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全國青年攝影大展在蘇州開幕
以青春之名的光影藝術與集深厚歷史底蘊、濃郁時代氣息于一體的城市文明,在碰撞之下將擦出怎樣亮眼的火花?12月9日在江蘇蘇州開幕的第五屆全國青年攝影大展,或許可以告訴我們答案,展覽內植的價值追求和延展的文化思考正在與這座城市賡續的文脈形成迴響。
第五屆全國青年攝影大展由中國攝影家協會、江蘇省文聯、中共蘇州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以青春、多元、創新為理念,以“新時代 新征程新偉業”為主題,分設科技新光、生活你好、綠水青山、古韻新風、家鄉故事、愛和成長和魅力蘇州·秀美太湖等單元。從微觀而近距離的凝視,到宏觀且更廣闊的時空場域,青年攝影群體再一次的集體亮相,讓觀眾看到年輕的眼睛日漸開闊的視野,看到青春的心靈充滿個性的表達,看到攝影發展的新內涵、新活力、新氣象。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攝協主席李舸,江蘇省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常勝梅,中國攝協副主席潘朝陽,中國攝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于德海,江蘇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黃俊,蘇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金潔,蘇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楊芳,蘇州市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季珉,蘇州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倪彥,吳中區委常委、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孫健,吳中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尤建豐,江蘇省攝影家協會主席許益民,以及河北、上海、山東、安徽、浙江、四川、甘肅、新疆、遼寧等地攝影家協會負責人,全國各地的院校代表、78名入展攝影師出席開幕式。
李舸在開幕式上致辭
李舸致辭表示,第五屆全國青年攝影大展入展作品富有時代特色、青春風采,既有對歷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的展現,對人民奮鬥之志、創造之力、發展之果的彰顯,又有對日常生活、社會熱點、人間萬象的觀察,對個人成長、時代進步、理想追求的思考,體現了青年攝影人的精神氣質、敏銳眼光和創新觀念。李舸強調,青年是文藝事業的未來。廣大青年攝影工作者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以新銳力量,積極推進新時代攝影事業高品質發展。
常勝梅在開幕式上致辭
常勝梅在致辭時説,全國青年攝影大展是中國攝協精心打造的文藝品牌活動,既是青年攝影人的盛會,也是青年攝影創作成果的集中展示。“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是本屆大展的主題,充分體現了時代和人民對青年攝影家的深情期待。胸中有大義,心裏有人民,鏡頭有方向,光影才能更美。希望江蘇的攝影家能夠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用鏡頭描繪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記錄民族復興的偉大進程。
開幕式上,與會領導嘉賓分別為本屆大展“組織工作優秀單位”“優秀指導老師”“突出貢獻單位”和入展青年攝影師代表頒發了榮譽牌和證書。
入展青年攝影師代表周志偉在發言中道出了青年攝影師的願景與擔當:“青年是時代的希望、是未來的力量,有夢想才會有作為,讓我們以優秀的作品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
如果説正在廈門展出的第29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如一場視覺盛宴,盛大而豐厚;在長沙舉辦的全國攝影理論研討會恰似一盞清茗,需要靜思凝神去品悟;那麼,第五屆全國青年攝影大展便像一份甜品,精緻而清新。
領導、嘉賓觀看展覽
開幕式現場合影
第五屆青年攝影大展面向14-44歲的中國國籍青年人徵稿,號召青年人積極利用攝影語言,描繪講述新時代新征程的生動實踐、感人故事和美好瞬間,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奮發有為、勇毅前行。大展吸引了11846人投稿,投稿總數為90417件/147635幅(包括短視頻作品1095件),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含港澳臺)均有來稿,並有旅居阿根廷、英國、加拿大、俄羅斯、德國等地的中國籍青年熱情參與。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評選出的入展作品題材多樣,異彩紛呈,既有對傳統的堅守,也有新穎、積極的藝術探索,凝結著青年對時代、對生活的思考。130名青年攝影師以自己的方式感知探尋大千世界,創新發展攝影藝術,創作出有煙火氣、接地氣、有靈氣的攝影作品,整體呈現出多元化的嶄新風貌。他們或聚焦當代人的生活境遇,為當代中國人斑斕多彩的情感和夢想賦形;或深入挖掘本土的故事,向下紮根、向上生長,有意識地朝敘事、內涵和意義方向發展;或跨越時空去追溯、激活那些塵封已久的傳統文化魅力,在與傳統的交織中賦予新的表達;或關心自然、關心生態文明與可持續性發展,讓影像的意義更豐厚更有力;或以青山綠水的物象來概括表達色彩斑斕的大千世界,將自然山水與人文景觀的形象轉換為精神追求;或放飛想像的翅膀,在視覺探索中呈現出鮮明的數字影像技術新特點……他們的作品呈現出當下年輕人的鮮明特點:關注科技發展前沿,關注文化發展脈絡,關注城鄉生活面貌,關注自然生態環境,關注自我意識和成長,跨越專業界限,大膽創設未來,連結藝術與科技、傳統和當代。
展覽現場
此次展覽主展場設在蘇州吳中區美術館,集中展出本屆大展119件入展作品,分展場設在蘇州吳文化博物館,展示部分精選作品。徜徉展廳之中,攝影創作生力軍張揚的青春力量充分涌動,這種力量中不僅散發著與這個時代合拍的審美意趣,更包蘊著無限可能的希望。本次展覽是青年攝影人的一場互動對話,更是靜態攝影、動態影像、混合媒體的跨界呈現。每組作品都散發著不同創作者直面自我、社會、世界時所流露出的個體性,它們彼此碰撞、共振,最終形成了一場青年攝影的合奏。
展覽的策展設計試圖構建出獨特的場域,使青年攝影師作品共場並立、産生共振,尋找青年攝影在當下更為深層的“定義”可能,並以此為標本關注中國當代青年影像創作的視點。作為本次展覽策展人之一,中國攝影金像獎獲獎者蔣澍介紹,青年人的攝影往往表現出鮮明的特徵,他們將對生活、環境的敏銳意識引發的思考反映在作品中,他們更願意嘗試新技術、新風格和新主題。為更好地展示年輕攝影師的才華和觀點,根據這些特點和屬性,策展團隊將展覽呈現的重點建立在與年輕攝影師産生共鳴方面。他還透漏,此次策展還使用了人工智慧“參與”輔助設計。
展覽現場
從平面展示到立體構建,從靜態呈現到動態演繹,在熱情與靈感的澆築下,展覽通過精心設計的空間、獨特的燈光與色彩、創新的呈現方式,使用紙質照片、數字螢幕、混合媒體裝置等多種富有吸引力的講述方式,在環境、空間、作品之間尋求平衡,通過二維平面藝術語言與三維空間藝術的交叉,完成資訊傳遞與視覺呈現。在主展場的設計上,策展團隊因地制宜,再造空間:使用橙黃、深灰的色塊組合,充分體現年輕人影像的多樣性;打破平面展墻的設計,將其中一面展墻製作成折頁樣式,讓作品跳脫而出,提升了空間感;巧妙利用燈箱設計、落地裝置,調整觀展節奏。展出作品裝裱精緻,策展團隊根據作品特性和內容定制了不同工藝的邊框與之匹配。別出心裁的是,展場入口設置了手觸觀展計數裝置,可以讓每位觀展者留下印記,充滿儀式感和參與感。展覽剛開幕1小時,數字就指向了1016,足見展覽的吸引力和熱度。
展覽現場
在蘇州吳文化博物館一層的分展場,環形的落地窗讓展廳光線充足,還擁有絕佳的視野,可外觀運河一景寶帶橋。結合空間的流動性及通透性,展場並未搭設展板讓作品上墻,而是主要採用黃色長條木板架將作品列印成折頁長卷放置於上,讓觀眾可以低頭觀影、抬頭賞景。還有部分作品在鋼架展架進行展陳,從作品到設計都彰顯青春洋溢、充滿活力的氣息。考慮到吳文化博物館是年輕人中意的“寶藏博物館”,展場還特別設置了打卡地——青年攝影大展動態海報和翻涌的紙藝海浪裝置,以示青年是中國攝影生生不息的“後浪”。新穎的展覽吸引了江蘇廣電陽光小記者們前來打卡錄製視頻。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開幕式後,李舸以《輕撫典藏的瞬間》為題為青年攝影師進行講座。他從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展覽收藏反觀攝影創作,深入淺出地梳理、提煉攝影史脈絡和閃耀其間的經典之作,從具體實例出發強調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的重要意義和實踐路徑,為青年人的創作指明瞭方向、輸送了養分。
伴隨展覽開幕,“文化傳承中的青年擔當”研討會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指向展覽內在走向縱深的理論追求。南京大學考古係教師王一如,青年攝影師、第四屆全國青年攝影大展入選作者郭珈汐,青年作家石一楓,環球行攝作家羅曉韻,歷史收藏博主、博物館攝影師黃翼(@動脈影),《中國音樂年鑒》編輯部主任施藝等,共赴一場關於藝術、關於文化的延展探討,從攝影、文學、音樂、美術、考古等不同領域展開跨界交流和思想碰撞,展示了青年文藝工作者多元的創作風貌和多樣化藝術形式的實踐,進行了對傳統與當代、中西文化交融的思考和回應,凸顯了不同文藝門類“術”的差異和“道”的統一,表達了青年人在擁抱無限可能性的同時,致力推動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青年擔當。
與展覽緊密呼應,“探索邊界”青年大展攝影工作坊同期舉辦。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任悅,攝影家、策展人傅擁軍,攝影家塔可作為導師分別以“圖像與記憶:蘇州城市文化的視覺表達”“新影像志——在地項目創作實踐”“從紙上到路上:如何把歷史古籍譯成當下影像”為課題,帶領青年攝影師進行分組創作實踐,對青年攝影師攝影主題的選取、錨定,視覺敘事、視覺修辭等作具體和切實的指導,鍛鍊與確立青年攝影師思考的獨立性,實現攝影語言表現能力的有效錘鍊和充分發掘。同時,三位導師還將圍繞各自的攝影課題,就如何拓展影像創作的邊界等話題,做客直播間與線上網友進行交流和分享。
全國青年攝影大展是中國攝協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凝聚青年攝影人才、推動青年攝影工作的重要品牌活動,多年來發現和推出了一批才華出眾、多元開放、獨立創新的攝影人才。本屆大展由中國攝協攝影教育委員會、北京攝影函授學院、江蘇省攝協、蘇州市文聯、蘇州市吳中區委宣傳部、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管理委員會承辦,蘇州市攝協、吳中區文聯、吳中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蘇州太湖文化旅遊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協辦。展覽將展出至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