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藝術融合 敦煌數字藏經洞國際版向全球推廣寶藏文化價值
中國網11月9日訊(記者 劉佳)2023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峰會“網路傳播與文明互鑒”論壇11月9日在烏鎮網際網路國際會展中心枕水廳舉辦。論壇上,敦煌數字藏經洞國際版正式上線。敦煌研究院院長蘇伯民在進行主題演講時表示,敦煌數字藏經洞國際版是向全球推廣敦煌又一珍貴寶藏文化價值的重要嘗試,也將讓更多海內外學者、觀眾進一步了解這一珍貴瑰寶。
敦煌莫高窟開鑿于西元4-14世紀,開鑿歷史整整持續了1000年,到現在共保存735個洞窟、45000平方米壁畫,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延續時間最長、內涵最豐富、藝術最精湛、保存最完整,以及影響最大的石窟遺址。敦煌莫高窟代表了中國佛教藝術的高度成就,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見證。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列為國家首批世界文化遺産。由於特別突出的價值,敦煌莫高窟還被列為國家首批世界文化遺産。
敦煌研究院院長蘇伯民在2023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峰會“網路傳播與文明互鑒”論壇上進行主題演講。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
敦煌研究院成立於1944年,在近80年的建院歷程中,始終把保護、研究、弘揚三大工作作為敦煌研究院辦院方針,其中保護是最重要的基礎。經過近80年的持續保護,敦煌莫高窟已經得到非常完好的技術保護。特別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先生提出利用數字技術保護祖國的瑰寶。目前,敦煌研究院已經完成了290個洞窟的採集,形成了一整套的數字技術。
近年,在網際網路技術高速發達的背景下,“數字敦煌”全球共用于2016年推出,同時也被選為網際網路最佳案例之一。這些數字成果通過多媒體展覽、展示,向國內外展示了敦煌精美的壁畫。其間,敦煌研究院分別與華為、騰訊合作,相繼推出“飛天線路”“雲遊敦煌”“數字藏經洞”“敦煌素材庫”,均獲得了良好的反響。
編審:魏婧蔡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