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本網獨家>

【中國網評】習近平訪問法塞匈三國,為中歐關係搭建“橋梁”

2024-05-05 08:35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中國網特約評論員 張玉環

5月5日至1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將對法國、塞爾維亞、匈牙利進行國事訪問。這是習近平主席時隔5年再度訪問歐洲,也是今年元首出訪的“開篇之作”,對推動新時期中國同三國關係以及中歐關係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動蕩,挑戰層出不窮,熱點此起彼伏,中歐關係保持強勁有力發展尤為重要。習近平主席此訪將為中歐關係發展搭建更多“橋梁”,推動中歐關係穩中有進、行穩致遠,共同促進世界的和平、穩定、繁榮。

開啟中法關係“新甲子”

今年是中法建交60週年。法國是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西方大國和第一個同中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西方大國。中法建交60年來,秉持獨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遠矚、互利共贏的“中法精神”,始終走在中國與西方大國合作的前列,為中歐關係以及世界和平發展注入穩定力量。

近年來,在習近平主席和馬克龍總統戰略引領下,中法關係保持積極發展勢頭,雙邊合作取得豐碩成果。一是高層往來和戰略溝通密切。雙方依託戰略對話、高級別經濟財金對話和高級別人文交流三大機制,將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落實落地,不斷充實中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內涵。二是雙邊務實合作日益緊密。中法經濟互補性很強,合作潛力巨大,在農食、航空航太、民用核能等傳統合作領域有著深厚基礎,在綠色産業、清潔能源等新興領域具有廣闊合作空間。中法人文交流持續深入,從互設文化中心到互辦文化年、語言年,中法人文交流成為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典範。三是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中法在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維護糧食安全等問題上積極合作,共同推動解決國際危機,持續為改善全球治理貢獻中法力量。

作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獨立自主大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法都堅持獨立自主,堅持合作共贏,都反對世界分裂,反對陣營對抗,都踐行多邊主義,維護聯合國憲章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習近平主席此次訪問法國,將同馬克龍總統舉行會談,就中法、中歐關係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深入交換意見。此訪將有利於進一步鞏固中法政治互信、賡續傳統友誼、加強團結合作,推動兩國各領域合作邁上新臺階,以積極向上的姿態開啟中法關係下一個60年。

推動中塞關係提質升級

塞爾維亞是中國在中東歐地區首個全面戰略夥伴,兩國“鐵桿”友誼深厚,有著高度政治互信,雙邊關係經受風雲變幻考驗歷久彌堅,堪稱中國同歐洲國家友好關係的典範。雙方在共同邁向現代化的征程中攜手同行,是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生動體現。

近年來,在習近平主席和武契奇總統戰略引領下,兩國關係實現跨越式發展,合作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加深。一方面,中塞政治互信不斷增強。2009年,中塞建立戰略夥伴關係;2016年,中塞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雙方始終堅定支援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堅定支援各自選擇的發展道路,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相互理解、看法相近,在多邊領域協調緊密。塞爾維亞支援中方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議”,雙方還簽署共建“一帶一路”中期行動計劃,等等。另一方面,在雙邊關係、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中東歐合作等框架內,中塞務實合作不斷取得新突破。中國是塞爾維亞最大投資夥伴,匈塞鐵路、河鋼斯梅戴雷沃鋼廠等項目帶來良好經濟社會效益,雙方開通中塞直航、商簽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推動兩國經貿投資額迅速增長,中塞人文等領域交流合作蓬勃發展,不斷釋放出新的生機與活力,造福兩國人民。

習近平主席時隔8年再次訪問塞爾維亞,將同武契奇總統舉行會談,就中塞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探討提升中塞關係定位,為兩國關係未來發展指明方向。此次訪問,對中塞關係提質升級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將有利於進一步鞏固兩國鐵桿友誼,深化政治互信,拓展務實合作,開啟中塞關係歷史新篇章,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促進中匈關係行穩致遠

匈牙利是最早承認並同新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兩國傳統友誼源遠流長。建交75年來,中匈兩國始終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合作原則,樹立了構建新型國際關係的典範,雙方牢固互信和友好合作已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成果。近年來,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框架下,兩國關係在政治、經貿、人文交往等各領域互惠互利合作都取得長足發展。

一是雙方建立了牢固的政治互信。中匈兩國始終相互尊重和支援彼此選擇的發展道路,始終相互理解和支援對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匈牙利是第一個同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歐洲國家;匈牙利總理歐爾班連續三次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國積極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匈“向東開放”戰略深入對接,取得了顯著成果。二是雙方經貿合作成果豐碩。中國是匈牙利在歐盟以外最大的貿易夥伴,2023年,中國再次成為匈牙利最大外資來源國。匈牙利是全球汽車供應鏈中的重要一環。近年來,中國電動汽車和動力電池企業在匈牙利大力投資,成為歐洲與中國汽車産業鏈合作共贏的典範。除汽車産業外,中匈在清潔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務實合作也持續升溫。三是雙方人文交流豐富多樣。中匈兩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欣賞。匈牙利是東西方文化交匯之地,是第一個開設當地語言和中文雙語教學學校的歐洲國家,有5所孔子學院、1所匈中雙語學校。中匈雙方互設文化中心,在文化、藝術等領域加強民間交流,推進文明互鑒,為各領域合作奠定了堅實人文基礎。

面對紛繁複雜的國際形勢,中國與匈牙利都堅定支援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旗幟鮮明反對“脫鉤斷鏈”。在中匈建交75週年來臨之際,習近平主席開啟對匈訪問,同舒尤克總統、歐爾班總理舉行會見會談,就中匈關係及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交換意見,這釋放出進一步推動兩國關係發展的強烈信號,將有力推動中匈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邁上新臺階。中匈將在習近平主席和歐爾班總理戰略引領下,做相互支援的真朋友、發展繁榮的同路人、相知相親的好夥伴,更好惠及兩國人民。

在當前動蕩的國際形勢下,作為世界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文明,中歐關係的戰略意義和世界影響更加凸顯。中歐都支援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係民主化,都支援聯合國發揮重要作用,都反對陣營對抗、零和博弈。

習近平主席對歐洲三國進行國事訪問,將推動歐方堅持正確對華認知,排除地緣政治和意識形態干擾,有效管控分歧,深化經貿、綠色、數字、人文等領域交流合作。中方將同歐方共同推動雙邊關係持續健康發展,為變亂交織的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為促進世界和平穩定和發展進步作出新貢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編審:高霈寧 蔣新宇 張艷玲


【責任編輯:吳聞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