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本網獨家>

珠江“壓鹹補淡”20年累計調水756億立方米,助力粵港澳大灣區高品質發展

2024-11-22 17:58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中國網11月22日訊(記者 張艷玲)今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5週年,也是珠江“壓鹹補淡”應急水量調度實施20週年。記者從水利部22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珠江“壓鹹補淡”應急水量調度20年來,累計調水756億立方米,形成供水、生態、發電、航運等多方共贏局面。

澳門三面環海,陸地面積小,淡水資源匱乏,95%以上的淡水由珠海通過供水管道輸送給澳門的水廠。21世紀以來,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用水量不斷增加,加上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澳門、珠海等地頻頻遭受鹹潮災害襲擊。2004年秋季,珠江三角洲地區遭遇異常兇猛的鹹潮,威脅澳門、珠海等地供水安全。

鹹潮,即河口鹹潮,又稱鹹潮上溯、海水入侵。在枯水期,徑流量減小,外海高鹽水在潮汐動力下,逐漸向河道上游擴散,導致河道內水體變鹹,進而引發鹹潮,取水口無法正常抽取淡水;反之,當徑流量增大時,鹹潮鹹界下移,取水口可以正常抽取淡水。目前,在潮汐動力不可人為調控情況下,增加河道徑流成為應對鹹潮的有效手段。

因此,“壓鹹補淡”是應對珠江口鹹潮最有效方式。“壓鹹補淡”就是通過科學調度上游水庫群,有效補充河道淡水徑流量,從而壓制鹹潮上溯,使鹹界下移到取水口以下,為當地供水系統創造抽取淡水的條件,保證正常取水使用。

水利部副部長王寶恩介紹,2004年11月,水利部組織珠江水利委員會(簡稱“珠江委”)全面啟動應急供水保障工作。經週密籌劃,2005年春節前夕,從千里之外的上游水庫應急調水至珠江口,以壓制鹹潮、保證補淡,調水距離長達1000多公里,跨越貴州、廣西、廣東等省(自治區),歷時10天,開創“千里調水壓鹹潮”的壯舉。

對於“壓鹹補淡”的難點,水利部水旱災害防禦司督察專員王章立表示,“壓鹹補淡”應急水量調度主要難在鹹情、雨水情中長期預測預報和水工程調度上。“用好枯水期寶貴的水資源進行‘壓鹹補淡’,必須精準確定壓鹹流量和時機,這對鹹潮、雨水情預測預報提出非常高的要求。”

王章立表示,珠江河口鹹潮上溯規律複雜,地形、河道徑流量、潮汐動力、風、浪等因素對鹹潮上溯影響較大;枯水期時間跨度大,中長期降雨預報是世界性難題,江河流域産匯流預報模型有待完善,還要考慮水庫調蓄的影響;“壓鹹補淡”調度從西江上游調水到珠江口,水流演進距離達1336公里,珠江三角洲河網密布,水流條件複雜多變,實施調度需要流域上、中、下游水庫群梯次接力,控制淡水精準壓制鹹潮,這對水工程聯合調度提出更高要求。

因此,水利部通過科技賦能,提升預測預報精準度,開創新型水工程調度體系,建構單個水庫優化調度、多庫聯合調度等多種調度模型,創新形成“月計劃、旬調度、周調整、日跟蹤”的調度方式和“打頭壓尾”“避漲壓退”等調度技術,以支撐“壓鹹補淡”應急水量調度順利實施。

記者了解到,為更好地開展“壓鹹補淡”調度工作,2006年,水利部成立珠江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為全國首個將抗旱職能納入統一管理的流域性總指揮部,有力推動“壓鹹補淡”調度從被動到主動、從應急到常態、從局地到流域,全流域統一調度更加有力高效。同時,水利部系統謀劃珠江流域水資源配置工程體系,西江龍灘水電站、大藤峽水利樞紐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先後建成並投入使用,構築起珠江流域堅實的供水保障防線,並在多次抗旱保供水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珠江“壓鹹補淡”應急水量調度實施20年來,水利部不斷強化流域統一規劃、統一治理、統一調度、統一管理,構建了流域當地、近地、遠地梯次供水保障“三道防線”,組織珠江委與廣西、廣東等省(自治區)有關部門,落實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措施,精準範圍、精準對象、精準時段、精準措施,確保了用水安全。

“實施珠江‘壓鹹補淡應急水量調度,為保持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和‘一國兩制行穩致遠,作出積極的水利貢獻,為粵港澳大灣區高品質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水安全保障。”王寶恩説。

編審:蔡曉娟


【責任編輯:張艷玲】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