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動平衡控體重 專業指導不可少
體重水準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小胖墩”“節日胖”“假期肥”等體重問題日益突出,亟需加強干預。近日,在2024人民健康大會上,一場聚焦“科學健身助力體重管理運動良方促進身心健康”的圓桌討論熱烈舉行,聚焦吃動平衡、科學減重,旨在幫助更多人加強體重管理、共用健康生活。
今年6月,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等16個部門啟動“體重管理年”活動,並制定《“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力爭通過三年左右時間,實現體重管理支援性環境廣泛建立,全民體重管理意識和技能顯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
肥胖是一種病?
1997年,肥胖症首次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疾病。《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數據顯示,我國18歲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達到34.3%和16.4%,且肥胖率仍在逐年攀升。
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醫務監督研究中心副主任梁辰表示,體重異常、特別是超重和肥胖,是導致糖尿病、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和部分癌症、代謝綜合徵等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有效管理體重,能夠顯著降低患慢性疾病的風險。
如何發現隱形肥胖和判斷肥胖程度,北醫三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王鵬給出答案。“傳統的BMI標準在衡量中國人群肥胖程度時是局限性的”。他認為,由於中國人的飲食結構和鍛鍊習慣,導致肌肉含量普遍不高,因此體脂比成為更準確的衡量標準。“建議男性體脂比保持在10%—20%,女性為20%—30%,在此基礎上,往上以5個百分點為界,分別是輕度肥胖、中度肥胖、重度肥胖”。通過測量體脂比及身體素質指標,能夠有效為個體提供精準的運動處方,提升減重效果。
吃動平衡控體重
體重管理的關鍵是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管住嘴”“邁開腿”,達到吃動平衡,實現體重逐漸下降的目標。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主任馬冠生表示,體重超重或者肥胖的本質是打破了身體能量平衡。“身體能量就像汽車加油,加油時很快,消耗卻需要很長時間。”減重是針對個體,需要評估個人能量平衡情況,如吃得過多首先要進行攝入量控制。同時,人體日常需要通過各種食物獲取40多種營養素,控制攝入量時必須保證這些微量營養素攝入。
科學健身成為吃動平衡的重要一環。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康復科主任婁志堃表示,首先要培養運動意識,然後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並持之以恒。婁主任推薦了一些簡單易行的運動方法,如深呼吸、提踵等。她表示:“生活中的運動無處不在,伸手、握拳、提踵都是常見的方法,將他們組合起來維持一定時長、達到一定強度,就是運動。只要活動起來,就對身體有益。”
養成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同樣至關重要。減重方式很多,控制飲食、運動、藥物、手術等都是方法手段,但要預防反彈,須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持之以恒。
專業指導不可少
科學減重有方法,專業指導不可少。馬冠生表示,各類減肥方法的基礎是要保證降低能量的攝入,需要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來控制體重,這非常重要。
梁辰表示,運醫所近年來積極參與科學健身指導案例的徵集與評選,通過“科學健身進機關送健康”活動,將科學健身的理念和方法傳遞給更多人群,助力健康改善。
北京怡德醫院醫療總監孫明曉分享了該院體重管理門診的實踐經驗。她指出,門診的評估體系涵蓋疾病及病理生理、體成分、運動能力和營養四個維度,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體重管理方案。“在我們的專業指導下,一名16歲的高中生,在一年零十個月的管理下,成功減重70斤,卻僅丟失1公斤肌肉,這對我們未來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礎”。