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中美科技合作協定》續簽,帶給世界積極意義

2024-12-23 10:17

來源:北京週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經過中美兩國近一年多的溝通談判,被兩次臨時延期的《中美科技合作協定》終於得以續簽了。據中國科技部消息,2024年12月13日,中美兩國政府代表在北京換文簽署了《關於修訂和延長兩國政府科學技術合作協定的議定書》,將《中美科技合作協定》自2024年8月27日起,再延期5年。

本次簽署的協定由於經過了雙方談判修訂,合作範圍縮小,在諸如氣候、海洋學、地質學、收集流感和空氣品質數據等領域合作的同時,對諸如人工智慧、半導體産業、量子計算等關鍵技術和新興技術相關研究予以明確排除。但不管如何,《中美科技合作協定》的續簽,在當前逆全球化潮流涌動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對穩定中美關係,避免“寒蟬效應”有積極作用

過去幾年來,中美關係陷入歷史性低谷。美國在反華政客盧比奧、霍利、布萊克本等挑撥破壞中美友好的極端行為下,反華似乎成了美國的“政治正確”,幾乎綁架了美國對華態度,讓一些對華友好的人士在談及中美友好合作時縮手縮腳,“寒蟬效應”明顯。

但中美在過去幾十年裏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不是反華政客想破壞就能破壞了的。近年來,比爾•蓋茨以及特斯拉、星巴克、摩根大通等多家美企高管頻繁來華,以實際行動對美所謂“脫鉤斷鏈”説“不”。中美關係也不是靠美國的打壓遏制就能停止的,在許多領域中美合作是國際大勢所趨。

《中美科技合作協定》的續簽,釋放出雙方願意在科技領域保持合作的積極信號,不僅避免了因協定終止而導致的合作項目停滯以及對科學家之間信任與合作的負面影響,為雙方在基礎科學領域的合作提供了延續性,更有助於穩定兩國關係,提升中美未來在更多領域加強對話與合作的信心。

表明中美雙方在面對關係緊張的同時尋求務實性

《中美科技合作協定》首簽是在1979年,是兩國建交後簽署的首批政府間協定之一,此後每隔五年都會續簽一次,其中也包括特朗普的第一任總統任期內,為中美科技交流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撐。

但近年來,美國對華鷹派極力將科技問題政治化、泛安全化,鼓動美國政府徹底放棄續簽《中美科技合作協定》,理由是擔心中國利用雙邊科技合作的成果損害美國國家安全利益。

中美雙方在科學領域保持一定程度合作的需求是難以剪斷的。《中美科技合作協定》的續簽,凸顯了中美雙方在面對緊張關係時,積極尋求務實合作的姿態。而《中美科技合作協定》的續簽文件中增加了“國家安全護欄”的內容,這是雙方都在積極回應“保護國家安全”這一需求的同時,為達到科技合作目的達成的共識,體現了中美在安全與合作之間尋求平衡的努力。

對維護國際科技合作秩序,應對全球性挑戰具有積極影響

從之前中美科技合作成就看,不僅推動了兩國的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也促進雙方應對全球共同挑戰,增進世界人民福祉。例如,在《中美科技合作協定》的框架下,兩國科學家共同發現了葉酸如何預防神經管缺陷,使得全球數百萬新生兒受益。再如2009年建立的中美清潔能源研究中心(CERC),推出了多項提高建築能效的創新技術,造福全球等等。

《中美科技合作協定》的續簽體現了在當前國際科技競爭加劇的背景下,中美兩國仍然重視並致力於維護國際科技合作秩序,這對於全球科技生態系統的穩定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協定的續簽有助於中美兩國共同應對全球性問題,如氣候變化、公共衛生等,通過科技合作為全球性問題提供創新解決方案。

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如果把中美科技關係簡單化為零和外交博弈,那就損害了人類科技合作更深遠的意義。人類只有通過相互合作才能解決共同面臨的問題,這也是中美科技合作的應有之義。因此《中美科技合作協定》的續簽對中美以及對國際社會都具有積極的影響。希望美方能夠同中方相向而行,切實落實合作內容,讓中美科技合作的成果繼續造福兩國,惠及世界。

【責任編輯:吳聞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