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本網獨家>

以色列為何此時簽訂停火協議?

2024-12-02 14:12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舒夢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簽署的停火協議已于11月27日正式生效。依據該協議,黎巴嫩政府軍已向邊境南部轉移,而以色列也將逐步終止在黎巴嫩境內的軍事活動。停火協議的實施,使黎以邊境緊張氣氛有所緩解,黎巴嫩南部居民開始重返家園。

以色列為何選擇此時簽訂停火協議?

第一,以色列對真主黨發起的軍事打擊已取得一定成果。真主黨高層遭受重大打擊,其整體實力有所下降。但以色列也清醒地意識到,單憑此次軍事行動無法根除真主黨。在實現初步目標後,面對難以達成的後續目標及時終止行動,是以色列基於自身利益的精明決策。

第二,以色列若持續對黎巴嫩進行軍事打擊,將繼續面臨多條戰線上的壓力。當前,以色列仍在加沙地區持續展開軍事行動;同時,以色列還需警惕來自伊朗及其他“抵抗力量”可能發動的侵擾性襲擊。在這種情況下,結束多線作戰對以色列來説,可以有效地減少資源的消耗,避免戰線過長導致的軍事和政治風險。

第三,以色列此舉無疑是在鞏固與美國的關係,確保其在中東地區的戰略利益。從美國與以色列的關係來看,此時與黎巴嫩簽訂和平協議,不僅能為美國總統拜登的政治遺産“增光添彩”,也可以為候任總統特朗普送上一份賀禮——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明確表示,要讓混亂的中東實現和平、實現停火。

此外,隨著軍事行動的持續,以色列所面臨的內外壓力也在不斷增大。國際社會普遍倡導和平解決衝突,反對持續的軍事對抗。對外,與黎巴嫩停火有助於緩解黎南部地區的人道主義危機,減少國際社會對以色列在道義上的壓力;對內,讓北部地區的居民返回家園是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政治承諾,停火有助於減輕內塔尼亞胡的執政壓力,進而穩定國內局勢。

更重要的是,停火協議的簽署,為以色列提供了將戰場上的軍事優勢轉化為戰略優勢的契機。自2023年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以色列的軍事行動不斷升級並持續進行,導致國際社會對以色列的批評聲浪高漲。雖然以色列在加沙地帶對哈馬斯的打擊成效顯著,也給予長期對手真主黨以重創,但以色列的國際形象也逐漸惡化,全球範圍內掀起反猶太主義浪潮,猶太人所面臨的威脅不減反增,以色列陷入越戰越不安的困境。未來,以色列的“拳頭”將集中對準加沙地區,最大限度地打擊哈馬斯,解決被扣押人質問題,並通過外交途徑減輕國際壓力。同時,以色列與伊朗等抵抗力量的對抗仍將持續,但在黎巴嫩真主黨退出直接衝突後,抵抗陣營的綜合實力將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然而,對於黎以邊境地區急欲返回家園的民眾來説,此次停火協議能否成為長期和平的基石仍未可知。歷史教訓顯示,此類協議的脆弱性顯而易見。2006年的停火協議與當前協議如出一轍,雖曾短暫帶來和平,但雙方最終均未履行協議。內塔尼亞胡已明確表示,如果真主黨違反停火協議,在邊境地區重建武裝力量,以色列也將採取軍事行動。這種表態為未來可能的軍事衝突埋下了伏筆。

另外,隨著特朗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美國的中東政策預計將發生變化——特別是在支援以色列和打擊伊朗方面。這些政策調整可能為停火協議之後的地區關係發展帶來新的不確定性。

停火協議墨跡未幹,但黎以雙方又在邊境地區彰顯勢力。29日,協議正式生效不滿兩天,黎巴嫩軍方指責以色列侵犯其領空、違反協議。這導致地區暫時的穩定如同懸崖邊上的巨石,隨時可能因新的衝突而崩裂。而且,黎以停火協議並未將加沙地帶停火作為前提,而後者才是本輪中東局勢動蕩的根源所在。在此背景下,未來地區和平進程依舊存在巨大不確定性。

編審:高霈寧 蔣新宇 張艷玲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