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本網獨家>

專家解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對新時代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的再宣示

2024-07-19 21:53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中國網7月19日訊(記者 張艷玲)7月15日至18日,中國共産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深入分析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面臨新情況、新問題,科學謀劃了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會議引發廣泛關注。

在中國人民大學19日舉行的第二屆“復興論壇”——“全面深化改革與中國式現代化”研討會上,與會嘉賓圍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高品質發展”“財稅體制改革”等主題進行深入研討。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為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一步指明前進方向和根本遵循。要深刻認識全面深化改革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必然和經驗總結,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和有力保障,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和關鍵一招。繼續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改革開放偉大事業在新時代的一以貫之和創新發展,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

科學技術部原秘書長、科技日報社原社長張景安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系統部署,是新時代新征程上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的總動員、總部署,必將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中國式現代化蘊含了獨特的世界觀、價值觀、歷史觀、文明觀、民主觀、生態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理論和實踐上取得的重大進展和歷史性突破。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不移推進創新全球化,加快適應協同創新、開放共用的新趨勢新需求,不斷推動數字化、智慧化、綠色化、網聯化高品質發展,以科技創新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不竭動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改革進行到底的堅強決心和強烈使命擔當,是對新時代新征程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的再宣示。我們必須高舉改革開放旗幟,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中國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和中長期增長潛力;必須健全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體制機制,讓各類先進優質生産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産力順暢流動;必須健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製度,激活數據要素價值,釋放數據要素潛能;必須健全提升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準的制度,為自主創新産品市場化應用創造良好環境;必須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以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支撐。我們要牢牢把握高品質發展這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不斷開闢中國式現代化的廣闊前景。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林尚立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歷史主動,與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闢中國式現代化廣闊前景的堅強決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續篇,也是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樹立起新的里程碑。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高培勇表示,財稅體制改革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中居顯要位置,必須要完整而準確地把握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的主題重點、歷史基礎、邏輯起點與內涵外延。他認為,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是基於新的改革方向和目標的全新安排,要有新理念、新思路、新戰略、新舉措、新突破、新氣象。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突出系統整合,實行統籌安排,其既有繼承性又有創新性,是在繼承基礎上實現創新。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是在現代財稅體制基礎上,以更高的站位、更廣的視野、更大的格局作出新的戰略部署、實施新的戰略舉措。

中央文獻研究史前副主任、中國史學會會長李捷認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原則。守正創新是進一步深化改革的根本方法。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要始終堅持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引領時代潮流;要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始終堅持創新驅動;始終堅持價值取向,在改革發展中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創院院長、財政部原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認為,要實現“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必須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堅持摸著石頭過河和高水準頂層設計相結合,堅持制度、科技、管理和思想觀念四個層次創新發展的有機結合,堅持在“發展中規範”與“規範中發展”相結合,堅持增強改革硬實力和提升發展軟實力相結合。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劉守英認為,改革攻堅的核心是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要建立高效、規範、公平、開放的全國統一市場,努力完善要素市場,構建高標準的市場體系,從而推進發展新動能的形成。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認為,有效發揮政府作用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係的首要任務,要嚴格規範政府監管行為,強化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要強化國有資本基礎性作用,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要以深化要素市場改革為重點,更好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統籌效率與公平,擴大市場配置資源範圍,激發更大經濟活力。

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郭慶旺認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財稅體制改革重任在肩。要堅持系統觀念,從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的關係、中央和地方的關係、稅收和非稅收入的關係等多維度,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於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戰略謀劃。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原主任韓保江認為,新時代,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要大力推進有利於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用發展的改革,推進有利於調動各方積極性的改革,推進有利於提高效率和效益的改革,推進有利於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改革。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楊光斌認為,秩序與活力的平衡度是衡量國家治理成效的指標之一,創造秩序與活力相平衡的制度環境,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路徑,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優化組織形式和組織化程度的過程。

編審:蔡曉娟


【責任編輯:張艷玲】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