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本網獨家>

外眼看三中全會| 三中全會意義重大 新質生産力或成關鍵詞

2024-07-15 08:06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編者按

在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備受矚目的中國共産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即將拉開帷幕。這次全會不僅為國內經濟社會發展繪製新藍圖,也將為在華發展的外資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與強勁信心。全會聚焦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優化營商環境、加強國際合作等多個核心議題,釋放出積極信號,讓國際輿論與外資企業對中國市場的長期穩定性和增長潛力充滿期待。

中國網7月15日訊(記者李智)7月15日至18日,中國共産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近期以來,國際輿論圍繞“中共三中全會”主題發佈多篇觀察,予以廣泛報道。

三中全會具有特殊意義

英國廣播公司(BBC)刊文稱,三中全會在中共歷史上具有特殊意義,1978年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此後歷屆三中全會大多是聚焦經濟改革,對中國的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

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在十一屆三中全會舉行的次年,松下電器、可口可樂、IBM等外資企業進駐中國。自此之後,每五年一次的三中全會大部分都承載著制訂出臺重大經濟改革政策的預期與職責,同時也讓“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當代中國成為主旋律。

今年3月2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會見了美國工商界和戰略學術界代表,此舉被認為有利於穩定外資對中國的預期。參與會見的包括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董事會主席格林伯格、黑石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蘇世民、高通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安蒙、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創始院長艾利森、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艾倫等。

文章稱,值得一提的是,習近平主席提到了“中國的改革不會停頓,開放不會止步。我們正在謀劃和實施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舉措,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為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各國企業提供更廣闊發展空間”。這讓外界對二十屆三中全會更為矚目。

中國是最有活力的經濟體

BBC指出,目前,不少外資企業家都樂於到中國訪問。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約翰·桑頓中國中心的首位華裔主任、香港大學建立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國際問題專家李成在接受BBC採訪時表示,過去十年,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相當於G7的總和。如果放在全球的角度來説,即便中國經濟放緩,還是貢獻了全球經濟增長的三分之一。

“我們看到全球很多地區問題不斷,比如中東(巴以問題)、歐洲(烏克蘭危機)、北美(美國大選),‘全球南方’的日子也不好過。在這種狀況下,不會想看到中國這個最有活力的經濟體也出問題。”李成認為,對於外資而言,體量巨大、增長可觀的中國,依然是全球化版圖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當前,中國仍面臨著複雜的外部環境,中美貿易摩擦疊加美國大選在即,科技封堵、臺海問題等議題不斷,這也使得全球聚焦此次三中全會能否為應對上述挑戰提供解決方案。

ING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宋林向BBC表示,三中全會的召開正值關鍵時刻,包括政府、國企等公共部門的政策行動將有助於穩定增長,但仍然存在一些經濟問題,並且全球範圍內也有保護主義情緒高漲等挑戰,因此明確而有力地傳達支援性政策方向有助於幫助全球經濟走上更可持續的復蘇之路。

新質生産力或是核心議題

本次三中全會可能提出什麼核心議題?文章稱,受訪學者提及最多的詞是“新質生産力”。

“由‘新質生産力’驅動的中國式現代化願景必將佔據重要位置。”位於歐洲的墨卡托中國研究所(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分析師亞歷山大·戴維(Alexander Davey)表示,這也與1978年舉行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相呼應,當時提出了“解放生産力”,來促進經濟增長。

經濟學人智庫(EIU)中國經濟高級分析師徐天辰分析認為,中國將加大力度發展“新質生産力”。這有助於中國鞏固供應鏈,抵禦外部衝擊,並減輕西方收緊出口管制的影響。

香港國際金融學會主席肖耿稱,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要意義應該是,把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和科技發展的不確定性納入考量後,進一步提高中國國家競爭力的改革。

此外,從中長期來看,中國也需要關鍵性的經濟結構轉型。戴維分析,中國經濟正處於向以創新為核心的新發展模式轉型的過程。他分析,此次三中全會的意義在於是否發出了繼續堅持以創新為核心的信號。

當前中美關係較為緊張,中國在貿易、科技等領域時常面臨新的制約。宋林認為,“在我看來,將中國的發展視為與美國的競爭並不正確。”他認為,中國的發展和經濟轉型是為了自身的利益,雖然可能會有一些摩擦,但兩國仍有合作的空間。中國正處於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必須看到支援提升附加值、推動突破性創新、釋放消費潛力的政策,這些將是未來5至10年的重要方向。

編審:王月博 蔡曉娟

【責任編輯:劉峻淩】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