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睹為快!看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
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效果圖。 供圖:中國極地研究中心
中國網上海11月1日訊(記者 戴凡)今日上午,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正式啟航。“雪龍”和“雪龍2”號船從上海出發,開啟為期5個多月科考之旅,另一艘“天惠”輪貨船將從江蘇張家港出發。據了解,此次南極考察活動中將在東南極羅斯海沿岸區域建設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新考察站將成為繼長城、中山站之後的第三個常年考察站,也是中國首個面向太平洋磁區的考察站。
新考察站建成後將是什麼樣?讓我們先睹為快,看一看高清效果圖。
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效果圖。 供圖:中國極地研究中心
據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中國極地研究所)黨委書記孫波介紹,新站主體設計為南十字星造型,設計理念源自中國航海家鄭和下西洋時導航用的南十字星,建築面積約5244平方米,建成後預計可容納度夏考察人員80人,越冬考察人員30人,計劃用於開展大氣環境、海洋基礎環境、生物生態等多圈層、多學科的觀監測和科學研究工作。
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模型。 中國網 戴凡 攝影
為何在南極新建考察站?
據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副主任龍威介紹,新站所處區域,具有岩石圈、冰凍圈、生物圈、大氣圈等典型自然地理單元集中相互作用的特徵。
龍威向記者介紹了建立新科考站的重要意義。首先,是通過開展海洋生態、海冰、冰川、海平面、大氣、地球物理、高空大氣物理、陸地生態、陸地和海洋地質、鳥類等調查、觀測監測,為評估南極生態環境和氣候變化提供基礎支撐。
其次,通過開展羅斯海區域陸、海、冰川以及幹谷、橫貫山脈等南極關鍵內陸區域等多學科綜合科學調查,將為了解上述區域自然特徵提供支撐。
我國還可以積極履行《南極條約》體系相關責任和義務,與有關國家一道對恩克斯堡島南極特別保護區進行管理、開展羅斯海海洋保護區生態監測,為保護南極生態環境做出貢獻,也為我國參與南極國際治理提供支撐。
最後,是與周邊其他國家考察站開展南極科學考察及保障的國際合作,努力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模型。 中國網 戴凡 攝影
計劃60天內完成建設
據孫波介紹,按照自然資源部統一安排,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承擔新站建設工作,成立專門項目工程部,細化各階段建設目標、關鍵路線、關鍵工藝、實施方案,以完成新站主體建築為目標,根據南極現場特殊的海冰、氣候、工程機械、作業窗口等實際情況提前制定預案演練。
他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已完成物資的國內定制加工、預拼裝、檢查驗收、裝船等工作。12月中旬,科考隊員將抵達羅斯海樞紐站區域開展卸貨和安裝工作,計劃60天內完成建設任務。
在建設過程中,還將踐行“綠色考察”理念,在保證品質、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過一體化設計統籌各系統關係,國內裝配化定制及預拼裝,集約化管理建築所需材料,實現節能、節水、節材,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通過減少擾動南極現場的區域面積,減少臨時設施和現場施工人員數量,並最大限度地控制施工活動範圍,以達到綠色環保建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