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本網獨家>

文化遺址上的思政課: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2023-05-26 15:51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中國網5月26日訊(記者 張艷玲 通訊員 聞家齊)近日,中國人民大學和清華大學兩所高校的強基古文字學班師生,前往週口店“北京人”遺址、北京考古遺址博物館和中國人民大學老校區等地實踐考察,在文化遺址上開展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思政課

兩校師生紛紛表示,從課堂走進博物館、走進考古工地,真切感受到了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深厚積澱和豐富內涵,深切體會到知行合一、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帶來的磅薄偉力,也更加堅定了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和決心

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還有一些學科事關文化傳承的問題,如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等,要重視這些學科,確保有人做、有傳承。”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古文字傳承發展的重要指示,2020年,教育部啟動實施“強基計劃”將古文字學專業列入招生和培養範圍。這是新時代黨對於“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問題的有力回答,也是對選拔培養知識結構合理、創新能力突出、有志於奉獻古文字學研究的後備優秀人才的一次有益探索。

作為新時代強基計劃的大學生,如何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學科素養探尋中華文明、傳承中華優秀文化?中國人民大學與清華大學強基古文字學班的師生進行了積極探索,利用課餘時間共同走出課堂、走入田野,實地了解考古田野工作的最新進展,在實踐中提高創新能力。此次,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2021級強基古文字學班和清華大學日新書院強基班古文字班聯合開展的“文化遺址上的思政課”主題團日聯學活動,正是響應了習近平總書記七年前的講話要求。

週口店遺址是人類考古史上的重大發現之一,更是目前世界上同時期材料最豐富、最全面、最系統和最具代表性的古人類遺址之一,豐富了人類進化史的書寫。兩校師生參觀週口店遺址第一地點猿人洞,感受 “深不可測”的人類歷史。這裡的文化堆積近40米厚,由上到下分為13層,從中出土了分屬40多個個體的直立人的頭骨和顱後骨化石、十余萬件石製品,還有眾多上新世、更新世動物化石。在1929年“北京人”第一顆頭蓋骨化石發現處,同學們觀察學習頭蓋骨的化石複製品。複製品的頭蓋骨雖然不完整,但可以看出眉骨明顯突出,具有“北京人”的骨骼特點。

image.png

同學們在觀察1929年“北京人”第一顆頭蓋骨化石發現處的化石複製品。許禾嘉 陳妍 攝

在山頂洞遺址,同學們了解到,遺址中的地層、石器、化石等文物保存了眾多第四紀古環境資訊,揭示了古人類的生存狀況,確立了直立人這一人類演化階段,為現代東亞人類的起源與演化過程提供重要依據。考古工作者們追尋人類文明的根脈,為人類起源和進化過程尋找來自中國古老土地的線索,同學們無一不為考古工作者的科研精神所打動。

image.png

同學們在觀察洞穴環境及保護設施。許禾嘉 陳妍 攝

在北京考古遺址博物館(琉璃河遺址),中國人民大學考古專業教師張明東為同學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考古“實踐課”。琉璃河遺址是“百年百大考古發現”之一,同時保存有諸侯國城址和諸侯墓地遺址,是認識西周早期燕文化的重要窗口。

張明東在琉璃河考古遺址博物館為同學們講解。許禾嘉 陳妍 攝

張明東介紹了琉璃河遺址的地理位置、城市格局、出土手工業製品等等,著重介紹了有銘銅器和有字卜甲這一重要發現對燕國文獻記載的補充,為夏商周斷代工程提供重要依據。博物館內陳列的墓葬坑引起了同學們的興趣。張明東介紹了豎穴土坑及殉人的墓葬制度以及車馬坑的發掘工作。車馬坑發掘過程中,車輪的保護是難點。在早期考古工作中,車輪的上一半往往會被破壞,後來在考古工作者們的不懈努力下,完整發掘木質車輪的方法才有了突破,這也是中國考古學的重要成就。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的教師安妮娜帶領同學們走進琉璃河考古工地、近距離觀察出土器物。安妮娜用工地上一個夯土打破生土的實例講解層位關係的含義,讓同學們更直觀地感受到,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都能運用到實踐中。通過實地學習,同學們掌握了用土層的顏色、成分等區分土層上的細線,用層位關係和出土器物等資訊來進行時代劃分的考古知識和技能。

兩校師生還走進中國人民大學老校區,了解這所在抗戰烽火中成長起來的大學的光輝歷史。中國人民大學是中國共産黨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被譽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領域的一面旗幟”。從陜北公學、華北聯合大學、華北大學,到中國人民大學,從延安到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一路跟隨著黨中央的搬遷而搬遷,始終與黨和國家、與中華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始終奮進在時代前列,彰顯了“黨辦的大學讓黨放心、人民的大學不負人民”的政治品格。兩校師生通過對中國人民大學校史的實地參觀學習,深入了解了黨從延安時期就開始紮根中國大地創辦新型高等教育的歷史進程。

(監審:蔡曉娟)

【責任編輯:張艷玲】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