,享“自由視角”觀賽,這,是他為北京冬奧打造的黑科技,將“子彈時間”從電影后期特效搬到比賽現場轉播中,讓觀眾們無論身處何處,都能擁有互動式、多維度的臨場感、“沉浸式”、無“死角”的觀賽體驗。作為電腦圖形學與可視化領域的領軍科學家和智慧學院副院長,于他而言,科研不必枯燥乏味,可以有趣、有益、有收穫、有快樂。他與打冰球學生“幻影”般的合照,正是模擬了這套設備的“子彈時間”特效,通過環繞視點圖像的視覺暫留,展示了靜動對比的精彩瞬間。
楊再宏(36歲)物理學院助理教授
楊謹漪(6歲)北大附小一年級
他,是從事實驗核物理研究的博雅青年學者;他的女兒,是從小熱愛芭蕾舞蹈的一年級小朋友。爸爸對女兒視若珍寶,寵愛有加;孩子在爸爸面前天真爛漫,自由自在。這位科學家父親,目不轉睛看著女兒翩然起舞,視線一刻也沒有離開。攝影師的抓拍,為這對父女定格每一個溫馨快樂的瞬間,記錄下了這組“科學家父親眼中的天鵝湖”。在這位青年學者的眼中,科研生活也是同樣靈動而美麗,充滿著溫度與情懷。
03韶華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于硎。他們來自五洲四海,面向前路未來,前瞻機遇挑戰,創造無限可能。在燕園,他們彼此沐風而遇,各自追光而行。少年有夢,不負韶華,他們身體力行,不斷拓展人類思考與行動的邊界。求索之路,追夢之巔,未以山海為遠。青春活力,在此生生不息,薪火相傳。
王歡(35歲)
化學學院研究員
在化學領域,她展現女性科研工作者的風采,通過多模態多尺度解析分子體系的動力學過程,通過為分子錄影,潛心探索化學和生物分子體系。能量在靜與動之間轉換,生命在細微與宏大間綻放。了解自然運作規律,科學探究萬物源本,是她作為科研工作者的擔當。從“單”到“多”的涌現現象,是化學與物理交叉別致的美,科研並不艱深孤獨,生命是每個人共同的語言。
江宇梁(23歲)
中文系20級碩士研究生
一身虞姬裝束,氣定神閒之姿,在她身上,傳統戲曲煥發出“青春”的光彩。幼時耳濡目染下的京劇種子,在燕園迎來系統學習的土壤,她還借助自身專業所學,將藝術數據化,將聲門運動可視化,助力傳統戲曲的傳承保護。珠圓玉潤的唱腔,水波盪漾的尾音,雖然今年即將告別燕園,但這位音樂精靈與戲曲的故事,永遠未完待續。
肖雲峰(42歲)
物理學院教授
他首次提出併發展了對稱破缺微腔光學新方向,實現了奈米尺度單顆粒單病毒的超高靈敏檢測,在超高品質因子微腔光學與光子學研究領域不斷深耕。他以通訊作者發表論文100余篇,5次入選“中國光學十大進展”,當選美國光學學會、國際光學工程學會、中國光學學會會士。作為老師,他全心全意指導學生,作為科研人員,他扎紮實實進行科技攻關,取得一系列國際領先成果,先後獲得多個業內獎項。青春在大地盛放,科研“追光”路上,他永不止步。
金鑫(34歲)
電腦學院副教授
踏實耕耘,興趣是最好的驅動力。他是2021年第四屆“青橙獎”獲得者,主要從事電腦系統軟體的研究。“做科研最關鍵是感興趣”,不斷思考,踏實打磨改進,便會逐漸接近科學問題的最優解。如今,他和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才共同推動著電腦學科的發展和技術的革新,為北大注入青春的新鮮血液。
方璇(33歲)
醫學部基礎醫學院講師
2017年,臨床醫學博士畢業的她,帶著畫筆回到北京大學醫學部,成為解剖學系第一位90後青年教師。繪畫,是少時而始的愛好,縱使學醫很忙,她不曾想過放棄,也未曾想到,這一興趣能與工作相融合。不僅自己如是,她還帶領學生社團將醫學可視化,勾勒人體奧妙,臨摹生命底色,師徒們一道用藝術呈現醫學,一同感受生活的起伏律動。三尺講臺,徐徐展開手繪作品,她拿起畫筆,“醫”筆“醫”畫,描摹出代代相傳的“青春”醫學。
王華偉(32歲)
法學院助理教授
燕歸北大,他是90後“人氣教師”,從學生到學者到老師,從傳統的刑法教義學到新興的網路犯罪研究,他篤定 “以學術為志業”,探索法律課堂的“清晰”與“輕鬆”,堅守刑法學人的社會使命與家國情懷。勤奮與鑽研讓他在刑法學研究的道路上行穩而致遠,熱情與專注讓他把看似“沉重”的法律學習變得“輕鬆”起來。作為青年人,他也是學生們的知心人,熱心人,為學生樹立榜樣,堅守刑法學人的社會使命與家國情懷,這是令他感到幸福的事業。
呂瓏薇(34歲)
口腔醫院副教授
2006年的春天,17歲的她毅然決然地選擇醫學專業。功夫不負有心人,進入北大醫學部的十七載韶華,她一路披荊斬棘,從醫學生到醫者、師者,經歷了選擇、成長與收穫。如今,她已是青年長江學者,用自己的雙手將口腔修復變成一門藝術,為患者帶來疾病治愈後“美”的享受與自信。
李世乾(22歲)智慧學院22級博士研究生
李世坤(22歲)工學院22級碩士研究生
2022年,““乾坤兄弟”分別從電子科大、川大保送至北大,推開西門,他們在燕園開啟全新的生活。哥哥李世乾,在智慧科學系開展認知推理研究;弟弟李世坤,專注于倣生機器人的開發和探索。兄弟二人既有“複製粘貼”般的自律,也有不斷相互促進、共同進步的優秀與堅持。“一樣”卻又不一樣的他們,互觀彼此,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人文社科學生代表
吳琪瑤(26歲)考古文博學院2019級博士研究生
王心怡(20歲)外國語學院2020級本科生
李子木(20歲)馬克思主義學院2021級本科生
北大成立了中國高校第一個考古學系,勇開風氣之先,被譽為“中國考古學家的搖籃”,她手拿鐵鏟,探索歷史文明的璀璨星河。北京大學阿拉伯語專業,是中國高校建立最早的阿拉伯語專業,她以語言文字為橋,不斷推動著對外學術交流與合作。北大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培養項目“大釗班”,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規劃,賡續紅色血脈,挺立時代潮頭,他手握新青年刊本,探求真理,追尋夢想。來自這三大人文社科領域的年輕人,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國家,青春之世界。
理工科學生代表
范雋丞(22歲)生命科學學院2019級本科生
曾小虎(27歲)未來技術學院2018級博士研究生
陳瑞齊(23歲)積體電路學院2021級博士研究生
北大生命科學學科從中國高校最早建立的生物學系發展而來,探索現代生命科學前沿、把握現代生物技術,推動我國生命科學教育進入新時期。近兩年,北大全新實施“新工科”戰略,聚焦“高精尖缺”的前沿領域,探索和創造無限可能。面向學科前沿與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一批理工科學子正在北大茁壯成長。青春為何,青春何為,北大學子,在青春中博發,向著引領未來的創新創業領軍者大步前行,科技交互未來,未來已成現在。
光華管理學院“未來領導者“項目學生代表
陳卓瑤(21歲)中國香港
Christian Alexander Weber(21歲)德國
Mateusz Wasilkowski(22歲)波蘭
Mélissa Rosenberg(20歲)法國
Xu Chuanyi(21歲)加拿大
Saksham Bansal(21歲)印度
Clementine Fernandes(21歲)法國
他們來自2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14所頂尖商學院,擁有多元文化背景與豐富實踐經歷,懷著對中國的好奇與摯愛,和對全球化背景下社會發展的關注與擔當,來到燕園,與北大學子共同學習中國經濟與管理,在深入實踐中掌握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紅墻綠瓦之下,是文化交融碰撞之美妙琴音;雕欄玉砌之間,是知識蓬勃積累之向上階梯。目光如炬,青春洋溢,他們是勇於開拓、開放包容的新一代,他們是“未來領導者”。
燕京學堂中國學碩士研究生項目學生代表
于昊辰(24歲)中國
Daniel Tafelski(23歲)德國
Ann Marie Hermann(22歲)愛爾蘭
Anna Ruth Guildea(25歲)美國
北京大學燕京學堂從跨文化交流出發,聚焦中國、關懷世界,培養溝通中國與世界的青年人才。來自世界五大洲八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青年,組成了一個真正的世界課堂。這些青年們,來自不同的地域,説著不同的語言,帶著各自的文化融匯在這裡,和而不同,進而集思廣益。具有全球視野的他們,心中有夢,眼中有光,在多元、機遇和溝通中一起向未來。
攝影師簡介
肖夢涯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2021級博士生。2016于紐約帕森斯藝術學院獲得藝術碩士學位。
他的作品橫跨攝影、雕塑、裝置三種主要媒介,擅長用多種材質和燈光的組合營造一個熟悉卻又陌生的奇幻世界。
創作經歷
個人展覽:
2022《咱們:看見身邊的光》,北京大學第二教學樓
2019《夢涯》,北京金融街金融客藝術中心
2018《生命的沉潛》,北京大學百週年紀念講堂
參與展覽:
2016 In An Echo,群展,Arnold and Shcila Aronson畫廊,美國紐約
2015 Dispositive,群展,平遙國際攝影節,中國平遙
2015 Shared Value,群展,Photoville,美國紐約
2015 Hyphen,群展,天普大學三角畫廊,美國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