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陽光評論】以體為媒,凝聚民族團結奮進力量

2024-11-25 10:30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南海之畔,共襄盛會。11月22日,三亞市體育中心內,56個民族歡聚一堂,共同奏響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的華美樂章。20時,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開幕式正式開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産建設兵團、香港、澳門代表團和台灣少數民族代表團入場後,各代表團進行了30秒的駐停表演,呈現了中華民族大家庭各族兒女攜手奮進的昂揚風貌。(11月23日《光明日報》)

體育為媒、文化為橋、團結為本。每四年舉辦一次的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自1953年起至今走過71年。本屆運動會為期9天,6960名各族運動員參加18項競賽項目和170個表演項目的比賽。運動會期間還舉辦民族大聯歡等文化活動。

體育作為一項運動,不止于競技,承載著弘揚民族文化交流的使命。從江南水鄉到塞北草原,從東海之濱到雪域高原,來自中華大地56個民族的兄弟姐妹,借體育盛會歡聚一堂,既展示我國民族體育事業發展成果,也傳承弘揚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有利於進一步增進中華文化認同、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並成為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重要途徑。特別是近年來,根據不同時代黨的民族工作要求,賦予運動會新的文化內涵和表達方式;以群眾喜愛、群眾參與為目標,在覆蓋面、吸引力、高品質上下功夫……一系列改革舉措推動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創新發展。如,運動會期間休賽一天,舉辦以文藝表演、娛樂活動為主要內容的民族大聯歡,搭建溝通橋梁,增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體育作為一項事業,不止于發展,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近年來,隨著全民健身國家戰略深入實施,全國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已經成為各族群眾鍛鍊身體的重要形式和內容。如本屆少數民族運動會中的許多項目,例如龍舟賽、高腳競速、民族馬術、民族式摔跤、攀椰競速以及民族健身操等都在各地具有廣泛深厚的群眾基礎,是群眾鍛鍊娛樂的重要方式,在開展全民健身中也發揮著積極作用。71年的發展更是印證,舉辦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是我國少數民族體育發展史上一件具有深遠意義的盛事,更是黨的民族政策的重要體現,是創新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重要抓手。因為體育運動對民族團結同樣有著重要的作用,大家在運動中相互了解、相互學習,共同為國爭光,促進民族間情感的加深。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有一種能鼓舞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精神。同時,民族團結不僅是一種力量,更是一種信念。它能夠跨越種族、宗教和地域的界限將我們緊密聯繫在一起。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既是民族體育的盛會,也是彰顯民族大團結的運動會。面向未來,全國上下定會始終堅持民族團結的原則,加強各民族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動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幸福安康,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征程上譜寫新時代精彩華章。(劉純銀)

(《陽光評論》項目由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網路文明建設專項基金資助支援)

【責任編輯:吳佳潼】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