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本網獨家>

習近平主席歐洲三國之行:彰顯大國領袖的全球視野、天下情懷和時代擔當

2024-05-11 19:04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中國網5月11日訊(記者 李智)夏初之際,萬物繁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對法國、塞爾維亞、匈牙利三國進行國事訪問,開啟了中國與歐洲交流互動的新篇章。在這歷史性的訪問中,習近平主席發表了三篇署名文章,與歐洲國家以及歐盟領導人共同探討了雙邊及多邊合作的新機遇,取得了多項訪問成果,為構建更加緊密的中歐關係注入新動力。此次訪問不僅是對中歐關係未來發展的積極展望,還將推動中歐關係邁向更高水準,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三篇署名文章: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此次赴歐洲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分別在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三個國家的主流媒體發表了署名文章。在每篇文章中,習近平均提及了中歐關係前景乃至世界發展機遇。

5月5日,習近平主席在法國《費加羅報》發表題為《傳承中法建交精神共促世界和平發展》的署名文章。在文章中,習近平高瞻遠矚,站在全球治理的視角,以中法兩國同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為出發點,以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為核心框架,為完善全球治理、破解人類發展難題貢獻中國方案。

針對烏克蘭危機,習近平表示,中方期盼歐洲大陸早日重回和平穩定,願同包括法國在內的國際社會一道,找到解決危機的合理路徑;針對巴以衝突,習近平指出,中法兩國在巴以問題上有很多共識,應該加強合作,為恢復中東和平作出貢獻。

談及未來,習近平明確指出中國將繼續為全球增長提供動力,為世界各國帶來機遇。

5月7日,習近平主席在塞爾維亞《政治報》發表題為《讓鐵桿友誼之光照亮中塞合作之路》的署名文章。在文章中,習近平分別引用了中國和塞爾維亞名言——“朋友以義合”以及“朋友是生命中最好的財富”來講述中塞鐵桿友誼。

構建新時代中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提出了四個“始終”:我們要始終做真誠相待的好朋友;我們要始終做合作共贏的好夥伴;我們要始終做促進公平正義的好榜樣;我們要始終做民心相通的好知音。這四個“始終”展現出了中塞鐵桿友誼的深厚基礎和堅定信念。面向未來,中塞兩國秉持“始終”精神,將共同開創更加美好前景。

5月8日,習近平主席在匈牙利《匈牙利民族報》發表題為《攜手引領中匈關係駛入“黃金航道”》的署名文章。在文章中,習近平生動地回憶了15年前到訪美麗富饒的匈牙利的感受,他還細數了匈牙利的人傑地靈和歷史文化底蘊。

今年,恰逢中匈建交75週年之際,習近平主席故地重遊,為中匈傳統友誼書寫新篇章。他提出了三個“堅持”:75年來,中匈堅持做肝膽相照的好朋友;75年來,中匈堅持做合作共贏的好夥伴;75年來,中匈堅持做互學互鑒的好朋友。並引用中國古典名句“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來描繪中匈兩國關係。文章中這三個“堅持”為兩國賡續傳統友誼、深化互利合作築牢基礎,指明方向。

中法歐三方領導人會晤:凝聚合作共識促進中歐關係健康穩定發展

10年前的春季,習近平主席曾到訪歐盟總部。當時,中歐雙方發表了《關於深化互利共贏的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聲明》強調致力於推動中歐關係在未來十年取得進一步發展,造福中歐人民,並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繁榮。

去年4月,習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法國總統馬克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舉行中法歐三方會晤時強調,中國始終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堅持共商共建共用的全球治理觀,願同歐方加強在多邊事務中的協調合作,共同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中歐要共同維護世界穩定和繁榮,反對霸權主義、單邊主義,反對“脫鉤斷鏈”。

此次訪法期間,習近平主席在巴黎再次同馬克龍總統、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舉行中法歐領導人三方會晤。習近平強調,當今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中歐作為兩支重要力量,應該堅持夥伴定位,堅持對話合作,深化戰略溝通,增進戰略互信,凝聚戰略共識,開展戰略協作,推動中歐關係穩定健康發展,為世界和平和發展不斷作出新的貢獻。

對於此次中法歐領導人三方會晤,馬克龍表示,這既是以往幾次法中歐領導人三方會晤的延續,也是應對各種國際挑戰的緊迫需要。當前世界面臨重大挑戰,國際局勢處於關鍵轉捩點,法國和歐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同中國加強合作,這事關歐洲的未來。歐方不認同“脫鉤”,歡迎中國企業來歐投資合作,希望同中方加強合作,共同維護歐洲價值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馮德萊恩則表示,中國在全球事務中地位作用舉足輕重,同中國保持良好關係對歐盟至關重要。歐盟希望和中國相互尊重,求同存異,增進互信,避免誤解,共同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促進世界的和平、安全與繁榮。歐方認同中方在維護自身發展方面的正當權利,希望同中方持續坦誠對話,加強合作。

多項成果:傳承友誼、增進互信、提振信心和開闢未來

習近平主席此次歐洲三國之行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僅在合作成果文件的簽署方面,中法和中匈分別達成了18項協議,中塞達成了28項合作協議。這些協議的內容涵蓋了國際局勢、全球性挑戰與共同合作、經貿交流與互動、文化傳承與融合、共建“一帶一路”項目等多方面,展現了雙邊與多邊在多個層面上的深入合作與廣泛共鳴。

在習近平主席此次訪問行程結束之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用生動的語言介紹了此訪情況:五天六晚,三國四地,30多場活動環環相扣,雙多邊結合,政經文兼顧;既有正式隆重的國事活動,也有“不打領帶”的親切互動;既有視野廣闊的戰略溝通,也有推心置腹的暢所欲言。

王毅還總結了五個方面的成果:

秉持建交初心,推動中法關係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相信在兩國元首戰略引領下,中法關係將迎來下一個更輝煌的甲子,不斷邁上新的更高水準。

賡續鐵桿友誼,啟動構建新時代中塞命運共同體新征程。中塞構建新時代命運共同體,實現了命運共同體建設在歐洲的突破,既是中塞鐵桿友誼的昇華,也彰顯了雙方共同的價值理念,必將成為中塞關係史上新的里程碑,助力兩國加快各自現代化進程,進一步拓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全球的生動實踐。

夯實傳統友誼,引領中匈關係駛入“黃金航道”。中方願同匈方以習近平主席此訪為契機,譜寫新時代全天候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新故事,繪就“黃金航道”互利合作新篇章。

塑造正確認知,引領中歐堅持夥伴關係正確定位。歐洲是多極格局重要一極,也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重要方向和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夥伴。

彰顯大國擔當,為世界和平貢獻中國方案。在攸關和平與穩定的問題上,中國始終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站在和平正義一邊,站在國際道義制高點,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和高度評價,成為促進國際和平與穩定的中流砥柱。

正如王毅所説,習近平主席此訪立足歐洲,放眼世界,實現中法關係再鞏固,中塞關係再強化,中匈關係再提升,中歐合作再出發,是一次傳承友誼、增進互信、提振信心和開闢未來之旅,圓滿順利成功。

此次訪問的成功,也正是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生動體現,再次展現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積極進取,彰顯了習近平主席作為大國領袖的全球視野、天下情懷和時代擔當。

編審:唐佳蕾 王月博

【責任編輯:吳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